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悦 《当代贵州》2022,(36):46-47
<正>当前,贵州落实稳就业保就业政策措施,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强化公共就业服务,让搬迁群众牢牢端稳就业饭碗,拓宽增收致富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对于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而言,就业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2.
杨小友 《当代贵州》2023,(51):16-17
<正>粤黔两省深化劳务协作,通过点对点输送、线上线下招聘会等方式,精准帮助农村劳动力返岗和就业务工。创新搭建省、市、县三级跨省务工农村劳动力公共服务平台,为农村劳动力广东务工提供全方位服务。引进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贵州,打造产业集群,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  相似文献   

3.
黄碧婷  张赛 《当代贵州》2022,(50):46-47
<正>穗安两地始终坚持深化东西部协作,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精准谋划,不断深化穗安两地产业、消费、劳务、教育医疗科技、文旅体、易地搬迁安置等全方位协作,抓好“十四五”广州安顺东西部协作各项任务落实,推动东西部协作再上新台阶,高质量推动东西部协作走深走实、出新出彩,奋力谱写穗安协作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黔西南州进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劳务输出是当地扶贫增收的重要途径。得益于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加快健全促进就业机制等一系列暖心举措的实施,黔西南州通过加强和劳务输入地精准对接、提升劳务协作组织化程度,帮助众多贫困劳动力端稳了就业"饭碗"。"一来就有班上,上个月我就领了4000多元的工资。在这边工作很  相似文献   

5.
梅世桂 《当代贵州》2022,(50):52-53
<正>今年以来,广州市花都区协同普定县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围绕产业协作、劳务协作、消费协作、人才交流等领域,提升协作工作精准度、针对性,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实现共同发展、互促共赢。  相似文献   

6.
胡彪 《当代贵州》2022,(50):48-49
<正>今年以来,广州南沙区与安顺西秀区共同发力,紧紧围绕助推高质量发展主线,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健全协作机制,拓展协作领域,优化协作方式,谱写了共建、共享、共赢的东西部协作新篇章。山海同心,携手并进。今年以来,广州南沙区与安顺西秀区共同发力,紧紧围绕助推高质量发展主线,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健全协作机制,拓展协作领域,优化协作方式,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绘就合作共赢的美丽画卷。  相似文献   

7.
安顺是一片红色的热土.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殷切期望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安顺市充分发挥精准扶贫档案在就业扶贫工作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遵循"一户一档一策"的工作思路,将档案管理服务贯穿到就业扶贫岗位开发、劳务协作、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权益维护等全过程,多措并举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就业、增收入,实现"教育培训一人,就业创业一人,脱贫致富一户"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器。今年以来,贵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就业保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把劳务就业扶贫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确保全面完成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从贵州省黔西南州与浙江省宁波市探索建立东西部劳务协作稳岗模  相似文献   

9.
信息港     
《求贤》2023,(3):50-51
<正>天津市16区深化与甘肃34县结对协作拓展协作渠道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近日从天津市合作交流办获悉,今年天津市16个区持续深化与甘肃34个县的结对协作,拓展协作渠道,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按照部署,天津市做到资金投入、人才支援“两保持”,夯实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将农民增收不返贫作为底线任务,将稳岗就业作为固本之策,引导优质资源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相似文献   

10.
正纳雍县抢抓广州市天河区帮扶机遇,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实现天河区企业对纳雍县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加强两地劳务供需对接,实现就业帮扶到村到户。2016年9月3日,贵州·广东扶贫协作工作联席会明确广州市天河区对口帮扶毕节市纳雍县。两年多来,纳雍县抢抓天河区帮扶机遇,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实现天河区企业对纳雍县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同时加强两地劳务供需对接,创新建立了10个"扶贫车间",吸纳483人在家门口就业,实  相似文献   

11.
为拓宽职工增收渠道,二师三十三团党委紧紧围绕"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职工转移就业,拓展就业增收空间;加强就业培训,提高转岗转业能力;落实惠民政策,大力扶待自主创业,劳务增收"三大目标,取得了转移职工就业增收的新成效。该团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充分利用农闲时节,组织职工从事  相似文献   

12.
正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贵州通过开发岗位、劳务协作、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权益维护等措施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累计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96.66万人。2017年11月30日,全省就业脱贫暨贫困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推进会在黔南州龙里县召开。副省长陈鸣明在会上表示,贵州各地因地制宜,围绕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结合贫困劳动力实际,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就业脱贫新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贵州通过开发岗位、劳务协作、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权益维护等措施促进  相似文献   

13.
杨小友 《当代贵州》2022,(50):18-19
<正>粤黔两省聚焦劳务协作,建立完善劳务输出对接机制,共建“一县一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通过点对点输送、岗位推送、资金奖补等多种方式帮助贵州农村劳动力有序返岗和转移就业,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稳岗就业。  相似文献   

14.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岳阳市各级党委、政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关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积极发展劳务经济,认真做好农村转移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岳阳市劳务经济的现状及特点岳阳市总人口520万,其中农业人口409万,现有农业劳动力212万。2002年,全市成为非农劳动力的农民有85.87万人,其中:劳务输出62.1万人,乡镇企业安置15.5万人,进城投资兴业4.9万人,村级企业就业3.37万人。2002年岳阳市劳务收入53.49亿元,是全市财政收入的两倍,占到农业总收入的44.8%;使农民年人平增收130元,占农民纯收入的  相似文献   

15.
正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贵州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推进扶贫车间稳定复工复产。一个个扶贫车间吸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促进了稳定增收。易地扶贫搬迁解决搬得出的问题后,后续扶持最关键的是就业。乐业才能安居,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而扶贫车间是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载体,可以让贫困群众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太仓市积极推进农村劳务合作社发展,为农民就业增收开拓新的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务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使这一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农民增收和服务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近我们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全市农村劳务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表明,发展农村劳务合作社,这是苏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地区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和稳定就业的有力举措,是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有效途。  相似文献   

17.
正平塘县将"校农结合"向"乡厂校店"转型升级,农民从单纯的种植和售卖环节转变到了农产品就近加工,还可以在家门口的加工厂里务工,实现了一块田有多重收入、一家人有多种渠道增收。"校农结合"扶贫帮扶模式起源于平塘县,经多年的摸索和努力,平塘县已从"校农结合"帮扶模式转型升级到农产品深加工、贫困群众就近务工、一田多收的"乡厂校店"发展模式。在全省"冲刺9 0天打赢歼灭  相似文献   

18.
<正>2022年末,位于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横街镇的台州真达灯饰有限公司共富工坊订单量激增,工人们在生产线上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一串串节日灯从这里“走”下生产线,被装车出海运往欧美市场。横街镇马潘村村民陈玉娥说:“我晚上来这里干零活,一个月还能多挣2000多块呢。”这是路桥区共富工坊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增收的生动缩影。2022年以来,路桥区探索构建“党政搭台、产业引路、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共富模式,通过精准匹配村企供需信息、数字赋能农副产品销售等举措,大力推进共富工坊建设,实现农村闲置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相似文献   

19.
黄松 《当代贵州》2010,(2):49-50
<正>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安顺开发区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结合农村实际,积极转变服务理念,充分利用农村群众赶集这一载体,每月开办一次"便民服务集市"。即每月有计划、分批次地组织政府各部门、单位的党员干部到赶集地点,为群众提供政策法律、计划生育、农业科技、医疗卫生、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等各种服务,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贵州省找准定位,聚焦农村贫困人口和剩余劳动力,通过夯实就业扶贫工作基础、发展就业扶贫车间、加强省内外劳务协作、发放就业扶贫援助补贴等措施,建立健全就业扶贫机制,全力推进就业扶贫工作。"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春暖花开的季节,一场以"促进转移就业,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20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