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交强险"次日零时生效"条款已引发多起纠纷,司法实践与保险业界对此亦有不同的理解和处理。但该沿习多年的行业习惯违背了契约自由原则、保险合理期待规则,亦违反了保监会的相关规定以及保险人应负有的说明或提示义务。保险人于投保人投保时未就"次日零生效"条款以及投保人应享有的选择交强险保单"即时生效"的权力,作出明确提示或说明,则该条款对投保人不产生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2.
非溺死尸体肺脏硅藻最大值在溺死鉴定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非溺死尸体肺脏硅藻最大值(即空气吸入与检验污染之和的最大值)在溺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用硝化-光镜法检测贵阳地区40例非溺死尸体肺脏硅藻含量的最大值,同时作了8例溺死尸体肺脏硅藻检验。非溺死组肺脏硅藻最大值2个/5g;溺死组有7例为56~463个/5g,1例是2个/5g。表明(1)水中尸体肺脏硅藻检验值大于最大值(2个/5g),可考虑为溺死;显著大于最大值(本文溺死组7例56~463个/5g)则可鉴定为溺死;(2)等于或小于最大值,提示干性溺死或抛尸入水,可结合尸检发现及案情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水中尸体硅藻检验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硅藻定量分析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水中尸体共490例,根据死因分为溺死组和死后入水组,采用微波消解-真空抽滤-自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对肺、肝、肾组织及水样进行硅藻定量分析,并计算肺组织与水样硅藻含量的比值(CL/CD值)。结果溺死组肺、肝和肾组织同时检出的有400例(85.5%),肺、肝、肾组织和水样中硅藻含量分别为(113 235.9±317 868.1)、(26.7±75.6)、(23.3±52.2)和(12 113.3±21 760.0)个/10 g,硅藻种类数分别为(7.5±2.8)、(2.6±1.9)、(2.9±2.1)、(8.9±3.0)种。溺死组和死后入水组CL/CD值分别为(100.6±830.7)、(0.3±0.4)。结论 硅藻定量分析可为溺死诊断提供支持性证据,引入CL/CD值这一参数进行分析,能更准确地作出溺死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他杀溺死1例     
1案例 简要案情:王某,女,4岁,某日16:30许被发现死于某6层出租屋天台楼梯口。 现场勘验:现场为一栋6层的出租楼,是一封闭式楼房,一楼大门平时是锁住的,王某侧坐在楼顶天台旁楼梯口上,侧靠墙壁,一双粉红色童鞋整齐摆在脚边,天台的一个角落放着一辆红色儿童自行车,天台上没有水池。  相似文献   

5.
对于在江河湖泊中发现的尸体,在法医学上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这个人究竟是溺死的,还是死了以后才进入水中的? 溺死与死后入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医学概念。溺死(又称淹死)是指各种液体如水、油、酒、血液  相似文献   

6.
柏立习 《检察风云》2010,(13):42-43
2010年3月15日一大早,寒风凛冽,田野里的麦苗被吹得瑟瑟发抖。此时,安徽泗县山头公安派出所的值班室里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值班民警接到报警电话称:本镇一家农妇门口的池塘内漂浮着一具女尸。所长葛树森获悉后,当即指示民警前往出事地点调查案情。  相似文献   

7.
溺死的鉴定一直是基层法医鉴定工作中的难点,这是由于大部分溺死案例的特征性尸检所见很少,同时国际上很多学者对溺死的实验室检验存有疑义。本文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作者多年来对溺死案例的实际鉴定经验,对溺死的法医学鉴定作出较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8.
溺死是由于液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胞,液体代替肺胞气体,影响气体交换引起的窒息死.在他杀溺死中,罪犯单纯采用溺死的方式并不多见,一般采用其他方式致被害人意识丧失后再移入水中淹死,有的犯罪分子杀人后抛尸入水,沉尸灭迹以逃避打击.在实践中,查明溺死还是抛尸入水对案件侦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于溺死尸体,尸表检查和解剖检验所见有时会缺乏特异性,溺死诊断一直是法医病理学中最为困难的工作之一。本文从病理学征象、实验室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验及虚拟解剖技术等方面对溺死诊断的相关研究进行全面、细致的综述,并展望溺死诊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他杀溺死1例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某男,2岁。某日15时许,被家人发现淹没在自家蓄粪池内,经打捞送医证实已死亡。现场为某村民用简易厕所,南北两端是猪舍,中间部是粪坑池。厕所门门呈关闭状态,该门系用竹篾编织成,高153cm,宽90cm;该竹门前地面不平整有突起,故平拉无法打开,需向上提拉才能打开竹门。厕所内有两个粪坑,发现死者的粪坑靠近门口,其坑口面积为58cm×50cm;另一个坑口面积为78cm×  相似文献   

11.
12.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徐某,女,66岁。某年2月29日下午,被人发现死于某村机井内。经调查,徐某此前因儿子离家出走,四处寻找未果,在2月15日时走路呈跛行,且出现行为怪异、言语混乱等精神异常状况。1.2现场勘查机井位于该村村西,井周围为沙土质地面,四周长有枯蒿草,未见倒伏等异常。井口由机制砖砌成,上盖一块预制板,东西走向,未见移动痕迹。  相似文献   

13.
<正>癫痫是由多种病因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大脑兴奋过度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阵发性大脑功能紊乱,表现为暂时的运动障碍和意识障碍,直至持续地全身抽搐、昏迷。本文作者遇一癲痫发作意外死亡案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医源性溺死是指医疗行为中由于治疗不当引起液体进入气管、支气管和肺部,妨碍气体交换而导致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15.
水中尸体是法医学实践中常见的类型之一。水中尸体的发现地往往不是其实际落水溺死的地点,而确定落水点对于寻找尸源至关重要。异物颗粒、硅藻、细菌等水中无机物颗粒和浮游生物等是应用于溺死诊断较有价值的标记物,通过比较组织器官与可疑溺液中的异物颗粒、浮游生物,根据其类型及分布情况的相似度可以推断溺死地点,且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对有关溺死地点推断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同行进行溺死地点推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溺死诊断中的浮游生物检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溺水是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浮游生物检验是法医学鉴定溺死的重要依据。浮游生物检验方法可分为破机法、非破机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三大类。前两者主要以形态标记为检验对象,依赖于浮游生物的理化特性,有很大局限性。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分子标记为检验对象,适用范围广,信息丰富,是值得探索的新方法。本文回顾溺死鉴定中的各种浮游生物检测法,供法医工作者在实践和研究中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溺死鉴定是法医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目前在相关法医学案件中,主要采用法医病理学尸检与传统硅藻检验等方法综合分析进行鉴定。传统硅藻检验存在灵敏性较低,易于污染等不足。采用PCR法检测尸体不同脏器组织中是否存在水中浮游生物的DNA标记,适用范围广,信息量丰富,灵敏性和特异性较高,有较好的法医学应用前景,有望成为鉴定溺死的新方法。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既然答应了妻子马莹花,冯益心真的拖着虚弱的病体,一步步走到了医院。他没去找大夫,而是径直来到医院的后花园,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坐下来。他掏出一支大概是世界上最便宜的香烟,撕开了白色的卷烟纸,将那粗糙的褐色烟丝放进嘴里咀嚼起来。辛辣苦涩的烟丝骤然引出了满口唾沫,他用劲将这些饱含了大量尼古丁的液体吞下去。这种止疼的土法到底灵不灵,冯益心已懒得去考证了。此时他需要认认真真地思考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死!一心一意找死的人,在地球上恐怕不会很多。冯益心要是还有一丁点办法,也不会想死。可是,不死又该怎么办呢?冯益心今年才30岁,生命中许多美好的事情都还没来得及经历,好吃的  相似文献   

19.
医源性溺死是指医疗行为中由于治疗不当引起液体进入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妨碍气体交换而导致窒息死亡。在临床上因为洗胃直接导致的死亡较为鲜见 ,笔者曾遇一例因可疑鼠药中毒在医院用自动洗胃机洗胃过程中死亡的医疗纠纷案例。死者家属认为患儿的死亡是由于洗胃操作不当不慎所致 ,而院方则称患儿系鼠药中毒抢救无效死亡 ,与医院洗胃无关。为正确处理此案 ,卫生部门组织法医等有关专家对死者进行解剖检验发现洗胃液未进入胃内 ,毒化检验排除中毒 ,尸体外表征象及内部改变符合缺氧窒息死亡特点 ,病理检验结果提示肺脏兼有水肿和气肿两种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服毒合并溺死1例黄劳动,邓昭科(广东省台山市公安局;台山529200)在法医学尸体检验中,服毒自杀、投毒他杀都比较常见.水中尸体则意外溺死和自杀溺死、灾害事故较常见,他杀溺死和移尸水中也偶可见到,但水中尸体为服毒合并溺死者尚属罕见.现报告一例如下。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