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践存在论美学不仅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相等同,而且进一步认为是马克思奠定了现代存在论的理论基础.其实,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历史性建构和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形而上之思,奠立在两种完全不同的哲学基础之上,不应混同.不是马克思奠定了现代存在论的理论基础,而是实践存在论美学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作了存在论转变.  相似文献   

2.
左少峰 《求索》2011,(12):138-140
实践美学与20世纪后半叶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发展息息相关。李泽厚的实践美学是中国实践美学发展的一个缩影。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时期是李泽厚实践美学萌发时期,它侧重从社会历史实践角度探讨美的本质问题;七八十年代,李泽厚实践美学侧重主体性实践美学体系的建构;80年代末至今,实践美学呈现出多元化“后实践关学”的发展格局。将李泽厚实践美学放入20世纪后半叶中国关学,甚至世界美学发展的语境中,对实践美学的维护、质疑与颠覆具有重要意义。李泽厚实践美学的发展过程,展现出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和学术氛围的活跃,马克思主义的、西方的、中国的各种思想资源被借鉴并纳入实践美学体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李咏吟 《求索》2007,(6):163-166
实践美学思想,奠基于西方知识论传统、中国实践伦理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革理论之上。现代中国美学中的实践美学之争,主要围绕李泽厚的美学思想价值取向展开,但并未从真正意义上超越李泽厚的实践论美学构想。超越实践美学,必须回归生活意义的诗性确证,承担文明重建的思想任务。  相似文献   

4.
薛富兴 《思想战线》2001,27(5):72-77
新中国初期,朱光潜先生身处逆境而仍能在美学上大有作为.他积极参与了以批判自己的学术观点为开端的美学大讨论.在此过程中,他却能反客为主,提出了一系列带有普遍性的重大理论问题,最后卓然成一家言,既自我树立,又推动了当时整个美学理论界的思考,创造了当时美学界的奇迹.  相似文献   

5.
所谓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辩论",是美化当年学术环境的"潮流之作".学界一般把当年美学大辩论的"学派",分为主观派、客观派、主客观统一派、社会性与客观性统一派四大派,这几乎成了坚不可摧的定论.如果把当年"大辩论"中的芸芸众生,归为四大类,本来无不可,但将它们作为"学派",则大失学术本色,亦不合乎历史事实.朱光潜的文艺思想与美学理论体系(尤其前期体系)是颇具特色的.其建构体系的路向是以"出世--入世"的二极性人生态度(艺术形而上学)和现代多学科的实证知识(心理、生理、文学、历史--艺术生理学),去融汇西方哲人学说而形成的一个五彩缤纷、斑斓驳杂的美学理论体系.朱光潜建构体系的独特心灵历程,是中国现代知识份子寻求出路的一种艰难卓绝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曹瑜 《学习与实践》2020,(12):14-20
从马克思对"感性的生命实践活动"所做的充分论述的"事实性"与"现实性""、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及"科学理性"与"人道主义"等的统一性来看,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除了对世界存在的前提性追问之外,还展开了对于"人类"及其"社会"的存在状况的历史性考察与展望。并且,作为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指导思想的唯物辩证法,在本质上就是生命实践过程及生命活动本身的体现和阐释。这种"感性的活动"体现为一种实践哲学意义上的道德活动——"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所进行的全面生产活动本身就内含一种道德伦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实践存在论、实践阐释学、实践伦理学等内涵及其超越向度的阐发,可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当代西方哲学的交流与互鉴。  相似文献   

7.
黄健 《思想战线》2002,28(1):46-49
基于中西文化和审美理想的内在差异 ,中国美学的“内省”意识 ,导致中国美学实践中 ,不论是对外部世界的再现与反映 ,还是对内心世界的表现与抒发 ,都要求通过内心体验和感悟的方式 ,来传达对世界、人生、社会的真实感受和认识理解。而西方美学的“忏悔”意识 ,则注重通过以写实、反映、再现、模拟的方式 ,来对外部世界作出反应 ;面对主客体的分裂 ,“忏悔”审美意识提倡在灵魂的撞击震荡中寻求心灵的净化与超越 ,最终获得精神升华与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8.
陈理宣  黄英杰 《求索》2013,(12):95-98,191
马克思并没有直接论述科学活动的审美精神.但是马克思却给我们提供了分析和研究这一人类重要审美精神活动的方法论和价值指向。借用马克思关于审美直观之掌握世界的方式和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视角来分析科学活动中的审美现象,不仅可以解释当前关学理论界与科学界关于科学审美的争论,揭示科学活动中审美精神的本质.加深我们对科学活动及其理论的理性认识,即科学活动的审美本性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袁征和确证,科学理论是科学家主体自觉审美追求的结果,科学与审美的统一形成了科学家独特的精神境界。而且它还有利于我们自觉地倡导科学研究中的审美精神,以排除科学研究中极端的功利主义和异化现象,为科学地繁荣和创新注入持久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动力。  相似文献   

9.
实践与社会存在具有内在的同构性。但无论是在人类世界还是在马克思哲学及其诠释历史的维度中,实践与社会存在都具有不同的性质;实践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历史观的重要内容,二者关系的根本方面是实践决定社会存在。社会存在论忽视了实践在人类世界和马克思哲学中的根本地位。社会存在论虽然也谈论实践,但却无法证明社会存在具有的存在论性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0.
黄健 《思想战线》2003,29(2):91-94
中国美学"内省"审美意识的生成,直接受到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文化观念和文化精神的影响与制约。直观性、理性、意境,是中国美学"内省"审美意识表现出来的三大文化审美要素。中国美学"内省"审美意识所蕴聚的文化美感有机地渗透在中国美学的艺术创造和审美之中,不仅更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美学的文化审美感染力,而且也形成了中国美学宏观认识与整体把握相结合、精致构造与抒情表现相结合、伦理修养与道德实践相结合、超越现实与主体自由相结合的文化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1.
章辉博士《蒋孔阳:实践美学的总结者与终结者》一文对蒋孔阳美学思想的批评,过于随意,因此有必要辨析、澄清对蒋先生美学思想的误解与歪曲。蒋孔阳先生的美学思想在超越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突破认识论美学的理论框架和摆脱本质主义研究思路等方面已经开始迈出重要的步伐,为今日美学发展提供了可贵启示,是一种通向未来的美学。  相似文献   

12.
梁海钢 《思想战线》2002,28(5):111-113
后期维特根斯坦借助语言分析 ,打破了传统美学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他以审美活动为美学研究的起点 ,使其回归于生生不息的生活之流 ,从而揭示了其特性所在 ,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困扰传统美学的审美魅力、审美普遍性问题 ,为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从《九一八大案纪实》到《湄公河大案》显现出中国公安题材影视剧(涉案剧)纪实美学的发展向度和起落轨迹。1994年播映的《九一八大案纪实》是中国公安题材影视剧创作纪实美学的标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对中国公安题材影视剧纪实的调控在体制和美学两个层面展开。当下体制对公安题材影视剧纪实美学的管理和公安题材影视剧创作的纪实美学都在回归常态。  相似文献   

14.
从解释学的角度看,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处于双重的关联之中,一是与文本相关联,二是与自己的生活相关联。从主体与文本的关联来看,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要“回到马克思”,即把握文本自身的意义;从研究者与自己生活的关联来看,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要“让马克思走入当代”,即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并用自己的生活实践来检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双重的关联又发生一种关联,其中“回到马克思”是手段,“让马克思走入当代”是目的,手段与目的之间相互依存,即为了“让马克思走入当代”,必须“回到马克思”,而“回到马克思”,应该是为了“让马克思走入当代”。  相似文献   

15.
为了回顾和反思新世纪十年以来实践美学的研究及其发展,2010年5月8日至10日,由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复旦大学文艺学美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新世纪实践美学学术研讨会在山西临汾举行.朱立元、尤西林、张德兴、王建疆、刘旭光、刘悦笛等30余位来自国内十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潘知常 《思想战线》2002,28(3):85-90
美学是对于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活生生的东西的阐释 ,是“说‘不可说’” ,因此 ,传统的美学提问方式必须加以转换 :从追“根”问“底”以及透过个别追问普遍、透过具体追问抽象、透过变化追问永恒、透过现象追问本质 ,转向对于“怎么样”的追问 ,即对于对象世界的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审美活动自身的无穷无尽的可能性的追问。而这就要走出知识论的框架 ,置身生存活动为什么为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 ,就成为美学尤其是生命美学的提问方式  相似文献   

17.
THE pavilion mounted by the WWF (World Wild Fund for Nature) at the Shanghai Expo introduced two animals regarded as China's national treasures - panda, of course, and Milu deer (Elaphurus davidianus in Latin). Once roaming the Yangtze marshes in big flocks, Milu grew scarce from over-hunting and finally disappeared in China for about a century. A herd was imported 25 years ago and has grown in vitality.  相似文献   

18.
The government says "no" to projects that may endanger the environment in implementing its economic stimulus package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