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就有多高。”这是哈尼人形容自己梯田时的豪迈心态。走进哈尼族聚居的云南南部哀牢山区,我们被壮观的“哈尼梯田”震撼了:一眼望去,从山脚到山顶,气势磅礴的梯田层层叠叠,难以相信的是;有的竟达上千层。登顶俯瞰,云雾缭绕的山体水波涟滟,如湖海悬于苍穹,那线条清晰的田埂层层铺展,如同翻卷的天书,如同掀开的巨大乐谱写天谱地。人们说,哈尼人用鬼斧神工改造着自然。 “近20个世纪以来,哈尼族祖先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梯田农耕文化’。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世纪中,哈尼人对‘梯田农耕文化’内涵的丰…  相似文献   

2.
元阳多依树村座落在美得出奇的梯田景观中。红河人说:“元阳梯田甲天下”,元阳人说:“多依树梯田甲元阳”,这样说来,多依树的梯田就算是美中之美了。近十年中,摄影界的大师小师已经把这一带哈尼人作为饭碗粮筐的梯田“咔嚓”个遍,让城里人用眼睛看懂了“种田原来是一种美”。元阳梯田的照片在各地发表的多了,但据说最受世界行家称赞的,是个德国“咔嚓”家发表在《摄影》杂志的一幅小照,画面内容,在广阔梯田背景下,一个哈尼人在烈日下辛勤地耕犁,体现了十足的人本摄影主义。看过那幅照片,我的评述是:田不在大,因有哈尼人而灵…  相似文献   

3.
《今日民族》2013,(9):9-9
哈尼梯田是哈尼族千百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歌舞诗《梯田神韵》由开篇、春歌、夏语、秋韵、冬颂、尾声六个篇童构成,充分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梯田文化内涵。哈尼祖先过江来,用智慧和汗水开垦梯田,创造了天人合一的绿色家园。哈尼人民生生不息,和梯田其生、共息、共命运。《鼓韵锥魂》,锥鼓是哈尼人与天地沟通的神器,哈尼人祖祖辈辈都在敲打它,每个时代,哈尼人都能敲出动人的诗话。  相似文献   

4.
祭“昂玛”     
1居住在哀牢山脉南东端与越南相连的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境内的哈尼族支系“糯美”,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个属龙日,都要举行最热闹最隆重的祭“昂玛”活动。在宗教祭祀中,哈尼人将自然、社会及族人的历史发展融合在一起,将一年中不同季节、不同月份、不同属相日,以至一天的不同时辰,都认为是受神灵支配的。据糯美老人讲:在很久很久以前,哈尼人是在一棵树下出世的,从那时起哈尼子孙就把树作为神圣的神,特别是村寨上的“昂玛”寨神,在他们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哈尼人相信杀鸡祭神他们所祭拜的这片森林会保护山寨,所祭拜的这棵…  相似文献   

5.
王馨 《人民论坛》2013,(10):202-204
哈尼族梯田分水制是哈尼人在梯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管理的劳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而来的,同时也是梯田文化得以传承和赓续的有力保障.分水制是与哈尼人独特的农耕方式和审美观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特别是他们对于农耕用水的巧妙利用和合理分配之下所体现出来的技术美、秩序美与和谐美,更为我们深入了解哈尼族文化提供了方便和可能.  相似文献   

6.
由于历史原因,哈尼人聚居的边疆山区,至今还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或特困地区。其贫穷现状是: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很低,社会化大生产基本没有形成,经济态势总体水平仍然滞留于自然经济或小商品经济阶段,人们的经济收入少。哈尼人居住的地方,自然资源丰富,生存环境不错,但仍然处于贫困的怪圈中。15年改革开放,给哈尼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了剧烈变革,祖祖辈辈习惯于粗放农耕的哈尼人开始分流,其中当然也包括哈尼妇女。她们有的由农业劳动者转变成新的经济角色,由家庭主妇转变成职业角色,由单一的体力投入角色转变成体力智力兼而投…  相似文献   

7.
梯田──哈尼文化之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球的人类文明启始来看,长江大河流域往往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启始摇篮。据史料记载,哈尼文化启始于长江和黄河上游的甘青川藏接合部地区,完成了由原初的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的转型。唐宋以来,哈尼族以梯田稻作为轴心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逐渐定型于滇南的红河水系和澜沧江水系,在哀牢山和无量山之间得到完善和发展。到了明情已发展成规模。清嘉庆们临安府志》对红河南岸壮丽的哈尼梯田风光作了这样的描绘:“依山平旷处,开凿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极,蹑坎而登,有石梯蹬,名曰梯田。水源高者,通以略约数里不绝”。哈…  相似文献   

8.
看梯田的眼     
元阳山区的哈尼族村寨大多坐落在美得出奇的梯田景观中。红河人说: “元阳梯田甲天下”,元阳人说: “多依树梯田甲元阳”,这样说来,多依树的梯田就算是美到极致了。近十年中,摄影界的大师小师已经把这一带哈尼人作为饭碗粮筐的梯田“咔嚓”个遍,让城里人用眼睛看懂了“种田原来是一种美”。  相似文献   

9.
哈尼族与山     
10多年前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颁奖晚会上,节目主持人要刚获得文学新人奖的一个从哀牢山走出去的哈尼族作家表演节目。这位作家生性不爱唱歌跳舞被逼无奈走上台去,学着山谷里的哈尼族孩子从半坡的茅屋跨出门坎对着迎面的大山喊:“阿妈,回来吃饭罗!”他在喊声中把头渐渐低下,屁股冲天,让吼声从地上弹起来。想不到这一喊,竟赢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一位教授冲上去握住作家的手说:“谢谢你!把我带到了哀牢山哈尼人的高山峡谷中。”这位作家用发生在哈尼山村中最平常最常见的小事,把哈尼人与山唇齿相依的关系活生生地…  相似文献   

10.
哈尼族有自己的历法,农历十月间第一轮属兔属龙日为新年旧岁交替的时间,哈尼人称之为“扎勒特”,外称“十月年”。节日期间,哈尼小伙们昼夜敲响挂在寨边鼓架上的大鼓,“咚咚咚”的鼓声悠扬不绝,传得极远。哈尼大鼓,有的连年长的男子双手都抱不过来,鼓身缠满了牛筋绳,那牛筋绳和敲击面外的地方,束束牛毛竖立而存,看上去古朴、厚实,且像有生命一样,让人敬畏,跟一般乐队里的鼓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哈尼人看来,大鼓是神圣之物,制作和打击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禁忌,平时,村寨里是听不到大鼓声的。先说制作。来年要制作大鼓,头年就要选定吉日,去山林里挑…  相似文献   

11.
1991年国庆期间,深圳特区华侨城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开业庆典,滇南哀牢山区的哈尼族蘑菇房山寨,作为文化村21个民族的24个村寨之一坐落其间。元阳县有名的哈尼族歌手朱小和与一批哈尼族青年男女应邀入村,在蘑菇房内生活,用哈尼酒歌“哈八”、乐器巴乌及民间歌舞等,向中国大陆、港、澳、台、侨和外国客人展示哈尼民居民俗传统文化的风采神韵。蘑菇房,是哀牢山哈尼族独树一帜的传统民居。鸟瞰哈尼山寨,那座座民居犹如破土而出的朵朵蘑菇,与巍峨的山峰、迷人的云海、浩翰的梯田一道,汇成一幅壮美的哀牢山图景。传说远古时,哈尼人住的是山洞,是难看…  相似文献   

12.
马莉 《今日民族》2013,(8):19-20
我国滇南亚热带山区的哈尼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深厚的农耕民族。哈尼族人民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的大地奇迹——哈尼梯田,其雄奇的自然景观令人震撼,其灿烂的文化内涵令人敬仰。它所呈现出的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度同构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蕴含了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和睦相亲的古老文化,是现代二十一世纪崇尚自然的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精神。作为其中至为重要的森林,或者说树,对树的敬畏和崇拜,在哈尼人心中、生活中,乃至祖辈传唱下来的诗歌、传说中,即哈尼文化中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3.
感悟梯田     
父亲曾这样对我说:“种田在山下,打措进林子,生娃在山腰。”哈尼人的生活高不外山,更离不开修筑在山上梯田。  相似文献   

14.
元阳的探索     
一、带方向性的宝贵实践边疆民族山区经济如何超常规发展,在本世纪末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围绕这一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最近几年,元阳县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知难而进,开拓出一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新路。(一)经济发展思路转型过去,元阳县人口压力少,1956年时全县总人口仅16.7万,因此,生态环境是“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以哈尼族、彝族为主的各少数民族创造了宏伟的“梯田农耕经济”。元阳被誉为“江外粮仓”,各民族群众粮食自给有余,全县还每年调出1000万公斤粮食支援内地建设。以粮食为主导产业的传统农业经济,一直…  相似文献   

15.
<正>哈尼梯田延续千年的雕刻哈尼梯田主要分布在红河南岸哀牢山区,海拔从140米至海拔2000米,连绵数百里,散落在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几个县中,共83万多亩。梯田形状或大或小千差万别,层层叠叠,少的地方有几十、几百层,多的地方上千层,最多的地方达到了3000多层。据相关专家介绍,哈尼梯田现在的规模较以前有所缩减,虽然现在的规模不如过去,但其规模在世界上仍是独一无二。梯田缩小的主要原因在于上世纪5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16.
美在元阳     
茫茫的云海,高高的大山, 梯田似天梯,人是云中仙。 勤劳的儿女,智慧的祖先, 哈尼人的杰作,世人都赞叹。  相似文献   

17.
记者一行3人赶到哈尼梯田的坝达景区时,幸运地抓住了落日的尾巴。葱郁的山岭间,哈尼梯田映着最后的落霞,每一层都是一道细碎的涟漪,每一叠都是一片清澈如鳞的波纹。金色的碎片缀满山体,满山流光溢彩,美得令人震惊!  相似文献   

18.
白光红 《创造》2004,(4):16-18
一、哈尼梯田 文化的资本转化 哈尼梯田作为一种文化已得到了世人公认,可谓誉满天下.我国将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说明哈尼梯田文化已经步入世界文明的门槛.  相似文献   

19.
2013年6月22日,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顿时"哈尼梯田"成为一块热土,各样人等纷至沓来,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对于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问题,呼声最为强烈。针对红河哈尼梯田农业和景观的破坏,当地政府以及有识之士做了大量的工作,红河哈尼梯田生态及景观虽有恢复,但衰退的趋势并没有彻底遏制住。也许是因为我们太注重发展,太注重现代理论,太注重现代保护手段而忽视或轻视了"传统"。传统是联结今天和明天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20.
大山里塑成的奇迹——元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阳,是滇南边疆的一个小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因经济贫困文化落后寂寂无闻,但是近年来却声名鹊起,一跃而为云南省旅游观光与文化考察的热点,原因是这里有举世闻名的哈尼族梯田奇观。目前,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推动下,元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工程正在切实地开展…… 世界遗产是我们这个星球上人类共同享有的宝贵财富,它关系到子孙万代的利益和前途,一旦申报成功,将受到全世界的保护,哪怕世界大战也不能破坏它。梯田 1995年,一个秋后阳光灿烂的下午,在元阳县攀枝花乡勐品村一个叫“老虎嘴”的梯田旁边。 仿佛上天刻意安排,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