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表现为发达的生产力,而这建立在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需要靠消灭剥削制度以及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来实现。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百年来始终围绕促进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和实践上的新突破,实现了对“人的现代化”重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表现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确立,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进而开创了人类现代化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化极具特殊性与复杂性,不宜仅用单一视角进行学理与特征阐释,在方法论上应该诉诸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经典现代化和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范式与实践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道路。在总体性方法论的视域下,这种新型现代化道路与现代文明的特殊性应该予以整体性、系统性观照。在论述、补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现代化”释义的基础上,鲜明提出“总体性”方法论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容与特征。  相似文献   

3.
郑敏  刘凡熙 《理论探讨》2023,(1):102-107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百年沧桑、奠基百年伟业、奋进百年梦想进程中的伟大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独特的确立逻辑,是在不断对历史发展进程反思、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探索、对人类文明新形态诠释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这条道路展现了中华民族谋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根本要求,展示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现代化、建成现代化国家,是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的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理想目标,找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艰辛探索和成功实践,我们党成功形成并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的叙事与文明的叙事相关联,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辟和推进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的建构和发展过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现代化探索实践的基础上,领导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相较于资本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在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价值取向、发展目标与叙事理念上都具有革新意义,由此开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有力回应了人类社会和文明发展的诸多难题,打破了资本现代性及其文明形态的话语霸权,超越了资本现代性及其文明形态的资本逻辑与抽象同一性,创造出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实践背景,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共性体现在两者都是社会发展的特点,都兼顾过程与目标,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差异体现在概念层面的包含关系、实践层面的先后关系、目标层面的总分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与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理念的先进性体现为秉持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实践的独特性体现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党领导下的现代化、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全面赶超的现代化。在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共同富裕的实践独特性包括:基本经济制度的坚实保障;化解主要矛盾为任务主线;体现多主体的高质量发展;鼓励共同奋斗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在道路选择上,坚持客观必然性和历史主体性的统一,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要求;在道路特质上,体现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要求;在道路布局上,彰显全面性与协调性的统一,符合唯物辩证法联系观与系统论的要求;在道路实现上,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是规律预存与封闭固化的,它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深入、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两者存在紧密联系,需要从哲学高度辩证论析两者关系。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前提,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逻辑的超越是共同富裕的解释框架。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要求立足实际,在主动中把握历史阶段的原则,尊重规律,在开放中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很多差异。基于中西方现代化发展历程的比较分析,研究认为,西方现代化的富裕之路以资本为主导,通过对内剥削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和对外殖民化扩张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而中国式现代化的富裕之路则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分阶段推进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展开分析,不仅有利于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独有的内在逻辑,还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现代化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目前,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应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财富积累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民粹主义甚嚣尘上,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掉入民粹主义陷阱无法自拔,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深受民粹主义的袭扰,给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蒙上阴影。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走出的新道路,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回答了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跨越民粹主义陷阱这一时代之问,为那些正深受民粹主义困扰的国家和地区顺利走出泥潭提供了独特的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中“人的现代化”的价值旨归跨越了民粹主义的“人民观”陷阱,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跨越了民粹主义的“平等观”陷阱,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跨越了民粹主义的“民主观”陷阱。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对资本文明的深刻洞察和辩证批判揭示出资本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双重作用。资本在中国的历史境遇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出一条从跨越资本到利用资本,再到驾驭资本的现代化之路,历史地开启了辩证看待资本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在解构资本文明与资本主义单向锁定、丰富资本文明的辩证蕴含与实践场域、拓宽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现实路径的三重向度上具有重大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郭万保  刘昕 《学理论》2023,(1):10-12
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教育必须承担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中国式现代化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引领着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建成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科技创新和文化支撑。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方法。  相似文献   

13.
政党责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发展的原创性理论成果,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明确了为人民谋幸福、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为民族谋复兴的政党责任。为人民谋幸福是政党责任的逻辑起点,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政党责任的集中体现,为民族谋复兴是政党责任的价值旨归,三者共同构成了新型政党制度中的政党责任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夯实新型政党制度中的政党责任需要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达成共识,依靠“国家—政党—人民”的政治结构、“领导—合作—民主”的政治过程以及“执政—参政—协商”的运行机制推进党际合作与治理。推动政党责任转化为实践效能,需要遵循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制度现代化和政党现代化的现代化逻辑,彰显新型政党制度推动国家发展和维护人民利益的政党责任。  相似文献   

14.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四川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摆脱贫困、促进共同富裕。1978~1992年,四川坚定推进改革开放,努力解决温饱问题;1992~2002年,四川不断优化发展战略,推动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02~2012年,四川大力推动“三个转变”“四个跨越”,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四川新征程。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循序渐进梯次推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硬核支撑;坚持一盘棋思想,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15.
“人的观念”的演变,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生成同频共振,为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进阶锻造了观念机理,也为审察和揭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规律特质提供了全新视角。社会存在为社会意识提供客观事实和理性真理的确证,社会意识为社会存在奠定观念上的合理性和解释力。“解除观念束缚、鼓励思想解放”是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不可少的先导环节,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进程中把握观念变革,实现了观念转型和社会变革的耦合统一,使国家的现代化与人的观念的现代化保持内在一致性,人的观念的推陈出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激活精神动力、奠定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一直高度重视工业化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了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的思想。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是中国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这一转变首先必须取得中国革命胜利,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必须以中国具体国情为根本出发点,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转化为客观现实,指导我国建立起独立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领航人,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发展的相关理论,通过把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的成功结合,形成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理论,突破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与苏联工业化模式中关于“发展”问题的逻辑框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提供了重要理论来源。毛泽东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是一个历史过程,明晰这一探索的丰富内容,对新时代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一重要论断的深刻寓意主要体现在理论渊源、历史脉络、显著优势和实践进路等方面。在理论渊源上,全过程人民民主从属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历史脉络上,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全程中与其耦合互动。在显著优势上,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在实践进路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这四个方面相互融通、有机统一,共同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民主政治领域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进程彰显着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历史性嬗变,同“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具有深刻内在一致性,其道路走向反映着世界历史的发展指向与现实形态。中国现代化运动被动启发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全球扩张,最终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主动选择、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并且成功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世界历史自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成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辩证融通、双向互动,是由相对落后国家开辟的现代化新道路,革除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魅影的“绝对统治”,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可靠性,表征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路标,为有效解决世界历史的新挑战和全球化发展困境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论断,高度凝练的新道路和新形态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文明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动态上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形态内在关系的揭示指导着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也指引着人类命运与共的现代化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