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蕊 《求实》2012,(8):79-81
榜样疏离是当前榜样教育面临的突出困境。"榜样疏离"困境的产生,根源在于长期以来榜样教育存在的一些缺陷与时代变迁之间形成的突出矛盾,具体表现为:单一的榜样模式与多元的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超现实的榜样形象与现实的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行政化的榜样生成模式与主体化的公众意识之间的矛盾。而要走出"榜样疏离"困境,必须从解决这些矛盾入手,走出一条多元化、人性化和民主化的榜样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主体间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逻辑演进中生发的新问题,学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但尚存在概念使用随意、理论简单移植、现实困境凸显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深化"主体间性"研究要从"学科间性"审视"主体间性",辩证分析"主体间性"相关概念,合理限定"主体间性"的学科方位。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必须遵循"立德树人"的价值指向。在此基础上,必须清楚知道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现实困境,必须明确"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中的作用,才能在"立德树人"引领下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现实路径:即培养什么样人,树立以德为先的育人理念;如何培养人,增强"三全"育人理念;为谁培养人,强化意识形态育人理念。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存在理解的误区和定位的偏差,教育内容体系的不完备,教育途径的狭窄、实践性差和师资力量薄弱等现实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文章从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理解和定位、教育内容体系、教育途径和实践性,教育师资的建设和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校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错位"导致劳动教育在家庭中被软化;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让位"导致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缺位"导致劳动教育在社会中被淡化,劳动教育陷入被悬置和被边缘化的危机。新时代矫正学校劳动教育"三位"困境的逻辑起点在于促进育人主体的观念转变,着力重点在于构建"贯通融合"的教育体系,价值旨归在于让劳动教育回归育人本位,从而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是对大学生心理、思想和精神上产生的正向引动力,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仍面临思想政治理论课"点赞率"不高;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点击率"较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关注度不高;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契合度较低等困境。其原因在于教育目标缺乏感召力;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感;教育者重说教轻感化以及教育方法和途径单一。立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现实困境和原因剖析,要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度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渗透性、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愉悦性四个方面探寻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存在理解的误区和定位的偏差,教育内容体系的不完备,教育途径的狭窄、实践性差和师资力量薄弱等现实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文章从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理解和定位、教育内容体系、教育途径和实践性,教育师资的建设和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廖原 《求实》2016,(3):75-8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提出根源于中国法制建设的现实经验,其中,有关"法治"与"人治"的经验教训以及"权大"与"法大"的激烈争论是我国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现实困境,这些困境的产生有其深厚的实践根源。面对我国法治建设中的现实藩篱,理清依法治国与社会制度改革的逻辑关系,探寻依法治国促进中国法制体系建设的现实路径,提出依法治国的制度因应,成为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法治社会的制度基础与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在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认知环境复杂、话语体系滞后、监管措施不力的现实困境。要走出这些困境需要探寻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律,深入分析把握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机理。要遵循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政治性与生活化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从优化内容供给、创新教育形式、健全法律制度方面下功夫,一体推进新时代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在投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以彻底的理论说服人、以批评的方式团结人、以有效的载体影响人和以深刻的实践感化人等诸多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然而,处于现代化变迁中的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基于"语言间距"的认知困境、基于"空间间距"的转化困境、基于"时间间距"的信仰困境以及基于"科技间距"的工具困境等。当前,破解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多重困境、切实提高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完善理论体系,强化理论解释力;善用新兴媒体,提高舆论引导力;注重方法艺术,增强艺术感染力;重视社会实践,提升实践外化力。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时代环境下,高校思政教师面临现实的两难困境。文章借鉴康德"学者—牧师分治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双层次的"对话论"。内容上的对话,可以帮助思政教师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并回应信息交流中产生的各种质疑;方法上的对话,使思政教师扮演好团结人心的牧师式的角色,避免因学生受众反感而有损自身的权威。"对话论"是高校思政教师摆脱两难困境的可行出路,也是大数据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政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发展指导面临着理论指导与实践教育脱节、人才导向与社会目标错位、个性指导与全面发展对立的矛盾。马克思"现实的人"致力于解决人的生存危机与发展困境,以马克思"现实的人"为切入点解决当代大学生发展指导问题,要充分认识"现实的人"对大学生发展指导的意义、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发展指导的原则和方向、客观遵循当代大学生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典型的产业扶贫创新方式,在创新乡村发展模式、拓宽农户增收渠道、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再塑乡村价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存在资金严重不足、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贫困村民参与意识不强、人才资源缺乏等现实困境。要破解这些困境,必须吸纳多元化的社会资金参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注重精准识别贫困人口,进行有针对性帮扶;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和延伸产业链;引入专业化人才,打造"创新型"、"创意型"乡村旅游精品;构建长效性培训机制,提升贫困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影响力减弱,教育载体的亲和力、作用力变小,教育主体的适应力、引导力下降等多重现实困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应"微时代"的要求,通过启用"微思维",培养"微队伍";设计"微产品",丰富"微内容";建立"微载体",打造"微平台";选用"微语态",打造"微话语"等路径加强"微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5.
将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引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一种有效路径选择。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多元思想价值观并存的现实所带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难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方式在应对高校学生新特点与新问题面临的困难。学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以及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的优势使社会工作路径的选择具有现实的可行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工作路径的设定,要具有"全人教育"理念,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力量,形成社区化、活动化与个别化三种范式的有机结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平章起  郭威 《理论学刊》2015,(1):94-101
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研究诸范式——"单主体说"、"双主体说"、"多主体说"、"主体际说"——的认识论基础分析其价值与困境,并在实践视角下对其进行如下校正:不能忽视主客体之外的要素;不存在同一时空场域下的"双主体";不能将"主体性"与"主体特性"、"人性"等概念混淆;主客体经常表现为不平等的关系且有其现实合理性。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起点、中点和终点的思路分析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实践论的本质特点是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应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化的逻辑延伸与现实推广,其理论前提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普适性与民族普适性.马克思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变革的原理虽然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论断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对该矛盾发生质变的临界点并未作明确界定.由于俄、中等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均非"瓜熟蒂落"的社会革命,故落下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后遗症,并分别走向崩溃与改革.尽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前中国社会改革的正确取向,但仍存在着一系列的理论困境与现实困境,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在理论上与现实中应对这些挑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可能走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短视频文化作为当下年轻人的文化消费主流,正日益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厘清短视频文化影响下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正向发展存在的困境及实施路径是当前社会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调查显示,当前短视频文化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呈现过分沉迷、模仿热衷、现实脱离、价值观趋同等困境。这可能是由于其存在低俗化的文化形态、同质化的审美标准以及过分满足大学生个性表达所致。对此,在国家监管的前提下,应发挥平台的正能量引导价值,形成"正能量,温情化"的传播风格,创新高校主流价值观宣传阵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帮助大学生形成正向价值观,最终实现短视频文化从"入眼"到"入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概论"课实践教学是"概论"课课堂教学的重要支撑和有效延伸,其有效开展有助于"概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文章在深入剖析实践教学价值意义的基础上,深入梳理了"概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现实困境,并从科学选择"概论"课实践教学内容、增强"概论"课实践教学针对性、提升教师指导实践能力、提高"概论"课实践教学考核水平四个方面探讨了突破困境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当前人类由"互联网时代"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自上而下的观念变革的困境、现实安全威胁的数据技术应对困境、传统的方式方法遭遇新困境、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的数据素养不足等四大困境。直面困境,做好大数据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可以采取如下对策,即强化高校党委领导,引导大数据的价值取向,让马克思主义占领校园思想阵地;构建高校大数据平台,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抢占大数据时代话语权;适应大数据新时代,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对大数据的"学"与"用",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的数据素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