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文化家园建设离不开传统民族文化作为依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以优秀民族精神文化为基本内核,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内涵,拓展其外延,将民族精神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接。逐渐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娄杰 《两岸关系》2004,(9):20-21
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是历史形成的、为中华民族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奉行的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是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 在上下五千年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包含着道德自觉、人格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下的一个实践性与时代性的具体概念。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问题实质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存在与发展问题。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是中华民族精神存在的独特性及发展的自主性,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历史生成与发展的结果,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当前,保持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既是中华民族精神复兴的前提,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蕴含着丰厚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并日益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内在驱动力。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文化的繁荣,中华民族优秀艺术文化受到冲击乃至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系统的传承机制来维护中国民族优秀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求凸显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精神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和现实、静态和动态的结合,它既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井冈山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部分的继承,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井冈山的革命者又是马克思主义者,他们根据时代的要求,站在无产阶级革命的高度,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加以发展,使井冈山精神带有明显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郭琪 《统一论坛》2007,(2):50-5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的背后都有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作为支撑。没有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一个民族就没有灵魂,就没有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创造了丰富多彩、气势恢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以爱国主  相似文献   

7.
范蕾 《人民论坛》2022,(15):107-10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三种文化资源,在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软实力的代表,是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更是其文化根脉;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精神品质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价值追求的积淀,是中国人民顽强奋斗的精神印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来源与现实基础,对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精神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九龙 《前进》2013,(5):42-44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土壤,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雁门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雁门文化,传承民族血脉,对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财富,是中华文明宝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深刻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准确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之间的关系,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化是由多民族、多区域文化汇聚而成的一体多元的大文化。黄河流域的周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楚文化是构成华夏文化的两大源头。楚文化曾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 ,其精神内核是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湘楚文化是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曾经深刻影响 2 0世纪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要培育和构建新时代民族精神 ,就必须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提倡符合民情、富有特色的人文精神 ,汲取世界各民族优秀的精神成果 ,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固有的、稳定的、持久的、优秀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凝聚、调节、推动、教化功能的一种活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有很多具体而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正是从中华儿女安身立命的高度揭示在今天的价值和意义。文化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人是"文化"的存在者,人必须接受文化的  相似文献   

13.
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凝聚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亦即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起来有这样几点:中华一统、民惟邦本、重义轻利、富国富民、平均平等、贵和持中、群体至上、舍生取义、正道直行、自强不息。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优秀成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来源,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这些论断深刻揭示了优秀传统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而又繁荣兴盛的发展之路,凝练出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明传统与中华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高全民人文素养水平、推动思想文化道德修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深入研究、系统总结中华民族的发展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对于今天的中  相似文献   

15.
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农村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建华 《今日浙江》2015,(11):54-55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在现代化建设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建设美丽乡村、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6.
刘壮杰 《理论月刊》2004,(6):133-136
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理性升华,是推动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富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都有赖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
袁美静 《传承》2012,(2):52-53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固有的、稳定的、持久的、优秀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凝聚、调节、推动、教化功能的一种活的精神力量。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有着很大影响。因此,高校应切实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提出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艰苦奋斗,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最深厚、最宏大的动力之一。中华民族所拓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十分深刻地揭示了艰苦奋斗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文化意蕴和最本质的逻辑联系。D艰苦奋斗,既是对中华民族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建设美好社会的伟大实践的高度概括,又是对中华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本质、最客观的描述。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华民族“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①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是在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改天换地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首先,艰苦奋斗的…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时期,人们陷入种种精神危机。建设为心灵提供安身立命之所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增强民族认同,提高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治疗精神危机的良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有益文化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0.
红船精神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不仅具有强烈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浓郁的文化意义。因为红船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船精神赋予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红船精神从厚重的中华历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同时丰富且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因为红船精神是重塑信仰缺失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当代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红船精神蕴涵着理想信念的力量,凝聚着百折不挠的追求,饱含着无私奉献的情怀;因为红船精神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需要弘扬红船精神: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红船精神让价值观引领增加了文化的温度,红船精神成为我们引领价值观的重要坐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