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4月28日,遵照叶飞生前的要求,他和夫人王于畊的骨灰被安放在厦门烈士陵园.叶飞最终没能登上金门,但他选择死后葬在与金门一水相连的厦门,他可以与英雄的厦门人民在一起,可以与为解放厦门而牺牲的烈士们在一起,可以与1958年炮击金门中牺牲的英雄们在一起,他可以最近地看到金门,等待着祖国完全统一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2.
侯文强 《党史博采》2004,(11):20-22
叶飞上将是我军有名的战将,也是有名的福将。在革命战争年代,叶飞虽然先后五次遇险,但是由于他有勇有谋,结果每次都能化险为夷。第一次遇险:16岁被捕入狱1930年7月,刚满16岁的叶飞被组织上派到厦门代理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职务,但他刚到那里不久,就和两名助手被敌人逮捕了,面临着生死考验。叶飞年纪虽小,但已有了两年的革命经验。在敌人面前,叶飞和其他二人保持一致口供,只承认自己是来厦门上学的学生。敌人始终没有问出什么名堂来,最后只好以“共产党嫌疑犯”的罪名,将三人各判刑一年,以示惩戒。由于此前发生了中共福建省委组织的厦门劫狱事…  相似文献   

3.
吴殿卿 《湘潮》2006,(1):19-22
归国华侨上将叶飞,是第六、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他祖籍福建省南安县(今南安市),出生在菲律宾。他从厦门走上革命道路,逝世后,又将骨灰安放在厦门。终其一生,始终与厦门有着难解之缘,他本人亦有着浓厚的厦门情结。  相似文献   

4.
吴殿卿 《党史博览》2004,(12):39-41
名字里面的故事叶飞祖籍福建省南安县(今南安市),1914年出生在菲律宾,是开国将领中少有的归侨将领。由于长期受西班牙和美国的统治,菲律宾人生活习惯受西方影响很深。与多数在菲的华侨一样,叶飞幼年时也有一个完全“西化”的名字:西思托·麦尔卡托·迪翁戈。1919年回国后,按照叶氏家族的谱系,他改名叶启亨。小学、中学时期,他一直用叶启亨这个名字。叶飞,是1928年他参加地下工作时改的。那时,叶飞是厦门中山中学的学生,虽然只有14岁,但已经秘密参加了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在党组织的教育下,中学毕业前,他决定放弃即将进行的毕业考…  相似文献   

5.
正叶飞同志(1914-1999)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叶飞同志祖籍福建省南安,生于菲律宾吕宋岛奎松省。1928年5月,他在厦门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上革命道路。1932年3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代理团省委书记,闽东独立师政委、中共闽东特委书记、闽东抗日军政委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叶飞,因病医治无效,于1999年4月18日12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噩讯传来,厦门人民无不沉浸在悲痛之中。 叶飞于1914年5月出生在菲律宾吕宋岛山区小镇的一个华侨家庭里。旧社会华人在海外受尽歧视压迫,所以对祖国总是怀着赤子之心。父亲经常对他说:“中国人在海外受欺侮,就是因为政府太腐败,所以你们自己要争气。”1919年,叶飞刚刚5岁,父亲就送他回国读书。小学的数学教师叶骥才,经常给他讲反帝反封建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近期组织人员赴北京征集叶飞文物,共征集文物资料2585件,照片资料200多幅。其中有遗留在他体内长达66年之久的子弹头,生前佩带的共和国上将领章,1975年毛泽东批示的解除监护的文件,在交通部工作时的手稿、笔记本以及致中央领导请求兴办深圳蛇口工业区的报告,生前使用的直通中央办公厅和中央军委总参谋部的  相似文献   

8.
叶飞,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投身革命洪流。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是一位威震敌胆、战功卓著的骁将。 在许多重大关头,毛泽东想到了叶飞,倚重于叶飞;叶飞也深深领会统帅的意图,不负重托,他们彼此理解、信任,配合默契。他与毛泽东是“先知心而后面识”。解放初期,叶飞与苏联顾问因为福建前线的战略部署问题发生争执,苏联顾问向毛泽东告状,说叶飞是“英美派”,“此人  相似文献   

9.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叶飞是57位上将之一.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叶飞是一个传奇式的英雄,有中国的"夏伯阳"之称.他的闪光的脚印,贯穿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故事.在他60多年的军事生涯中,经历了数次重大险情--由于叶飞处惊不变,沉着应付,以及周围同志的周密保护和人民群众的及时抢救,他才化险为夷.这里讲述的便是叶飞发生在1932年的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5月7日·北京)今天,我代表福建省委、省政府和叶飞同志的家乡人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参加纪念叶飞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学习缅怀他的光辉业绩、崇高风范和优秀品质。叶飞同志是从八闽大地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福建是叶飞同志的革命生涯初始  相似文献   

11.
叶飞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长期担任国家、军队和地方的重要领导职务,是我军著名的高级将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有突出的建树。成就这多方面建树的底气、勇气和灵气不是别的,正是来自他终身不变的人民情怀。  相似文献   

12.
对即将发起的漳厦战役,张鼎丞和叶飞等省委及兵团领导的看法一致:我军前进中在泉(州)漳(州)方面可能不会有大的战斗,主要的战斗是进攻厦门的渡海登陆。因此.叶飞和十兵团领导对渡海作战攻取厦门这个要塞很是认真对待.决心做一个月的充分准备,以筹集大量能渡海的船,同时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教育部队渡海作战的特殊战术。  相似文献   

13.
凡是名人都有诸多雅号,叶飞将军也不例外。他的诸多雅号,有的是老百姓起的,有的是上级首长或战友、战士们起的。这些雅号,彰显了叶飞将军人生的传奇色彩。雅号之一:"华侨将军"叶飞的父亲叶孙卫是福建南安人,母亲是菲律宾人,她有文化,而且会讲一口流利的汉语和英语。1914年5月,叶飞诞生在菲律宾奎松省。叶飞两岁时,母亲便开始对他进行英语教学。那时候,菲律宾各报经常刊登有关中国的一些时事政治方面的消息,母亲便将中国发生的事情讲给叶飞听,小小年纪的叶飞此时就有了"我是中国人"的潜意识。  相似文献   

14.
胡兆才 《党史博览》2007,(11):17-18,22
雅号之一:"华侨将军" 叶飞的父亲叶孙卫是福建南安人,母亲是菲律宾人,她有文化,而且会讲一口流利的汉语和英语.1914年5月,叶飞诞生在菲律宾奎松省.叶飞两岁时,母亲便开始对他进行英语教学.那时候,菲律宾各报经常刊登有关中国的一些时事政治方面的消息,母亲便将中国发生的事情讲给叶飞听,小小年纪的叶飞此时就有了报效祖国的决心.  相似文献   

15.
彭老总视察厦门国防建设在我任厦门市委书记期间,叶飞通知我说彭老总要来厦门。彭老总不准任何军政领导人去郊区接他, 叶飞决定由我去集美拦车接他,告诉他海堤简易通车,司机道路不熟悉,是来带路的,并就地向他汇报海堤建设情况。我接受任务后,即去集美等候。不多时,两部吉普车到了。彭总下车即问我身份, 来此干什么?我说我是厦门市委书记,奉叶司令的指示,来接彭总的。一是海堤才简易通车,请彭总指示;二是入市区引路。同来的有王震、陈赓、肖劲光诸领导,还有几位记不得了。因只两部车,随从人员极少,我随彭总的车同行,在车上向他简要汇报集美的情况,学校布局等。行至海堤中段,彭总下车,详细询问了海堤修建情况及通过能力,我告诉他是交通部党组书记王首道定的,按大型坦克通过设计的(代号为拖拉机)。走到航道口时,我详细讲了原设计没有航道,是粟裕同志来厦门视察时定的,按潜艇能通过设计的(代号为某吨位的轮  相似文献   

16.
1953年福建省委书记叶飞同志把建设海堤的任务交给了省水利局(当时,我是省水利局的总工程师),要我们配合厦门市各有关部门在海堤建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这既是国防建设的需要,为鹰厦铁路进入厦门岛创造条件,也是厦门人民多少年来的夙愿。同时,还可通过“以工代赈”解决当时厦门部分就业问题。当时我们  相似文献   

17.
在闽东三年游击战中并肩战斗 叶飞原名叶启亨,1914年生于菲律宾吕宋岛山区小镇,母亲是荷兰血统的菲律宾人.5岁时父亲把他和二哥从菲律宾送回故乡福建省南安县金淘区深鞍乡.叶飞读小学时正值大革命时期,在学校国民党左派老师的影响下,获得了民主革命的思想启蒙.1928年,14岁的叶飞参加了共青团.1930年开始,他在共产党福州中心市委的领导下,在闽东地区组织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在武装斗争中与阮英平相识并结成亲密战友.  相似文献   

18.
《党史纵览》2006,(6):52-53
"文化大革命"期间,叶飞蒙冤被囚6年.恢复自由后,毛泽东亲自提名他任交通部部长.1979年2月,叶飞调任海军第一政委,1980年1月改任司令员.故事就发生在这期间.  相似文献   

19.
叶飞原名叶启亨,祖籍福建省南安县金淘镇占石村.提起他,国内的归侨侨眷和国外的华侨华人都怀有一份亲切和敬仰之情,称他为"华侨将军",为他的光辉业绩感到格外的骄傲与自豪! 1955年,叶飞被授予上将军衔,同时还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在获此殊荣的将领中,他是唯一具有华侨身份的人.  相似文献   

20.
1958年我军炮击金门,是中央在北戴河会议上决定的。毛泽东亲自点将让时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并且“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地方”的福州军区第一政委叶飞指挥。叶飞接到命令后,“立即召开省委会议安排工作,决定江一真同志代替我主持省委日常工作,并立即组织前线指挥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