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道与富强     
《南风窗》2014,(5):93-93
<正>与其说将来世界上都要看中国,还不如说是全世界都要看中国如何去克服王道与霸道相冲突这个难题。"京都史学派"的伟大奠基者宫崎市定氏,曾经发出过令人感慨万千的疑问:自公元10世纪就跨入了"近代"门槛的中国社会,为什么到了19世纪依然还不得不再次重复"寻求富强"的"王安石命题"?中华文明何以会在"近代转变"的门槛上徘徊了近9个世纪之久?在他看来,在诸多历史原因中,"王道"对于"富强"的深刻制约,正是一个关键性的要素。  相似文献   

2.
中东剧变及其民主政治发展,为伊斯兰主义组织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伊斯兰主义的温和派,特别是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和突尼斯伊斯兰复兴党,采取谨慎而行之有效的策略,稳健地参与和推动本国的民主政治发展。与此同时,它们的政治战略和指导原则也经历着深刻的重大变化。它们试图重新定位、超越原先的伊斯兰主义属性,向"非神权"的、与现代民主政治相容的"公民政党"转变。尽管还存在诸多限制因素,但在能够举行相对公正自由选举的条件下,由于在社会中下层拥有雄厚的群众基础,这些组织有可能在本国,乃至中东地区相继上台执政。伊斯兰复兴党已经在制宪议会选举中获胜,就是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3.
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就要明确“三个前提”(一是要承认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行了;二是承认社会主义的实践与理论是多元的,谁也不能垄断;三是今天我们讨论的是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里的社会主义)、“一个核心”(一个制度的好坏应该以人民能否接受为标准)和“三个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政治层面)的问题。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应该体现宪政主义。  相似文献   

4.
"多元主义"与"普遍主义"的困局--评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存在两个困局:第一,新自由主义的自由至上主义,本质上是一种一元化价值体系,与其所标榜的价值多元主义存在根本性的冲突;第二,新自由主义的价值普遍主义是虚伪的,新自由主义宣扬其价值体系"普遍性"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其追求特殊主义利益提供道德掩护.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两个困局,使其在世界范围内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欧洲怀疑主义是中东欧国家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政治思潮。它不单纯是国际关系领域的"疑欧"思潮,而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空箱子",里面可以放一系列不同立场的各种政策。从根源上说,欧洲怀疑主义的出现与中东欧国家的历史和现状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民众和精英对于中东欧国家与西欧国家关系、中东欧政治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现状的一种"另类"审视。  相似文献   

6.
当代西方多元主义理论和政治现象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多元主义是西方社会的一个普遍观念,也是其政治思想和民主制的一个基本前提,但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它都还未得到充分地说明.尤其是从民主制角度来看,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民主与多元主义的内在要求有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地区主义是国家主义和全球主义的中间形态,是当代人类社会治理模式的重要选项。地区主义的核心要义是超越国家层面,以地区的视角、思维、方式解决地区层面的公共问题。虽然近几年来欧债危机阴影下的欧盟以及因海上争端而致局势紧张的东亚所代表的东、西两大地区主义进程均面临一定的挑战,但地区主义远未过时。相反,它正从短暂的退潮中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而推动这轮地区主义浪潮及其研究兴起的主要动力是亚洲作为一个地区的崛起,从而使这一波地区主义"浪潮"具有明显的亚洲特色,被称为"亚洲地区主义"。本文认为,中国应具备地区思维,并以地区主义视角解决周边外交中的矛盾,以地区为平台担负起大国责任,以地区治理为切入点化解全球治理失灵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北方 《南风窗》2014,(16):52-55
<正>构建主体性的努力首先体现在构建另类的现代性叙事之中,即在破除东方主义和西方主义迷雾的前提下重新书写全人类现代化的历史。其次,非西方国家的主体性构建必须以整个东方的主体性构建为前提,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9.
论权威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威主义曾因“东亚奇迹”名声大振 ,也因“东亚金融危机”的突然发难而受到质疑。至今为止 ,“权威主义”仍旧是一个界定不很明晰的概念 ,对其历史评价也褒贬不一。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离不开权威的作用 ,但为了适应中国的具体国情和追求美好的人类文明社会的终极目标 ,权威主义的含义和具体实现途径均应有所创新。中国现代化的当务之急是从稳定政府权威出发 ,创造条件有步骤地向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主过渡。  相似文献   

10.
张天潘 《南风窗》2012,(21):14-14
近些年,精英主义似乎在"叫兽"、"砖家"的称谓之下,在中国掀起了另一种的反智主义高潮,精英主义也被污名化。当人们以"草根"为荣、以"民间"为文艺创作寻求正当性和政治正确、迎合所谓的"民意"的时候,精英就好像成为了一个贬义词,他们从各自专业视角的观点与研究,往往很容易被嗤之以鼻。但事实上,真正的精英,他们的精英意识跟责任感是结合在一起的,他们有比普通人更多的社会担当,有自己一套成熟而稳定的价值观与理念。美国文化评论家威廉·亨利的著作《为精英主义辩护》就认为,精英主义就意味着向高标准看齐,只有精英主  相似文献   

11.
面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需要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位、诠释和发展儒学,进而理顺其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学参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需要接受现代政治价值的规训。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转型和发展中的作用,依其性质而言,可以划分为建设性功能和批判性功能。依据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建构、推动社会组织发展并努力实现理论转型,是儒学助力中国政治发展的有效路径选择。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要立足社会政治实践,积极拥抱现代政治观念,杜绝不假思索地回归传统的激进理念和狭隘意义上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2.
在由全球范围跨国和跨社会的显著威胁和重要危险构成的全球性挑战问题上,思想史上存在两类悠久和广泛的对立的视野或思想方式: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在最根本问题即应当按照威胁的范围、烈度、有关后果预计和原因理解来具体和仔细地界定全球性挑战上,当代普遍主义视野和实践有种种重大错误和弊端,总的来说是将问题及其应对办法的一大根本内涵——复杂和具体的"地方"内涵"全球化",而当代特殊主义视野和实践虽然在多数场合多少优于普遍主义,但倾向于看轻共同威胁和共同利益,将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绝然"地方化"。正确的应是介于它们两者之间的一种综合立场:既确认和重视全球性挑战的存在、增生和严重性,通过平等协商构建互相间合作,又认识和重视各类挑战的具体的特殊性质,理解各国的特殊情势并尊重其正当的特殊利益。  相似文献   

13.
赵灵敏 《南风窗》2011,(3):36-39
中国要秉承一种开放、健康、包容的心态,从自己的政治传统中汲取和发扬"持强势而示弱,内刚外柔"的王道,不惧战,但不挑战;主张国际政治民主化。这样中国才能真正完成和平崛起、民族复兴的伟业。  相似文献   

14.
权威主义的终结与中国政治的渐进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以来,中国政治经历了以权威主义为重要特征的发展阶段。在权威主义时代,领导人个人的意志和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政治发展跌宕起伏,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随着权威主义领导人的离去,中国逐步过渡到后权威主义时代。在后权威主义时代,领导人的政治基础和权力效应相对薄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成为主要趋势。政治的渐进发展将成为检验政治发展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权威主义政治是俄罗斯转型时期所确立的一种政治结构模式,它在俄罗斯的生成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文化与现实国情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具备合法性的俄罗斯权威主义政治发挥着其在转型社会中的有效性。但从长远看,向民主政治转型是其必然趋向。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希腊政党政治具有鲜明的大众主义传统。进入现代,在西方影响下,希腊选择了精英政治,两党执政传统形成,中右的新民主党与中左的泛希腊社会运动党轮流执政,两党创始人在制定纲领和塑造政党政治格局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债务危机改变了两党执政的传统与根基,危机导致疑欧主义的兴起,精英政治普遍受到怀疑,激进左翼联盟借机胜选并在欧盟的压力下接受"紧缩方案"。但持续的紧缩引起民意反弹,激进左翼联盟的执政基础受到侵蚀。2019年7月希腊大选,新民主党上台执政,希腊政坛传统政党回归。新民主党上台表明民粹主义势衰,但预判其退出历史舞台还为时尚早,民粹主义在希腊仍有生存的根基和土壤。  相似文献   

17.
现代韩国政治文化具有臣民型和参与型的复合型特征,具体表现为权威主义、宗派主义、地域主义、人物中心主义扣市民性五个方面.影响韩国政治文化形成与变迁的因素有历史发展、地缘、国际关系、社会变动以及政治体制等.随着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迅速发展,现代韩国政治文化也逐渐由臣民型和参与型的复合型特征向民主的参与型政治文化转型,在确立新的民主意识和价值体系并巩固和促进韩国民主主义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两位作者认为,不仅仅美国是一个"例外主义"国家,事实上,所有大国皆是"例外主义者",因为它们都对国际法采取反映其价值观和利益的独特态度。对此,作者分别以中国、欧盟和美国为例来加以阐明。文章主要内容如下。引言长期以来,国际法学者的普遍看法是:美国的行为与其他国家很不一样。在19世纪,它独善其身,拒绝参与欧洲国家所热衷的战争和结盟。而在20世纪,它却充任全球事务的领导者。二战之后,美国是推动创建所有重要国际组织的主要力量。然而,纵  相似文献   

19.
章剑锋 《南风窗》2011,(26):35-35
颁奖词:有些人所致力于的本职工作,是能够改变历史的,当然前提是他们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无疑达到了这样一个高度。物质贫乏的年代,能够取得伟大的科学成就,而今天中国的科学家们却陷入了一种普遍的创造力匮乏,这是一个需要集体反思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纵观瑞典社会民主党百年发展历史,坚持平等而务实的执政理念、独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体系以及稳固的政治基础是其保持长期执政能力的关键。其所坚持的"人民之家"执政理念将进步主义的平等观念与实用主义的妥协精神结合在一起。基于这一理念,社会民主党在政治和政策议程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政策体系,它们在体现团结与共识的精神的同时,有效地将运用和发挥企业和个人的创造力与社会团结结合在一起。而保持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跨阶级政治联盟为社会民主党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政治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后,面对变化的经济和社会环境,社会民主党失去了其政治主导地位,但依然通过改革显示了自己的特色和政治适应能力,并设法在新的脆弱的左右平衡基础上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这也为欧洲社会民主主义走出困局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