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认同面临多重危机,主要表现为互联网时代的话语渗透消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权威认同、话语暴力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动认同、话语虚拟干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实认同等。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通过加强理论教育、遵循传播规律、关照大学生现实生活等,主动化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认同危机,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朋辈教育是一种具有诸多优势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朋辈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朋辈教育已经成为不得不认真应对的时代课题。因此高校应该把握新媒体发展的大趋势,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从教育理念、方式、内容等方面全力创新驱动和整合发展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朋辈教育,以此建构起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新常态的大学生政治认同朋辈教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政治认同是政治体系合法性的基础,构成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和巩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的重要培养目标。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水平较高,但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与挑战,应有针对性地优化政治认同基础资源以巩固和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绩效领域着力促进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制度领域着力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与民主法治,意识形态领域着力完善政治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4.
李清薇 《世纪桥》2023,(5):69-71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同步生成,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同根同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厚植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以此深化大学生对于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认知,增进大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5.
赵跃先 《探索》2012,(2):127-132
政治认同的生成机制是政治心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政治认同感是政治心理形成和构建的重要前提。目前大学生对当前我国政治体系和政治制度的认知现状,在政治认同上存在着差异与分化,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增强与政治认同危机的严重性并存。政治认同对大学生政治心理优化起着关键作用,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是优化其政治心理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政治认同机制的生成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视域下大学生政治心理构建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6.
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现代公民意识的相关知识和场域理论,来尝试阐释大学生政治认同观与高校公民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结构,确立爱党、爱国家、爱民族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意识教育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公民教育建立在对执政党、国家、民族进行认知的三位一体的思想结构上,这三者之间存在特定的竞争性和同构性关系,以此为基础形成大学生政治认同观的生成场域,习性化为大学生群体的正确政治认同观。  相似文献   

7.
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有一些大学生还存在着政治认知模糊、政治情感冷漠、政治选择摇摆、政治践行功利等问题。为此,要坚持国家发展、社会倡导、学校教育、家庭示范和个人内化五位一体的引导策略,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网络大V等不同主体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本研究发现:思政课教师在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显著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且其影响力的大小因大学生性别、年级、学科等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思政课教师应坚持因材施教,持续强化大学生政治认知,激发大学生政治情感,丰富大学生政治参与,增强大学生政治信任,以实现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9.
有效性原则是大学生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得以认同的理论基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性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前提。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坚持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之间动态的、和谐的发展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前提,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保障,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民族团结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前提。文章从民族团结与政治认同的辩证关系角度出发,分析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途径,以促进民族团结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前提,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保障,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民族团结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前提。文章从民族团结与政治认同的辩证关系角度出发,分析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途径,以促进民族团结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有效性原则是大学生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得以认同的理论基础。实现和谐性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指明了新的方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性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础。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坚持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之间的动态的、和谐的发展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生命线。在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的诸多因素中,最内在的因素是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认同。文章界定了价值认同的内涵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认同缺失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价值认同视域下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必须做好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认同,是否能将其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直接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视域下,从心理学的角度科学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心理的形成、影响因素和优化策略,能有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政治认同对高校的稳定和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有着重大的作用。在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度过程中文化的认同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由于受西方普世价值及其强势政治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建构面临着严重挑战。要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必须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出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关注青年亚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主要是指当今在校大学生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认同与接受。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高校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总体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少数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程度不高、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接受程度或认同情感不高、知行不统一、大学生群体间认同差异较为明显等。影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大学生个体等方面。因此,要搭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五大机制,即构建理性认同机制,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构建社会实践参与机制,促进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构建沟通互动机制,注重意识形态教育贴合学生实际;健全学生管理机制,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形成价值观引领机制,提升大学生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校中国梦教育具有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塑造价值。而中国梦教育的困境在于大学生的思想深度与中国梦的理论高度不对称,大学生的多元取向与中国梦的主流导向不对称,大学生的社会期待与中国梦的现实环境不对称,大学生的行为认同与对中国梦的知识认同、情感认同不对称。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路径在于:知识教育和认同教育兼顾并重;多元价值取向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兼容并蓄;高校内外认同环境优化与认同境界提升的统一;理论树人与实践育人并举,助推大学生的知识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相统一。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群体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参与者,其对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认同不仅是对整个政治体制改革成果的直接反映,更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一种体现。文章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认同教育的内涵和本质进行探讨,详细分析了当前国内道路认同教育所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并根据党的十九大会议的相关精神和理念,提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一系列措施和对策,以期高校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当今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觉悟,提高他们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微网络环境的变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按照微信息技术运行原理和要求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日渐形成模拟画像、协同发展、多元动态和体验认同四种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其中,模拟画像法表现为全景数字化和精准画像的方式;协同发展法表现为相通融合、兼顾整合和借鉴互补的方式;多元动态法表现为跨界发展、虚实结合和动态共进的方式;体验认同法表现为关注动员、沉浸体验和激发认同的方式。综合运用微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既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航标。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着力于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解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化、精神信仰和行为外化问题,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