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再生产的视角,运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解析了目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现状,通过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再生产框架,提出了统一管理者的目标一致性,注重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引领教育,把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桥节点"等具体措施,确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实效性和文化再生产。  相似文献   

2.
刘亚平 《湘潮》2015,(2):83-84,86
自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文化的软实力在社会发展、国际交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如何丰富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关系着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在全球化越演越烈的今天以及现代化的冲击下,如何保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性需要不懈的努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引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加强文化自觉,实现民族文化的大繁荣。  相似文献   

3.
"文化主体性"即"文化对现代化的自主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主体性是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与各种文化思潮交流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主导性价值观念。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主体性建构存在着多元文化削弱、信息网络化冲击及消费符号化消解等问题,需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自省与文化自信意识的培育,积极营造文化环境和生活基础,建构制度规约和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从制度层面和价值观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探索,从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由于政治社会化所固有的功能和特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上,从个体视角看,它不仅具有信息传递的双向性、间接性等独特优势,而且能够通过多个路径一并发力,还能够在特定时空下的特定活动中恰到好处地进行要素调配,确保具备相关支撑,使效果更为彰显;从社会视角来看,它能够在工作实践中确保人们自觉以价值理性矫正工具理性泛滥,使发展大方向不偏离,更具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以来,以优良的政治文化心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正日益成为当前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普遍共识.这是因为,政治文化心理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基础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政治文化心理提供价值引导.由于新时期政治文化心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应激性质疑、内在思维紧张以及历史遗留的现实认同障碍等三方面因素影响,使得我们很有必要从逻辑起点、增量空间与指导方法等三个层面来探讨培育中国特色政治文化心理的方法论路径,并藉此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上存在的很多争议,原因之一在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词的语义解析不同。任何一个问题的研究,都不能回避对问题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理论上的追问和清晰界定。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弄明白价值和价值观是什么,还必须对其"社会主义"和"核心"进行历史界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培育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大发展的今天,以文化研究为视角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如何接续和彰显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如何简介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涵,以期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需要,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三个倡导"理念,是党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契合国家和社会各个层面的价值理念,但仍需要我们加强传播并提高民众对其的认可度。民众认可以知晓和了解为前提,而知晓和了解又离不开我们地宣传。新媒体地兴起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其具有快捷性、自主参与性、主体多样化、受众细化和定向化、碎片化等特点。同时,新媒体对传播的载体、方式、效果等均产生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在政治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新媒体环境下,我们应该多措并举,净化新媒体传播环境;建立契合不同主体需求的新的传播机制;糅合新旧媒体,宣传、发挥典范化人物的模范作用,形成认可合力。最终为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1.
周丹 《求实》2016,(9):13-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首要属性上看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必须真实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就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来说,"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大都与现代西方文明颇具思想渊源,容易引发分歧和争议。我们有必要把这四个概念阐述清楚,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厘清,从而展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批判性借鉴和内在性超越。  相似文献   

12.
李晔 《世纪桥》2016,(7):49-5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优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表达了人民大众的政治诉求,携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烙印,赋予中国传统价值理念新的内涵与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规律性的科学认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政治认同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正视问题,明确路径,坚持准确定位,高起点架构培育体系;灵活方法,高标准建立健培育机制;以人为本,高格调开展培育工作;内外协调,高格调开展培育工作,全面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梦,价值魂。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价值观建设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三个倡导":一是国家层面的目标追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规律性的科学认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政治认同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正视问题,明确路径,坚持准确定位,高起点架构培育体系;灵活方法,高标准建立健培育机制;以人为本,高格调开展培育工作;内外协调,高格调开展培育工作,全面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6.
董道焱 《实践》2015,(3):51-53
<正>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研究草原文化,将进一步拓宽草原文化的基本内涵、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也将草原文化在全局性、深刻性方面的研究更推进一步,为草原文化的研究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一、草原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一脉相承草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包含了生活在草原上的各民族物质  相似文献   

17.
<正>双传学、郝园园在《苏州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撰文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的公共价值,简言之,既是社会成员自觉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也是国家出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所进行的一种价值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本真在于使具有"公共性"的价值理想信念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担负的公共使命、其作为代表社会主体利益的公共表达,以及其公共运行过程都彰  相似文献   

18.
大学德育的文化取向主要取决于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冲击下的主流价值观念的淡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价值共识,赋予大学德育浓厚的人文底蕴、先进的精神内核和创新的理论品格,能够有效提升大学德育文化内涵,重塑大学德育标杆。  相似文献   

19.
微文化是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的诞生和普及而出现的,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信息过滤手段缺乏等问题,使得微文化传播同时也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形成挑战。因此,高校必须因势利导,积极运用微媒体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加大对校园微文化的监管力度,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能力,使校园优秀微文化释放出更多的社会正能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