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交流中共创建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深化对中共创建史的研究,2011年6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在上海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联合举办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学术研讨会(上海中共党史学会协办,中共一  相似文献   

2.
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发展史的学科,或中共党史研究史的学科,应有一个什么样的名称?为了避免产生歧义,使学科具有唯一性,应以"中共党史史学史"、"中国共产党史史学史"为好。中共党史史学史,在史学实践中只能对有代表性的史著、史家进行研究,因此关于中共党史史学史的研究对象,用"与中共历史学的产生、发展过程直接有关的内容,都在中共历史学史的研究之列"来表述,更合理些。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的史家是什么样的史家,应从整个史学界出发,中共党史学界的"史家"标准不与史学界的"史家"标准相冲突,即最重要的必备的条件是有被史学界承认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3.
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主办,上海中共党史学会协办,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承办的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开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汇聚一堂,相互交流关于中共创建史的研究成果,应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3):F0002-F0002
<正>包惠僧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湖北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中共湖北党组织的领导者、中共早期工人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建国后孜孜不倦地撰写了许多回忆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和早期工人运动的史料,为中共党史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为了深化中共创建史研究,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将于2014年9月18日(周四,暂定)举办"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研究学术座谈会",诚邀诸位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5.
在中共历史上,作为一个有着特定内涵的概念,"中共党史"一词最早由张闻天于1938年提出。在此之前,党的文献和早期领导人的著作和讲话中,通常使用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史"、"党的历史"、"党史"、"中共史"、"中国史"等概念。1942年毛泽东的《如何研究中共党史》讲话,对"中共党史"概念的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党史"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受"联共(布)党史"或"联共党史"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赵菲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8,(7):F0003-F0003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6月20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共创建史中心在上海共同举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学术研讨会。中共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刚,上海市社联副主席、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主持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本文力主将地域史引入中共党史研究,并加强中共地域史的理论探索与学术实践。中共党史的地域史取向,既是社会和时代变迁的符码,也是党史学本身学术进化的一种内在逻辑结果,是作为宏观党史的学术反思面而出现的。本文截取了中共地域史带有根本性的若干问题加以建构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胡华文集》的出版是中共党史学的一件重要事情。《胡华文集》深刻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对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教学的重视,以及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它也代表了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教学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与水平。  相似文献   

9.
《理论学刊》2012,(6):2
李瑗,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政党史。代表性著作有:《蒋介石和何应钦》、《横空出世——1935年以前的毛泽东》、《九三学社卷》、《毛泽东与邓小平》等。在《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教学与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等学术期  相似文献   

10.
<正>21世纪以来,中共纪念史研究逐步兴起,不仅扩充了中共党史研究的原有格局,为其注入一股崭新的竞争性力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甚至冲击了传统的“单向度史学知识生产的思维模式”,为中共历史面相的多元化叙事提供了可能((1))。中共纪念史研究的兴盛,无论对于中共党史学术研究,还是对于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抑或当下纪念活动的开展,都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以下简称创建史研究),是中共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对创建史的研究,在努力挖掘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以创新的思维和多重方法,对与创建史相关的史实和人物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化中共历史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创建史研究是中共历史研究的永恒主题创建史研究是中共历史研究的永恒主题。笔者  相似文献   

12.
中共党史研究从1921年中共建立之后,就开始了.同年瞿秋白著《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及佚名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从此开始,至1991年,已走过了70年的里程.但长期以来,对中共党史研究的研究(即中共党史史学史),并没有多少开展.1987年,北师大研究生王京生在其导师张静如指导下发表了《中共党史学史概论》,标志了中共  相似文献   

13.
杨攀 《世纪桥》2014,(9):4-5
近年来台湾地区重视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台湾学者关于中共党史的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以及史料的选取等方面,与大陆学者的研究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较两岸学者关于中共党史的研究,是一个颇有意义的课题。本文以两岸有代表性的党史研究的著作为研究范本,从研究视角和史料选取的差异两个主要方面阐述海峡两岸学者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差异性。这一比较,对于研究两岸学者关于中共党史的研究较强的互补性,以及促进两岸中共党史研究者的交流、深化包括中共六大研究在内的中共党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韩晶 《北京党史》2011,(5):37-41
近年来.党史学界对中共创建史①研究的热情不减.在研究视角、资料发掘等方面均有所突破。本文试对部分重要问题作一综述。以期对中共创建史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共“小资产阶级”观念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小资产阶级问题始终是关系到革命和建设成败的问题。20世纪20年代中共有关小资特征与表现的相关论述,历史地形成了一整套小资观念。中共小资观念从早期经济学、政治学含义,演变为思想意识等文化含义,都是在相应的历史语境之下构成的。从观念史角度研究分析中共小资观念的起源,一方面可以从特殊面相观察中共历史,另一方面也可以显示观念史研究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民性格与中共的乡村动员模式——以中央苏区为中心的考察》(张宏卿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是研究中共党史、中央苏区史的一本新著,其理论尝试和学术观点,对于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央苏区史研究领域的学者来说,有耳目一新之感,书中不乏作者对近代中共革命进程中农民性情与乡土社会的敏感观察力,也体现了其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背景.而且,从乡土社会的底层视角去诠释中国近代革命构成了本书主要的学术性探索,也是中共党史研究范式转变的有力尝试.以下本人简略地从本书的主要内容、学术观点和现实价值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这三大历史事件,检阅和总结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开拓研究视野和创新研究方法,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切实推动中共党史、中共革命精神史与红色文化研究,拟于2017年9月中旬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多学科视野下的红色文化资源暨纪念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创建90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省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中  相似文献   

18.
何干之是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中共党史学家,是中共党史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何干之毕生坚守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在接纳和系统阐发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较早将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中国史研究领域,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开展中共党史研究,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维度探索党史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通过完善教学体系、建构党史叙事逻辑框架、拓展党史研究空间范畴等具体实践,形成了丰富的党史思想,为中共党史学发展繁荣作出重大贡献。探索其唯物史观、党史观、中共党史学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有助于推进新时代中共党史学“三大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周一平在20多年的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中共党史史学史学科理论研究、通史研究、专题史研究、中共党史史家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周一平先生主编的《中共党史研究90年》(以下简称《90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这是继《中共党史研究七十年》(1991年)、《中共党史史学史》(2001年)等著述后,编者的又一部中共党史史学史力作。鉴于近年来中共党史学理论研究尤其是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的成果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