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仲秋 《北京观察》2016,(11):10-15
正2015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其中安排京津冀作为全国唯一一个跨省级行政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这对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京津冀协同创新,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和科技领域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今  相似文献   

2.
段惠军 《北京观察》2016,(11):18-19
正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以下简称"全创改"),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和重要内容。当前,京津冀协同创新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要求相比,与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相比,与推进"全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强调要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抓好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三城一区"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打造北京经济发展新高地。加快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深入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北京作为科研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如何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以构建"三城一区"为抓手,为大  相似文献   

4.
<正>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2017]8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在京津冀、上海、广东(珠三角)、安徽(合芜蚌)、四川(成德绵)、湖北武汉、陕西西安、辽宁沈阳等8个区域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进相关改革举措先行先试,着力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6,(7)
正2016年是西安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起步之年,在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能量的同时,西安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将会被推向新阶段,市民也将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对于陕西省西安市来说,今年是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起步之年。如何建设好西安,提升西安人民生活品质?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市市长上官吉庆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详细解读了未来的三大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国办发〔2017〕8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在京津冀、上海、广东(珠三角)、安徽(合芜蚌)、四川(成德绵)、湖北武汉、陕西西安、辽宁沈阳等8个区域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进相关改革举措先行先试,着力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关地区和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7.
郭隆 《北京观察》2014,(12):24-33
正2014年被誉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部署,新一轮改革大潮已经起势,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任重道远。作为首善之区,北京在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破解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难题,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政府的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7,(7)
<正>"坚定不移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水平",作为2017年天津市的"第一课题",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如果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轴在京津,那么大戏就在海边"坚定不移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水平。"1月15日,在天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相似文献   

9.
赵弘 《北京观察》2015,(7):18-21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是简单的分蛋糕而是联手做蛋糕。只有做到"理性思考+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有效实施+持续推进",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才会有实效。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推进区域创新合作,在领导体制、协同机制、新一代卫星城建设、公共服务政策均衡化等方面创新突破,形成大区域的创新功能分工和创新的产业分工。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党的建设部分突出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且提出了体现改革创新精神的总要求和一系列创新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具有与时俱进的远见卓识,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京津冀已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关键阶段,积极推进全产业链布局,缩小区内差距、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成为京津冀实现高水平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所在。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提出了首都"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并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重要部署。2015年4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协同发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一年来,北京市政协在中共北京市委的领导下,以落实协商年度工作计划为重点,努力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积极探索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实践。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总规的修改、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对市委交给政协的"协商大单",700多位市政协委员迅速行动  相似文献   

13.
医改在路上     
张涛 《北京观察》2015,(4):12-15
<正>近些年来,随着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推进,首都医疗改革迎来新的机遇。2015年,京津冀整体医疗协作的格局将会走向何方,引来了各方的关注。医疗体制改革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今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2009年,中共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政府主导和公益性的方向,新一轮医改的大幕由此拉开,思想上的分歧、利益上的纠葛,致使医疗改革推进六年以来,仍然还在路上,远未抵达终点。近些年来,随着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推进,首都医疗改革迎来新的  相似文献   

14.
章娅 《乡音》2011,(10):1
不久前,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在石家庄市召开。此次论坛以"让文化引领未来"为主题,将探讨的焦点定格在了区域内文化产业如何协同发展上。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尚未明朗,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我国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京津冀三地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为新形势下区域内全面拓展和深化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开辟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新政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民政事业11月6日,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共同签署了《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明确了"顺应大局、统筹推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先易后难、稳中求进,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的协同发展原则,提出了三地民政部门的10大重点合作领域,即共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5月31日至6月1日,京津冀晋蒙五省区市政协,在天津市举办了"第三届京津冀晋蒙政协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围绕"发挥资源互补优势,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主题,就着力提升区域经济整体水平,推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7.
"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点之一。"土地要素市场一体化"是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助推。文章通过分析阐释京津冀土地要素市场一体化的具体内涵与理论基础及京津冀土地要素市场一体化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指出了京津冀土地要素市场一体化的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6,(12)
加强高校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的时代使命的召唤,也是高校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推进高校"两学一做"常态化,是全面加强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方法。高校应从创新党员学习制度、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创新领导班子建设和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等途径推进高校"两学一做"活动常态化。  相似文献   

19.
行政扫描     
正4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注重从体制机制创新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工作。会议指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仅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  相似文献   

20.
朱传言  肖峋 《人民论坛》2015,(5):217-219
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创新是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产业集群理论与中心外围理论出发,分析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的基本原理,即通过协同创新实现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体化经济收敛,促进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同时提出行之有效的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