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周雅琴 《山西青年》2022,(8):190-192
对贫困生不仅要进行物质解困,更要关注心理脱贫.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自卑感强烈、自我效能感不足、过度敏感等心理,将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同时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档案尚未有效建设.基于此,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贫困生心理脱贫工作,从建设贫困生心理档案、加强贫困生学业辅导、深化贫困生就业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完善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2.
段俊磊  肖迪  唐润葆 《世纪桥》2011,(13):145-146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学习、生活和心理方面都有其特有的一些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贫困生的资助也逐步形成了以"奖、贷、勤、补、免"为主体的资助体系。资助工作实施的效果,不仅影响到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关于贫困生资助体系分析与完善的讨论将在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收费的逐年升高,贫困生问题备受关注.在关注贫困生经济贫困的同时,要充分关注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落实中存在着资助体系承载主体不合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解困与精神解困缺乏有机结合、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制订与实际操作之间不协调、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和贫困生资助理论研究滞后等问题。因此,改进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落实工作,要建立以政府主导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完善贫困生全面发展资助机制,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加强个人信用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地方院校贫困大学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弱势群体,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地方政府,应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实施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学校要调整教育结构,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拓宽就业渠道;贫困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社会舆论要引导新型的职业观;贫困生家庭要减轻对贫困生就业的压力,共同为贫困生就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地方院校贫困大学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弱势群体,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地方政府,应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实施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学校要调整教育结构,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拓宽就业渠道;贫困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社会舆论要引导新型的职业观;贫困生家庭要减轻对贫困生就业的压力,共同为贫困生就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把握高师贫困生心理特点增强心理教育有效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高师贫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高校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着来自经济、学习、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许多心理困惑。据有关调查显示,师范大学生有中度或中度以上心理障碍的学生为15.2%,而师范生中贫困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则远远超过15.2%。根据调查,高师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自卑。自卑是高师贫困生中较突出的心理问题。高师贫困生大都来自边远贫困地区,家境贫寒,他们发现自己所接受的信息与来自城市的学生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往往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因而容易形成自卑心理。当前高校学生贫富差距悬…  相似文献   

8.
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虽然政府、教育部门、高校和社会都对贫困生在经济层面给予了相应的帮助,但对他们心理问题却较少关注,很大一部分贫困生成了“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的“双困生”。2003年,宁夏大学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在有效调查的718名学生中,贫困生共有217名。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贫困生规模也在逐年增加。贫困生由于经济和生活等条件较差,容易产生自我意识相对迷失、个体心理容易失衡、人际交往面临困境等问题。高校应该对贫困生进行物质和精神双方面扶持,加强精神扶持力度。为此,要从政策关怀、心理关怀、人文关怀、自我关怀等四个方面努力构建贫困生精神关怀助困体系。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高校贫困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自卑和抑郁现象,如果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就会出现叛逆、对立、甚至极端行为,以至发生本不该发生的悲剧。2004年“马加爵案件”就给我们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项瑜  李洁 《世纪桥》2007,(5):136-137
本文从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现状分析入手,论述了贫困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心理问题对贫困学生成长的影响,联系实际工作,提出了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策略。全文是对高校中比例日趋升高的贫困生群体的关注,基于工作实践,对贫困生的心理教育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对青年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发展问题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国家建立了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但贫困生中依然存在思想消极﹑缺乏感恩意识诚信观念等思想问题。高校应加强贫困生的感恩诚信励志教育,实现外部输血与内部造血相结合,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大学生承受的各方面压力不断加大,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科学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进一步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试论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贫困生健康心理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更多的贫困生获得来到大学学习、生活的机会。贫困大学生在个性特征上,紧张性和有恒性高,兴奋性和幻想性低,在行为上表现为节制、认真、有恒负责、尽职尽责、现实、紧张困扰、拘谨、内省、依循成规、力求妥善合理。多样化的校园文化环境,带给贫困生多样化的影响。一、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贫困生心理的积极影响(一)大学消费文化可以引导贫困生的消费行为,增强贫困生的勤工助学意识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偏远地区,温饱对他们而言就是全部的生活。但在国家大力提高国民消费水平的今天,各种“消费”也是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造成贫困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的,而由此产生的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也理应由学校和社会来共同解决。  相似文献   

16.
黄璟  侯静雯 《山西青年》2023,(20):181-183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受其周围成长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的呈现出焦虑、自卑等不良状态,进而影响着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关注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也是高校大学生工作中的重点。本文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管理意义,重点探究了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对策,希望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家庭经济贫困、大学生活环境的变化、学习因素的影响、主体认识不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足等是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加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注重物质、精神的双重解困和心理咨询辅导及心理教育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贫困大学生自我认知分析与心理疗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困大学生由于其经济因素、地区文化差异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我认知缺陷。在我与人的关系上表现为自卑;在我与事的关系上表现为自认不公、心理失衡;在我与己的关系上表现为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的矛盾冲突。我们应从构建正确的贫困观、优化心育环境、加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和进行心理咨询等方面对贫困生进行心理疗补,从而矫正其认知缺陷。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校入学人数的增多,贫困生人数也日益增多,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主要表现为自卑心理、焦虑心理、抑郁心理、依赖心理等。造成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有家庭影响、学习就业压力、学校环境等多种原因,需要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开设心理援助热线、开设个体咨询等措施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健康、顺利地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20.
王瑶  蒲长永 《世纪桥》2012,(11):77-78
高校特困大学生问题已成为高校和社会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这一特殊群体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特征进行归因,并加以剖析,旨在帮助贫困生摆脱心理问题,以一种健康的心理去学习与生活,同时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及做好特困生工作提供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