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林木 《党史博览》2007,(6):28-29
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是根据国共双方签订的《双十协定》精神,按照国共双方于1946年1月达成的停战协定而于1946年1月14日在北平正式成立的.它是1946年1月7日成立的周恩来、张群(后为张治中)、马歇尔"军事三人小组"的办事机构.  相似文献   

2.
1946年1月10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政府签署公布了《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命令》等4个停战协定,为监督和保证停战令施行,同时商定在北平成立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和美国代表参加的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军调部设3个委员,国民党方面的是郑介民,共产党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一方面声称要谋求国内和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另一方面却在和平烟幕的掩护下,加紧军事部署,制造军事冲突.美国政府为了扶持蒋介石集团,于1945年12月15日任命前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为特使,以“调处”中国内战的名义来华.针对这种形势,中国共产党采取“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同蒋介石集团进行政治谈判,国共双方代表达成有关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作为履行停战协定的机构,设立三个委员,分别代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和美国.美国代表被邀请充任主席,作为三方会议的召集人.按照三方协议,军调部受军事三人小组——周恩来、张治中和马歇尔的领导.时任十八集团军参谋长的叶剑英作为中共代表,与国民党政府代表郑介民和美国代表饶伯森进行三方谈判,调处国共间的军事冲突.  相似文献   

4.
《党史纵览》2001,(1):56
1946年1月,国共双方签订了《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并在北平设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作为执行停战协议的机构。军调部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美国三方各派一名委员组成,我方代表是叶剑英。当时,耿飚担任我方代表团的交通处长,需要多方收集有关资料和情况,就不可避免地要和国民党打交道,但他竟和这些特务交上了“朋友”。 为了监视我方人员,国民党特务密布在军调部所驻的饭店门口和一楼、二楼的走道内,连我方的汽车司机也大都由特务  相似文献   

5.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在重庆签定了《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946年1月,双方又签订了《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和《关于建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协议》,同时还签发了《关于停止国共冲突的命令和声明》。 根据协议,在北平设立军事  相似文献   

6.
胡飞 《党史博览》2010,(5):27-28,53
抗日战争结束后,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盼望中国从此走上和平建国的道路。蒋介石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并签订了《双十协定》,但并未能阻止国共双方的军事冲突。1946年1月10日,中共代表周恩来与国民党代表张群签署了《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恢复交通的命令和声明》、《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后来又达成建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协议。根据该协议,  相似文献   

7.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一方面声称要谋求国内和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另一方面,又在和平烟幕的掩护下,加紧军事部署,制造军事冲突。美国政府为了扶持蒋介石.于1945年12月15日任命前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为特使.以“调处”中国内战的名义来华。面对这种形势.中共采取“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同蒋介石进行政治谈判,国共双方代表达成有关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作为履行停战协议的机构,设立三个委员,分别代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美国.规定美国代表被邀请充任主席。作为三方会议的召集人。  相似文献   

8.
军调部和它的臂章 这是一枚特殊的军调部臂章,它长9厘米,宽7厘米,制作于1946年1月,由时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秘书长李克农佩带。1959年军事博物馆筹建时由其子李伦捐献。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党为争取实现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达到全国统一,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的政治主张,1945年10月10日,与国民党签定了《国共双方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946年1月,国、共、美三方代表组成军事三人小组,于10日达成发布停战令的协议。同日,在北平正式成立有三方代表参加的军事调处执行部,下设若干个军事调处执行小组、以监督处理和协调各地国共两党所属军队之间的冲突,检查停战协定的执行情况,中共方面抽调部分同志在北平经过短期学习和准备后,被分配到军调部东北执行小组,于4月2日飞往沈阳。  相似文献   

10.
匆匆离南京中原救“火”急1946年,抗日战争刚刚结束的中国大地又笼罩起内战的阴云。这年年初,国民党当局由于全面内战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大批军队还没有运到内战前线,加之先头部队向解放区的进攻连遭失败,政治上又日趋孤立,于是,不得不被迫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无条件停战的建议,同中共达成关于停止军事冲突的协议。随后,在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的参加下,国共双方经过继续谈判,签署了“停止军事冲突”协议,并颁发停战令,组成由国、共、美三方代表参加的“军事三人小组”及“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负责调处国共双方的军事冲突…  相似文献   

11.
1980年6月25日,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关于在全军有关大单位成立元帅传记编写组并展开工作的请示报告,经胡耀邦总书记批准下发。叶剑英元帅传记编写任务由军事科学院负责完成。7月9日,时任军事科学院院长的宋时轮收到文件,阅读完后,他立即批示:“提议:请政治部研究,提出方案(宜快不宜慢)报常委审决。”对于在我党、我军历史上享有盛誉的“叶参座”,宋时轮是非常熟悉的。1946年初,国共双方正式签订停止军事冲突的协议后,由美国出面监督双方执行停战协议,在北平成立了军事调处执行部。当时,叶剑英任军调部中共代表,宋时轮任中共…  相似文献   

12.
<正>自国共停战协定签订后,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遵照中央指令原地待命。但国民党方面拒不执行协定,其军队乘机占领有利地形,对中原解放区严密封锁,不断挑衅进犯。为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严正抗议,要求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立即派人前往中原解决问题。军调部先后派第五、六战区执行小组,第九执行小组,第三十二执行小组赴中原进行调处,历时6个多月,进行了10余次谈判。1946年3月5日,  相似文献   

13.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国民党进行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斗争。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于10月10日签订了著名的“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为实行停战协定,决定在北平设立由美国和国共双方共同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国内出现了短暂的和平局面。  相似文献   

14.
1946年 1月,根据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叶剑英的命令,时任冀察热辽军参谋长的李聚奎被调入北平军调部工作。   1月 15日,北平军调部中方交通处处长耿飚奉命乘军调部美国方面提供的军用飞机,专程赶往张家口和承德接罗瑞卿和李聚奎。 在赴北平的飞机上,耿飚向李聚奎介绍了军调部的情况。他说:“军调部是根据国共双方关于停止 国内军事冲突的协定而建立起来的,机构设在北平,由国共双方和美国各派一名代表组成。其中,美方代表被邀请充任主席,作为三方会议的召集人。我方代表是叶剑英。”他还进一步指出:“目前,我方在军调 部的主要工…  相似文献   

15.
1945年12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对华政策声明,主张中国各政治力量的代表召开全国会议,商讨和平团结的有效办法。仅隔一个星期,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就作为美国总统特使来到重庆,"调处国共军事冲突",参与国共和平谈判。马歇尔来华后,首先恢复已经中断的国共谈判,并于次年1月成立有国共美三方组成的三人委员会,共商解决各项军事问题的具体办法。在此后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周恩来和马歇尔共事在同一个委员会中。  相似文献   

16.
1945年12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对华政策声明,主张中国各政治力量的代表召开全国会议,商讨和平团结的有效办法。仅隔一个星期,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就作为美国总统特使来到重庆,“调处国共军事冲突”,参与国共和平谈判。马歇尔来华后,首先恢复已经中断的国共谈判,并于次年1月成立有国共美三方组成的三人委员会,共商解决各项军事问题的具体办法。在此后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周恩来和马歇尔共事在同一个委员会中。  相似文献   

17.
马歇尔是一位美国五星上将,1939年到1945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协助美国总统罗斯福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指挥美军协同盟军与德,意、日法西斯作战,获得了很高的军事赞誉。卸职后,1945年12月以总统杜鲁门特使的身份来中国调处“国共军事冲突”。1947年1月回国任美国国务卿。关于马歇尔,蒋介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起源于延安,并从延安走向世界。就中共与美国的关系而言,1944年接待美军观察组是延安外事工作的重要开端。随后,中共与来华调处国共矛盾的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等也开始了直接的交往,其中与两国三方(即中美两国和国共美三方)有关的历史事件有重庆谈判、停战谈判,相应的协商机构则有三人军事小组、军事调处执行部  相似文献   

19.
善意的谎言     
金晖 《党建文汇》2002,(1):46-46
我与少奇相识,没有秘密。我在大学读书,同北平地下党很接近。国共和谈期间成立了军调部,叶剑英、张治中、马歇尔是共、国、美三方代表。军调部下面有个军调处,军调处需要翻译,地下党便推荐了我。  相似文献   

20.
<正>全面内战爆发前后,中国共产党为了谋求和平、停止军事冲突,在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之后,酝酿成立了由国、共、美三方组成的停止冲突与恢复交通三人军事小组及其领导下的调解处理上述具体事务的军事调处执行部。毛泽东果敢赴陪都重庆,促和平谋停战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迫切希望实现和平和民主,医治战争创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