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5~1926年,周恩来以东征军政治部主任与广东省东江各属行政委员身份主政东江地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担任一个行政区域的领导工作.周恩来在东江领导收回教育权运动,解决工警冲突及工人纠纷,协调社会矛盾,召开各属行政会议,还政于民,制定交通、实业、教育等发展计划,并在地方探索“以党治国”的途径.周恩来的施政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于1924年秋从西欧回国后,先后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员长、广东区委常委、军事部长兼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等职。在此期间,他曾三度到东江地区,参与领导了广东国民革命政府二次东征,尤其是第二次东征结束后,担任了东江各属行政委员有四个多月时间,做了大量领导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周恩来对东江地区的革命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饶(平)、(平)和、(大)埔、诏(安)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广东东江苏区和闽西苏区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闽粤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部分。中共东江特委,闽西特委和闽粤边区特委先后领导饶平、大埔、平和、诏安四县  相似文献   

4.
《广东党史》2008,(5):55-56
中洞位于惠州市惠东县高潭老苏区东北面,海丰、陆丰、惠阳、紫金四县交界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是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海陆惠紫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后方基地。大革命时期,中洞建立有农会、农军和2个党支部。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中洞人民积极参加东江第一次武装起义,揭开了东江地区武装斗争的序幕。东江第一次武装起义后,在彭湃把中洞建设成为后方基地战略思想指引下,海陆惠紫四县工农武装先后进入中洞展开武装割据的准备工作,随后中共东江特委、东江革命委员会先后进入中洞,领导指挥东江秋收起义并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5.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东江三杰"为河源革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东江三杰"的革命活动及其影响,是河源作为"红色经典"历史定位的基石。在革命中,"东江三杰"所具有的革命精神是对河源地方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值得我们永远薪火相传。惟有传承革命薪火、弘扬革命精神,才能更好地推动河源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0年是东江苏维埃政府和红十一军成立70周年纪念。6月30日至7月2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汕头市委、潮阳市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东江革命根据地学术研讨会”和“纪念东江苏维埃政府和红十一军成立70周年大会”同时在潮阳市举行。 300人出席了纪念大会。参加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党史工作者及各方人员共70余人,入选论文45篇。研讨会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广东中共党史学会会长曾庆榴教授主持,与会人员围绕研讨会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术气氛颇浓,并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取得了共识和进展。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人民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的前夕,由中共惠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等原东江地区21个党史研究部门共同组织编写的《中国共产党东江地方史》正式出版发行了。这是东江地区党史工作者献给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的一份厚礼,是中共东江地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东江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是东江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 学过中国近代史的人们都知道,英雄的东江人民不但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而且有敢为人先的英雄气慨。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东江人民率先举起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大旗,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8.
正大南山苏区地跨汕头市潮南区、普宁市和惠来县,纵横约35公里和50公里,面积1500平方公里,是土地革命时期东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徐向前、李富春、邓发、方方、古大存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1931年春,由于革命形势的需要,中共东江特委和潮普惠县委发动群众,于红场镇大陂村前200米处的飞鹅山下辟  相似文献   

9.
东江革命历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文化的特殊区域文化。它包括抵抗外敌侵略、反帝反封建的历史文化、孙中山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帝制的民主革命文化、国民政府为实现全国统一所发动的东征民主革命文化、东江工农运动和东江流域苏维埃革命文化、东江纵队抗日爱国文化等丰富内容。具有追求真理、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特质,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英雄主义特质,胸怀大局、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特质,心系桑梓、团结御侮的爱国爱乡特质。大力弘扬东江革命历史文化,有利于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利于维护地方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党员干部更加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0.
去年12月,《中国共产党东江地方史》编委会在惠州市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惠州、东莞、汕尾、河源市及增城、新丰、五华等县(市)党史研究室负责同志及专家和老同志44人。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曾庆榴专程到会指导。中共惠州市委副书记杨维看望与会同志。惠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仕其到会讲话。会议商讨《中国共产党东江地方史》初稿的修改、审稿和出版发行问题,由惠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彭长明主持。陈仕其肯定《中国共产党东江地方史》的初稿,指出,这个稿子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实事求是为原则,紧紧围…  相似文献   

11.
秦力昆 《世纪桥》2013,(3):22-23
周恩来作为我党最早主持地方工作的领导人,在任职于国民政府,特别是1925至1926年任东江地区各属行政委员一职期间,就如何实施民主政治进行了具体而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他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改革旧的体制,创建新的民主政治组织形式和实现方式;积极发展党团组织,探索党领导下的民主政治实现途径。这些对我党的发展壮大,以及我党的政权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4月28日至29日,山东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在济南举办。培训班传达学习了郭树清省长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重要批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厉彦林主持开班式,省编办主任刘星泰作动员讲话。国家行政学院宋世明教授讲解了地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中央编办政策法规司王龙江司长介绍了国务院行政审  相似文献   

13.
《广东党史》2010,(2):F0002-F0002
<正>2010年1月13日上午,"东江红军纪念园"建设工程奠基暨雁湖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挂牌仪式在惠东县稔山镇雁湖村举行。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俊风出席仪式并讲话。当日,雁湖革命历史展览馆和市、县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同时揭幕并向公众开放。  相似文献   

14.
东江抗日根据地是全国著名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地方组织根据中央的指示,在领导东江人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中艰苦创立起来的抗日革命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东江人民抗日武装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祖国南疆高举团结抗日的旗帜,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先后发展成立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使东江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地牵制和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叶剑英曾这样高度评价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作用,他指出:“没有民主的抗日根据地的建立,这样残酷、严重与广大的敌后战场是不可能坚持的.”  相似文献   

15.
2003年2月,是土地革命斗争时期海陆丰及东江农民运动领袖、中共东江特委委员、东江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魁亚同志牺牲70周年。为缅怀先烈,我们在研究室、丰顺县委党史研究室的支持下,到烈士战斗过的地方进行调研,撰写此文,记载烈士的英雄事迹,让革命前辈精神光昭日月。  相似文献   

16.
1926年2月1日,时任东征军政治部主任、东江各属行政委员的周恩来,在汕头市永平楼二楼召开汕头各界代表会议时题词:“扰乱中国的两大障碍物,一个是国际帝国主义,一个是国内武人政治,我们民众要期统一与和平,必须打破这两大障碍物。”  相似文献   

17.
<正>室2015年念遵1月义1会6日下午,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召开纪议召开80周年座谈会,室务会议成员、副巡视员,室机关、省革命历史纪念馆有关负责人和业务人员参加。室务会议召集人、主任逄立左主持座谈会并讲话。逄立左主任在讲话中指出,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极端危急  相似文献   

18.
汤祖祥 《党史纵览》2006,(10):47-50
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双河镇,是一个"鸡鸣狗叫听三省"的地方.1913年2月2日,开国上将洪学智就出生于此.洪学智1929年参加立夏节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1932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向西转移.进入川陕根据地后,先后任营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反"三路围攻"、"六路围攻"战役.1935年3月起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  相似文献   

19.
东江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较早,群众基础较好,坚持斗争历程较长、范围较大、影响较深的全国十多块革命根据地之一,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分析东江地区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条件,对总结它的经验教训,无疑是有所帮助的。 一、革命根据地建立前的东江地区 1、东江地区有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社会经济基础 东江地区所辖范围,主要包括广东省东部绝大部分地区,即现今汕头市、潮洲市、揭阳市、梅州市、汕尾市五个市的全部和惠州市、河源市的大部,面积近6万平方公里。东、韩两江由北向南…  相似文献   

20.
<正>3月15日下午,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以中心组专题学习会方式,召开学习《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研讨交流会,会议由室务会议召集人、主任逄立左主持,室务会议成员和全室副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参加。会上,室副主任、机关党委书记汪一朝等作交流发言。室副主任王盛泽,研究三处处长钟健英,研究四处处长钟兆云,科研管理处处长郑香福,机关党委副书记李向东,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陈列研究部主任兰桂英分别作主题发言。逄立左主任作主持讲话,认为:1《.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选编了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