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案例资料王某,女,39岁,农民。2002年5月24日,在干活时,因膨胀水泥爆炸烧伤双眼。入院查体:颜面部、双眼睑点状烧伤,右侧尤甚。右眼球固定,双眼结膜、角膜呈灰白色,结膜囊内见灰白色砂石样物,眼内窥不入,指测眼压Tn,双眼视力:光感。诊断为:头面部爆炸伤,右眶内壁骨折;双眼角膜、结膜组织化学烧伤。急诊行双眼羊膜移植术+左球结膜、睑结膜玻璃棒剥离,治疗27d后出院。出院时情况:右眼球萎缩;左眼前光感,角膜灰白色混浊。外伤后4个月第二次入院,行左眼角膜缘干细胞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出院时左眼眼前光感。外伤后15个月第三次入院,检查:右无光…  相似文献   

2.
兔死后角膜内皮细胞核DNA降解随死亡时间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兔死后角膜内皮细胞核DNA降解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结合荧光显微镜和专业的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27只家兔死后48h内不同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核DNA降解情况。结果家兔死后角膜内皮细胞产生彗星现象,彗星样细胞出现率于兔死后6h开始逐渐增加。死后6~18h彗星样细胞出现率增加缓慢,死后24~36h出现率上升较快;死后36~48h彗星样细胞出现率上升缓慢,但仍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M185.4%),其回归方程为y=-0.0096x2+2.4548x+5.7964,与死亡时间呈正相关(R2=0.9743)。结论家兔死后角膜内皮细胞彗星样细胞出现率随死亡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兔死后角膜厚度变化规律与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关系。方法用空气栓塞法建立兔死亡模型。在兔死后0~72h,每隔6h进行角膜取材,切片后常规HE染色,用光学显微镜摄取全角膜图像,结合Motic Images Plus 2.0图像分析软件观察角膜上皮层厚度(x1)、角膜基质层厚度(x2)、全角膜厚度(x3)3项指标的变化值,并作统计学分析,建立与PMI(y)的回归方程。结果在兔死后72 h内,角膜基质层厚度和全角膜厚度均在死后12h开始增加,并在死后54h达到高峰,两者与PMI正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0.070 2 x22+11.398 x2+1 634(R2=0.712 2,P0.05),y=-0.074 9 x32+12.036 x3+1 819.4(R2=0.675 0,P0.05)。结论角膜基质层厚度和全角膜厚度与PMI之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且角膜基质层厚度优于全角膜厚度,可作为推断死亡时间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正"升学、招工、体检不愿做手术的首选"、"戴一晚,第二天就可以脱掉眼镜;睡梦中摘掉眼镜"……这些夸张广告推荐的是一款与隐形眼镜外表类似的镜片——角膜塑形镜。它正风靡于青少年和备考大军中。几乎每家医疗机构都承认,在学生寒暑假和那些艺考、入伍或公务员考试的时间,是他们角膜塑形镜业务的"小高峰"。火爆市场的背后是角膜塑形镜每副5000~10000元不等的高价,而使用时间只有两年或更短。据业内人士估计,从2012年开始,角膜塑形镜市场每年新增用户约15万~20万,还在以30%~50%的年增长率上升。  相似文献   

5.
1案例资料1.1案例11.1.1简要案情及临床经过李某,男,37岁。既往因双眼近视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RK)。2018年5月12日因他人拳击右眼致伤。急诊行右眼角巩膜裂伤缝合+眼球探查术,术中见角膜裂伤沿RK手术切口呈放射状全层裂伤,9点~3点位角膜裂伤长约12mm,灰白色渗出物嵌顿,前房积血,并见3点位角膜缘后巩膜裂伤长约5mm。同年5月30日行右眼玻璃体切除、视网膜下积血清除、视网膜光凝、硅油填充等手术。术后右眼视力眼前手动。出院诊断:右眼球破裂伤,角巩膜裂伤,玻璃体积血,外伤性视网膜、脉络膜脱离。  相似文献   

6.
英捷尔法勒填充术致眼盲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捷尔法勒(Interfall)作为一种整形外科充填材料在体内软组织填充术中广泛应用。注射式隆胸引发医患纠纷较多见,而面部软组织整形致纠纷则鲜见报道。笔者在检案中遇到1例英捷尔法勒填充术致眼盲的案例,现报道如下。1案例某女,25岁,某年11月5日在某整形医疗单位行左额凹陷性疤痕充填术。手术记录摘录:疤痕位于额部左侧眉弓上方约3cm处,直径约0.3cm,疤痕塌陷约1mm;以英捷尔法勒(亲水性聚丙烯酰胺水凝胶hydrophilicitypolyacrylamidehydrogel,简称HPAMG)5mL加入地塞米松2mg+庆大霉素2万u+2%利多卡因配药5mL配制成混合剂共10mL,用2.5mL一次…  相似文献   

7.
角膜混浊的形成机制及法医学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膜混浊是一种重要的死后变化。本文通过对角膜基质胶原纤维特殊结构,蛋白多糖水合作用及离子强度变化在角膜混浊发生中的作用及机理进行综述,并对其法医学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R-FTIR)光谱技术初步探索大鼠死后角膜组织随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 PMI)的化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取 65 只 SD 大鼠,于死后 0、6、12、24、36、48 h提取角膜样本并采集 ATR-FTIR 光谱,观察 48 h 内大鼠角膜主要吸收峰峰位、峰形、吸光度及其比值的变化,比较不同性别、眼别、角膜组织离体与在体吸光度比值差异。结果 随 PMI 延长,不同性别、眼别、组织离体与在体的大鼠死后各时间点角膜主要吸收峰吸光度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大鼠死后 48 h 内角膜 FTIR 光谱主要吸收峰峰位及峰形随 PMI 变化无明显变化,吸光度比值 A1339/A1239(r=0.863)、A1453/ A1239(r=0.824)与 PMI呈显著正相关,最佳拟合曲线为三次方曲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0.778-0.001x-0.000001403x3(R2=0.786); y= 0.957-0.003x- 0.000003419x3  相似文献   

9.
2011年5月18日,河南省人民医院,一位患角膜白斑失明的20岁花季少女因接受了别人捐献的眼角膜而重见光明。此前一天,一位被烧伤至盲的40岁男子也因接受了别人捐献的眼角膜而重见光明。他们接受的是同一个人捐献的眼角膜。  相似文献   

10.
王旭  王岩  李延阁 《证据科学》1998,5(2):86-87
脑损伤导致皮质盲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其临床体征、视觉皮层诱发电位(VEP)表现亦鲜见报告,今查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利用尸体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率判定死后经过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研究对已知死亡时间的500只非正常死亡者的角膜内皮细胞进行染色观察,以单位面积内的活性内皮细胞与细胞总数之比作为活性率,发现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率(Endothelialcelllivinsrate,ECLR)随死后经过时间(postmorteminterval,PMI)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数理分析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负相关,因此,认为检测尸体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方法可为法医学推断死后经过时间提供一新的组织学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角膜基质胶原纤维直径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28只家兔空气栓塞致死后,按死后不同时间取角膜,常规方法制作超薄切片,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角膜基质0.5μm×0.5μm区域内的胶原纤维,并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反映胶原纤维直径变化的横切面面积(Y1)、周长(Y2)、平均直径(Y3)、等效直径(Y4)4个参数,所得数据用EXCEL2000和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死后0~72h内,角膜胶原纤维横断面的面积从1131±53nm增加到1628±26nm,周长从132.8±23nm增加到167.5nm,等效直径从38nm增加到45nm,平均直径从37.71±6nm增加到44.89±5nm。结论死后72h内,角膜基质胶原纤维直径随死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4个参数有望作为判断死后时间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尸体角膜随死后时间延长发生的形态学变化是规律性较好的指标,常用来判断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本文尝试用机器视觉代替人的肉眼主观判断,收集尸体样本以建立通过人体角膜图像推断PMI的模型。方法收集实际案例建立包含505例人体死后角膜图像的数据库,PMI范围为0.24h(约死后14min)至492h(约死后20.5d),大致分为三类(依次为:0~<6h、6~<20h、20h及以上)或二类(0~<15h、15h及以上);使用由华盛顿大学陈天奇博士提出的Xgboost模型分别进行二分类与三分类分析;使用多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分别进行分类和回归学习,并通过比较最终选择了由微软研究院提出的ResNet模型进行分析。结果Xgboost在三分类时预测准确率依次为71.8%、40.7%、65.7%,二分类时为90%、48.5%。ResNet分类模型中,精准率、召回率在三分类时分别依次为:81%、75%,30%、50%,61%、71%,二分类时为:70%、92%,76%、38%。ResNet回归模型中,比较整个模型的预测结果,0~6h内的预测值与真实值较为接近,均值误差为0.5616,均方误差为0.5873,6h之后开始出现较大误差。结论分类和回归模型都在0~6h之内得到了很好的结果,说明在此时间段内,角膜图像噪声较低,可预测性强。  相似文献   

14.
家兔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DNA含量与PMI关系的图像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Liu CQ  Xiong P 《法医学杂志》2003,19(2):76-77
目的 探讨家兔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DNA含量与PMI的关系。方法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105只家兔死后72h内不同时间点家兔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核DNA含量(IOD)的变化值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家兔死后72h内其角膜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核DNA降解速率与PMI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并由此归纳出体现DNA降解趋势的二项式回归方程。结论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机体死后角膜内外皮细胞DNA含量变化,将会成为推断PMI精确、客观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奉东 《法医学杂志》2002,18(2):110-110
1案例某男,于1975年10月2日出生,1999年3月23日左眼被他人用拳击伤,当日未行诊治,第二日感觉不适,视物不清,到当地医院就诊,第三日转院。1999年3月25日住院病历载:左眼无光感,眼睑肿胀,结膜充血,角膜较小(1976年有左眼外伤史,自幼左眼外斜视,小角膜,视力差,并角膜白斑),前房积血(++++),眼底看不见。于1999年4月2日行“左眼小梁切除加前房冲洗术并左眼外斜矫正术”,术后左眼视力仍无恢复。诊断为:左眼球钝挫伤,前房积血,角膜血染。1999年4月20日省立医院B超示:左眼视网膜完全脱离,眼球萎缩。当地法医根据伤者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兔死后不同时间角膜厚度变化及其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将25只家兔采用空气栓塞的方法处死后,用角膜超声测厚仪分别于死后即刻、2h、4h、8h、12h和24h测量角膜的厚度,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即刻死亡家兔角膜厚度平均值为(357.10±6.41)μm,死亡24h角膜厚度平均增加(187.52±11.38)μm;4h内,眼睑开启与闭合对角膜厚度的增加无明显影响(F=3.5290,P〉0.05),8h后随时间延长,眼睑闭合角膜厚度为(429.24±8.80)μm,明显超过眼睑开启角膜平均厚度(421.40±9.53)μm,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4.4480,P〈0.05)。眼睑闭合的角膜厚度与死亡时间关系为y=8.2418x+357.33(相关系数r1=0.8732);眼睑开启的角膜厚度与死亡时间关系为y=7.3737x+357.23(r2=0.8578)。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家兔死后24h内角膜厚度与死亡时间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7.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开展的手术治疗近视眼的方法,疗效较好。但术后角膜从切痕处破裂的现象常有发生,尤其是术后早期。笔者结合1例术后5年外伤致角膜破裂的案例,从组织学角度,对RK术后角膜张力的变化及角膜的外伤参与度进行分析探讨。1 案例资料赵某,男,27岁。5年前因近视行双眼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现因右眼拳击伤来法医门诊。检查见右眼视力光感,左眼0.8;右眼睑肿胀淤血,球结膜下大片出血;双眼角膜均见8条放射状瘢痕,右眼角膜3~9点子午线两条瘢痕贯通裂开,伤口处有出血痕迹及少许色素组织残留;前房大量积血,虹膜、晶体…  相似文献   

18.
特殊眼外伤视力认定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医鉴定中,眼外伤较常见,且比较复杂其主要需要解决的是损伤眼的视力问题,本文就4例特殊情况下眼外伤的鉴定,对外伤后无晶体眼或角膜移植的视力的认定作初步探讨。1案例资料例1董某,男,19岁,于1987年被人用铅笔刀刺伤右眼,伤后查右眼角膜有7mm横行裂口,前房混浊,大量晶体质进入前房,晶体混浊,视力光感,行晶体吸出术,后行人工晶体植入。5年后查视力右眼0.9。例2陈某,男,18岁,于1994年元月被人用树枝击伤左眼,伤后检查:左眼视力无光感,眼压Tn,左眼睫状充血,角膜中央有一闭合伤口,角膜表面不…  相似文献   

19.
正在法医临床鉴定中,伪盲一直是鉴定中的难点。视觉电生理技术是法医临床学鉴定中一项常用的视觉客观检查技术,对伪盲的鉴别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本文就鉴别伪盲所涉及的视觉电生理检查技术做简要说明,并提出一种联合应用多种检查技术共同鉴别伪盲的方法。1视觉电生理的检查方法及原理  相似文献   

20.
姜树山  王英元  焦炎  孙斌  路健  王亚方 《法医学杂志》1990,6(1):18-20,27,F003
尸体角膜的死后变化是法医实践中用以判断死后时间的最重要的早期指征之一,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迄今报告不多.为了深入探讨,我们利用心脏电生理实验后的犬,经过心脏放血处死后,对其角膜死后变化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