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玉琢  王宏 《理论探索》2007,(2):157-160
《礼记》是礼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是理想与现实的混生物。通过对《礼记》的法理解读,我们发现,礼通过不断世俗化的过程,把构成宗教的观念、情感和仪式沉浸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礼的社会作用是,通过礼潜移默化地形成强大的意识形态、并对社会整体进行规训;《礼记》中包含着较为丰富的差序治理的思想,这种差序不但不与平等相冲突,而且具有较大的包容性;中国礼社会是政治封建性的,而古罗马的市民社会却是社会封建性的,中国礼社会抑制经济发展,强调道德性教化,而古罗马社会则推崇私产神圣等等,这种对礼社会和古罗马市民社会的比较,有助于我们考察现代两型社会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中西比较哲学之格式,不外三款:西化、并置、化西.晚清以降,谢无量、胡适、冯友兰所撰三部《中国哲学史》,虽不能说完全“抹煞”了中华哲学之特殊性,但至少对此种特殊性凸显不够.只有张东荪是一个典型例外.他旗帜鲜明地以金岳霖所谓“第二种态度”从事“中华哲学史”研究,始终不移地把“中华哲学”当作“中华特有的哲学”,把“中华哲学史”当作“中华哲学的史”.其《中国哲学史讲义》等著述,是一项专门凸显中华哲学特殊性的“中华哲学史书写”.此种书写之哲学基础,就是当时流行欧西的“知识社会学”,以及他本人“接着”欧西所创发的“知识文化学”.他用知识社会学“重写”中华哲学史,乃是中西比较哲学史上“并置派”的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8)
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米尔斯在深入批判宏大理论与抽象经验主义两种研究风格的同时,建构了一座新的方法论思想大厦。米尔斯的方法论思想的意义是双重的,即学术性的和道德性的。从学术上来说,米尔斯完整地给我们呈现了一套如何做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从道德上来说,米尔斯企图唤醒社会学者应有的价值关怀之情,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学术职责而直面当代社会的实质性问题[1]。  相似文献   

4.
异常行为社会学,是对社会上各种异常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的一门学问。其主要的研究任务是:异常行为产生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异常行为以何种形式产生?异常行为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如何控制异常行为?等等。在美国,deviance 或deviant behaviour(异常行为)已成为社会学的专门术语。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A·K·科恩对异常行为所下的定义是:“违反某种社会制度所期待的行为,称之为异常行为”。一九八二年,杰克·D·道格拉斯和沃克斯勒出版了《异常行为社会学》一书,书中对异常行为作了十类概括,并指出他们所讲的异常行为属于第五类,即“被判断为违反价值或道德准则的行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定义把“不合乎国家法律的”、  相似文献   

5.
广田 《瞭望》1991,(24)
晚清以翻译西方社会科学名著给中国思想界巨大影响的严复(严又陵),曾自负地说:“有数部要书,非仆为之,可决三十年中无人为此者。”他所指的“数部要书”,就是赫胥黎的《天演论》,穆勒的《穆勒名学》与《群己权界论》,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詹克斯的《社会通铨》,杰文斯的《名学浅说》八部名著。 自张之洞等人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以后,那时学习西方的人们大都把注意力投向欧美的船坚炮利或声光化电方面;而严复虽颇擅格致之学,他自己又是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的高材毕业生,精通工程技术科学,可他敢于把眼光凝注于当时西方先进的社会科学。经他严格筛选,着力翻译了颇能启发中国  相似文献   

6.
丁鹏 《学理论》2010,(22):47-48
在历史上毛泽东和李达有着长期的哲学交往关系,两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李达的哲学思想对毛泽东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很多影响是通过著译发挥作用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和《社会学大纲》就是对毛泽东哲学思想产生间接和直接影响的两部著作。  相似文献   

7.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现存最早、流传最广和影响最大的一部军事名著。毛泽东称该书作者孙武为“中国古代大军事家”。据吴黎平回忆,毛泽东对人说过:“我确实读了许多中国古时打仗的书,研究过孙子兵法之  相似文献   

8.
书讯     
《瞭望》1991,(52)
《文坛故旧录》 《文坛故旧录》是赵家璧先生的又一部力作。通过日记、书信、生活照片等第一手资料,生动地记录了这位老编辑、出版家辛勤耕耘的一生。其中“书人书事”与作者的另一部力作《编辑忆旧》所叙紧相关联,写的是在“晨光”时期历尽坎坷的编辑生涯。《编辑生涯忆茅盾》、《老舍和我》、《和靳以  相似文献   

9.
试论斯大林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吴征年斯大林于1938年9月撰写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是他的一部主要哲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他把唯物辩证法表述为“四个有机联系的基本特征”,即:一、说明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相互联系;二、必须把客观世界看作是不...  相似文献   

10.
城乡和谐的深层困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军 《瞭望》2006,(10)
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没有缩小,这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公平社会提出了深层次的挑战连续推出社会学畅销论著的孙立平.以“断裂”来描述中国当下社会的特征。“目前的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断裂的社会,”他向《瞭望新闻周刊》表示,“这种断裂的表现之一就是在城乡之间。”  相似文献   

11.
《理论前沿》杂志1998年第二期刊载了谢志强同志撰写的《9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阶层状况透析》一文(以下简称《透析》),1998年第三期又刊载了中央党校课题组同志撰写的《现阶段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一文(以下简称《分析》)。这两篇文章共同探讨了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即中国社会经济利益集团的现实状况。客观如实地反映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正确、合理地划分社会现实存在的阶级、阶层,分析、预测不同阶级、阶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党制定阶段性战略目标的基础,也是形成正确政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之峰 《学理论》2009,(19):174-176
艾森斯塔得在《帝国的政治体系》中曾提出“有限分化”和“文化取向”两个的概念,这两个概念特别是“文化取向”的概念对于更好地理解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一书中的“万历立储事件”提供一个很好的视角。明代在出现了“有限分化”的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官僚集团。他们以“文化取向”作为主要武器,最终对万历皇帝的立储决策产生决定性影响。这种“文化取向”使得明代的统治者更侧重于对于文化秩序的维系,而难以采取更为积极的各种社会、经济政策来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3.
主讲人简介:载木才,中宣部政研所研究员、副所长,“赣鄱英才555工程”高端柔性人才。曾任中央党校教授、博导。目前主要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研究,出版的著作有:《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的传统、现实与未来》、《兴国之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讲》等,提出“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目标,自由民主幸福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未来图景”等观点。  相似文献   

14.
梁钟嵘所著的《诗品》是我国第一部专论五言诗的专著 ,在我国诗歌理论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书中提出的“滋味”说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南宋严羽著《沧浪诗话》 ,提倡“别才别趣” ,正是受钟嵘影响的一个明显例子。  相似文献   

15.
在六十年代末期,世界著名的美国女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完成了一部影响很大的著作,内容专门分析和论述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产生的区别与隔阂。此书取名为《代沟》。从此,“代沟”一词即做为一个社会学术语,在西方社会流行开来。一、为什么西方社会出现代沟代沟这样一个笼统的概念,涉及到哲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  相似文献   

16.
黄建 《党政论坛》2014,(9):28-31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在《社会科学研究》上发表论文《社会资本随笔》,正式提出“社会资本”这一概念。1988年,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从经济社会学视角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14,(6):6-7
《红楼梦》是毛泽东一辈子都在反复阅读的一部书。他曾给予《红楼梦》很高评价,认为“中国小说,艺术性、思想性最高的,还是《红楼梦》”。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谈到中国和外国的差距,毛泽东不经意间说了一句话:“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哲学思想,在我国国内多被解释为“实践唯物主义”或传统教科书意义上的“新唯物主义”.重读《提纲》的第一条,可以发现,马克思的新哲学,肯定了唯心主义从而发展了人的能动方面,批评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只从客观和直观方面来理解现实的片面性,因此,应将《提纲》的哲学思想解读为“实践主观能动主义”或“主观能动实践主义”.这并非标新立异,而是在于突显和阐扬马克思哲学的人的内在主观本质力量和外在实践本质力量的统一.这一新哲学的“党性”立场,即“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一哲学思想的自我来源,即青年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和《巴黎手稿》.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社会的治理体系中 ,政府是直接担负着社会治理使命的组织系统 ,政府中的公共行政状况 ,对于社会治理的质量和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何提高公共行政的质量与能力的问题 ,一直是理论与实践的焦点。张康之的新著《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以下简称《寻找》)一书 ,通过对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的两种“后官僚制模式”替代性方案的全面剖析 ,进一步提出了伦理化的方案。一、关于新公共行政运动的理论方案2 0世纪 60年代末 70年代初 ,一批年轻的行政学家们发起了“新公共行政运动”。这一运动对主流行政学发起了挑战 ,试图清算主流行政学…  相似文献   

20.
暄斋 《瞭望》1996,(50)
全国解放后,各出版社经过多次改组、分化、合并后,已经各有专业,在出版图书的品种上大致有了分工。以出版古籍来说,最负盛名的当是中华书局。往年。我对中华校点的书,买时比较放心,因为相信“业有专攻”,经过古籍整理专家之手印出来的书,总可以避免若干讹误。事实也确是如此。我已有两部《三国志》,一为清武英殿刻本,一为石印本。七八年前在书肆见到中华书局重印陈乃乾先生校点的排印本,我又买了一部。陈乃乾先生是著名的版本学家,辑印过《经典集林》、《清代学术丛书》、《古佚小说丛刊》、《曲苑》和王国维的《观堂遗墨》等书。经他校点的《三国志》,由于利用了梁章钜《三国志旁证》、卢弼《三国志集解》等专著的成果,纠正了前人不少失误,确实是可以被视为“定本”的。 去年翻读这部《三国志》,偶尔也发现了几处误字,如《魏书》卷十九曹彰传“临难不顾,为士卒先,尝必行,罚必信”,其中“尝必行”当是“赏必行”之误。卷二十八毋丘俭传中,“毋”有时误作“母”。《蜀书》卷七庞统传中“陆勣”应作“陆绩”。《吴书》卷一孙坚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