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学者恩保羊谈印度支那半岛的苗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4年8月4日,法国学者恩保羊先生(系苗族对他的尊称,他的法文名字是贝尔特海——Benrais)到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作了《印度支那半岛的苗族》的学术报告,重点介绍了老挝苗族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2.
戴度先生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美、苏学者印支问题研讨会之后,前来访问我所。1991年1月22日上午,戴度先生与我所及广西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座谈。会上,戴度先生阐述了他对柬埔寨问题的见解,介绍了美国政府对柬埔寨问题的立场,并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1988年7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人类学名誉教授、著名的人类学家格迪斯先生偕夫人访问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并于7月7日和19日两次与东南亚研究所、民族学研究所和云南省民族学院的有关学者进行了座谈。格迪斯教授是苗族研究专家,尤其是对泰国苗族研究的造诣颇深。他曾受联合国委派,多次到泰国苗族地区进行考察,并撰有这方面的专著。在19日的座谈会上,格迪斯教授还播放了他在泰国北部拍摄的苗族录像。这次来云  相似文献   

4.
今年6月1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所会议组织,协调人哈里·肯德尔先生来我所,与我所同志就东南亚问题进行座谈。 在座谈中,肯德尔先生介绍了美国政府及他个人对柬埔寨问题及越南问题的观点和看法。肯德尔先生说,越南从柬埔寨撤军是可能的,因为越南占领柬埔寨,对它来说是个麻烦事。越南要想消灭柬埔寨抗越武装力量很困难,只要柬埔寨抗越武装力量存在,越南就不可能完全占领柬埔寨。肯德尔先生说,国际社会应该继续对越南保持压力,支持柬埔寨抗越武装力量,迫使越南从柬埔寨撤军或让步,至少要让柬埔寨获得更多的  相似文献   

5.
美国前外交官罗伯特·米勒、美国驻华大使馆官员叶词恳、美驻广州总领事馆官员戴立昌先生一行于1992年1月27日至29日访问了南宁。29日上午广西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与米勒一行进行了座谈,会上就东南亚形势、美中、美越关系等问题交换了看法。一、东南亚地区问题。米勒先生说,目前,东南亚地区存在的基本问题,就是能不能够抛开历史的问题,保持政治上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1994年8月3日上午,缅甸联邦驻昆明总领事吴温昂(U WIN AUNG)和领事吴山伦(U SAN LWIN)应邀访问了我所,在愉快、友好的气氛中与我所部分研究人员就加强中缅双方学术文化交流以及缅甸的“人权”和禁毒问题进行了座谈。我所所长陈吕范研究员向客人介绍了我所对东南亚,特别是对缅甸研究的情况。吴温昂先生听后表  相似文献   

7.
四月二十八日,美国康乃尔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的历史学教授胡履德到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进行了学术交流活动。 上午胡履德教授首先就东南亚的一些历史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并和我所同志进行了座谈。之后,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所长陈吕范对胡履德教授提出的有关滇国和南诏大理国问题,逐一作了回答。  相似文献   

8.
1998年1月,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代表团应台湾统合研究会会长龚鹏程教授的邀请访问台湾.我随团出访,先后到台北、嘉义、高雄等地,访问了“中央研究院”、佛光大学、中正大学、中山大学等研究单位和大专院校,同一些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作为东南亚研究人员,我深感台湾的东南亚研究值得重视.长期以来,东南亚研究在台湾一直是较为冷清的.台湾学者陈国栋先生(中央研究院经济所研究员)在去年发表的《关于发展东南亚历史研究之浅见》一文中认为,台湾使用中文写作的学者在20世纪下半叶“几乎放弃了东南亚研究这个范围.”这话虽不无夸大,但也反映了近几十年来台湾东南亚研究贫乏的状况.从5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台湾从事东南亚研究的,大致上有两类人,一类是个别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他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东南亚国家的现状、特别是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1989,(4)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亚洲研究所所长强·特拉逸博士应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的邀请,于今年8月访问了云南。强博士在云南期间,与我省研究东南亚问题的学者进行座谈,并介绍了泰国政府的对外政策、对柬埔寨问题的立场以及泰中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1990,(1)
1989年12月9日下午,美国波士顿大学政治科学系副教授、研究中国对外政策问题的专家罗伯特·S·罗斯前来我所作学术交流,并与我所印度支那研究室全体研究人员及有关同志就中国对印度支那的政策及有关问题进行了座谈。 罗斯先生认为,当今的世界局势,和平发展是主流,许多国家都把重点放在了经济发展上。东南亚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发展经济。现在,中国已经全面恢复了与老挝的关系,中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1989,(2)
美国全球战略委员会研究与规划主任戴度(F ank Tato),应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的邀请来华访问,1989年7月24日上午与我省东南亚问题学者进行了座谈。 戴度在50年代到70年代曾先后在美国驻东南业务国使馆任职,对东南亚事务较为熟悉。在座谈中,双方就越南从柬埔寨撤军、红色高棉问题和中国在解决柬埔寨问题上的作用等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我方研究人员认为,尽管越南在主观上极不愿意从柬埔寨撤军,但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以及为了摆脱经济困境,它最终不得不从柬埔寨撤军。红色高棉虽然在执政时期犯了一些错误,但长期以来它一直是柬埔寨抗击越南侵略的主要力量,它在柬埔寨有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1991,(3)
应海南省人民政府对外联络办公室邀请,新加坡信息资料中心研究部主任蔡光中先生(Thai Quang Trung)和该中心研究员黎松(Le Tung)先生,前来中国访问。在接待单位安排下,7月14日,蔡光中和黎松两位学者到我所访问,并与我所研究人员座谈。 在座谈中,蔡光中先生着重谈了他对越共“七大”的看法,并回答了我所研究人员提出的问题。蔡光中先生对越南情况十分熟悉,也颇有研究,他的不少看法引起了参加座谈人员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以泰王国教育部副次长赛裕·恰巴通先生为团长的泰国文化代表团一行八人,由文化部亚洲处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陪同,于8月7日来我所参观访问,并与我所研究人员座谈。在座的还有:云南省文化厅厅长郭兆华、副厅长高德林等。 泰国文化代表团是泰国教育部国家文化委员会派出的第二个访华团。泰国教育部国家文化委员会是泰国政府主管文化政策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部门。代表团到我所参观访问,希望了解我所关于东南亚特别是泰国的研究情况,以便促进中泰两国的文化学术交流。在座谈中,我所同志向泰国客人介绍了我所的情况。泰国客人饶有兴趣地听了介绍,并与我所研究人员就泰族族源问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赛裕·恰巴通先生说:“关于泰人从哪里来的  相似文献   

14.
8月20日至9月9日,应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邀请,巴《观察家报》和《国民报》自由撰稿人阿尔维先生及夫人来华访问。在京期间,阿尔维先生与我协会就南亚形势和巴美关系等问题进行座谈交流。阿尔维先生和夫人还访问了外交部,参加了世妇会,并游览了中国的名胜古迹。  相似文献   

15.
今年九月二日,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人类学及社会学系尼古拉斯·台普博士(NICUOLAS TAPP)应邀到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作了有关泰国北部苗族问题的学术报告。台普博士最近几年一直在泰北苗族地区作实地考察。 九月二十九日,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所长华莱士教授(W.V.WALLACE)访问了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并同该所部分青年研究人员就苏联对东南亚、南亚、西南亚地  相似文献   

16.
11月门日上午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领事李瑞福,高级商务助理韩立宁在省外办领事处的陪同下前来我所进行座谈,我所所长陈吕范,副所长贺圣达、王士录向客人介绍了我所的研究情况,并回答了客人提出的有关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问题,中缅边境毒品问题。美国客人希望今后多保持联系,加强学术交流。会谈结束后所领导向客人赠送了我所研究人员撰写的著作和其它出版物。美国驻成都领事馆领事到我所座谈@刘俊~~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1986,(3)
1986年7月10日,正在昆明旅游的新加坡前驻日本、南朝鲜大使、福建厦门大学客座教授、新加坡著名外交家、经济学家黄望青先生应邀访问我所,与我所研究人员座谈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对外关系等问题。 在谈到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和存在问题时,黄先生说,新加坡是个小国,自然资源缺乏,但新加坡的经济却能高速发展,这与新加坡执行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有关。从六十年代初期起,新加坡开始生产进口替代产品,到七十年代初,已开始生产出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1986,(1)
日本丰田基金会国际处项目官员岩本一惠女士于1985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访问了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访问时与该所副所长秦钦峙及部分研究人员进行了座谈。岩本一惠女士介绍了丰田基金会在东南亚国家的活动,并了解了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1987年6月13日,马来西亚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扎克里亚·哈齐·艾哈迈德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保罗·陈到我所访问。这是我所首次接待的马来西亚客人。马来西亚两位学者与我所部份研究人员进行了座谈。马来西亚学者对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东南亚的华人及华人经济等问题谈了看法。我所研究人员也对上述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王亚芳 《东南亚》2013,(1):86-89,94
朱杰勤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他在研究中外关系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华侨史的研究。晚年承担了主编多卷本的《东南亚华侨史丛书》任务,在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朱杰勤先生不但对《东南亚华侨史丛书》的撰写和编辑出版工作,而且对中国的东南亚华侨史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