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朱佳隽  孙影娟 《世纪桥》2012,(5):103-104
本研究选取某师范大学2007、2008、2009级共1911名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与非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良好。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男生优于女生。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将在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对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将在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对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4.
段俊磊  肖迪  唐润葆 《世纪桥》2011,(13):145-146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学习、生活和心理方面都有其特有的一些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贫困生的资助也逐步形成了以"奖、贷、勤、补、免"为主体的资助体系。资助工作实施的效果,不仅影响到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关于贫困生资助体系分析与完善的讨论将在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家庭经济贫困、大学生活环境的变化、学习因素的影响、主体认识不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足等是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加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注重物质、精神的双重解困和心理咨询辅导及心理教育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贫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积极心理学的介入和指导.积极心理学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认为,在主观层面上,要增加贫困研究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在个体层面上,要注重贫困研究生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培养;在群体层面上,要鼓励贫困研究生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7.
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招生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贫困生现象及相应的心理健康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起来.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综合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因此而产生心理障碍引起的社会犯罪,对改变这一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通过对湖北省222名贫困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复原力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得出以下结果,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总体与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及父亲的过度保护呈显著正相关;与父亲和母亲的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及母亲的惩罚严厉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能够有效预测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部分大学生出现自我意识偏差、道德意识弱化、网络成瘾症等消极表现,积极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应该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引,通过构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模式,打造大学生新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强化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完善大学生网络心理自助互助体系等策略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黄璟  侯静雯 《山西青年》2023,(20):181-183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受其周围成长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的呈现出焦虑、自卑等不良状态,进而影响着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关注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也是高校大学生工作中的重点。本文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管理意义,重点探究了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对策,希望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辛勤 《世纪桥》2010,(21):144-144
贫困大学生做为一个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倍受关注。正确认识我国现有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不足,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建立一套能够充分发挥政府、高校、社会和贫困生个人的作用的资助体系,是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2.
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呈现出自身的特点.本研究使用个案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某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访谈,发现贫困大学生具有自尊与自卑并存的特点.这种特点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支持的获取.研究认为,人格特征、社会支持方式与思维方式是影响贫困大学生自尊状况的主要因素,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来更好地为贫困大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614名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总体水平以及自我效能感、韧性及乐观三因子水平均与普通大学生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希望因子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贫困大学生存在对未来充满希望,但又缺乏面对现实的自信心的矛盾心态,高校应以积极心理资本为教育导向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其心理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14.
郑敏 《学习月刊》2012,(10):108-1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过份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现象.削弱了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对立。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兼顾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理问题的化解、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贺小妹 《山西青年》2024,(6):196-198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这些挑战涉及学业、职业规划、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在这种背景下,心理健康成为影响大学生生活品质、学术成就以及未来发展的因素。与此同时,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领域的新兴分支,为心理健康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以积极心理学为切入点,阐述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看法,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态和行为习惯,帮助其实现真正的心理健康和幸福。  相似文献   

16.
江芹 《山西青年》2023,(5):193-195
近年来,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日渐提升。社会的发展变化使得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亟须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兴起于20世纪末期的积极心理学,重视对个体的潜力和内在积极力量的激发,把对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作为重要使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重构和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反思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和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积极心理品质不是归一点,也不是离散的变量,是由一系列积极特质组成的,是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是人的长处、优点和美德。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品质培养有一定的关联。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课程教学方式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并以自然实验法检验教学效果,旨在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离异家庭子女由于受到父母离异、社会压力骤然增加而社会支持却相对减少、个体自身发展及经济贫困制约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心理状态的调整要比其他同龄人显得困难,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本文指出了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提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不断深入研究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影响规律,掌握深厚国学背景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精准把握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提升自我的时代特征,发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根基,使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熔铸效应,帮助大学生构建积极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20.
积极心理学倡导对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人格特质进行研究,对贫困大学生自信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积极心理视野下贫困大学生的自信心培养需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体验,增强自我效能感;改变归因模式,培养乐观型解释风格人格;建立积极的组织系统,感受积极力量,形成积极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