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丁 《党的文献》2012,(2):119-123
家书是家人亲友之间沟通信息、表达情感的工具,它除了叙述家庭琐事外,也记载了时代的社会风云、历史事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年代书写的"红色家书",  相似文献   

2.
家书是家人亲友之间沟通信息、表达情感的工具,它除了叙述家庭琐事外,也记载了时代的社会风云、历史事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年代书写的“红色家书”,除了在传递信息、寄寓亲情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外,又因特定的时代特色,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心路历程。他们以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发自内心地抒发着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而不惜英勇献身的赤胆忠心。  相似文献   

3.
第二个突破与悲剧: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双百方针”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制度和政策在内的社会制度。它的中心任务是促进生产力持久地迅速地增长,同时还要加强社会关系方面的全面建设,加强民主政治、精神文明等各方面的建设,以保证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  相似文献   

4.
家风的力量     
<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一个家庭或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就是家风。家风孕育了中华传统文化。从古代的《孔子家语》《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到近现代的《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爱国、仁义、孝老、慈幼、勤俭、立志、诚信,这些传统美德常常是以"家风"的形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家风好,则族风好、民风好、国风好。  相似文献   

5.
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推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新疆阿克苏市,对重点文化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和宣传,倾力打造文化品牌,使特色文化逐渐显示出蓬勃生机。笔者从阿克苏市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文化事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加大政策支持、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市场培育、拓宽投融资渠道、培养引进人才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文化事业跨越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指示精神,7月13日下午,五师九十一团社区工会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写家书、传亲情"活动,社区职工、退休工人等50多人参加了活动。活动期间,老、中、青三代畅所欲言谈写家书的感受,一致认为通过家书方式倡导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以良好家风感染家庭成员,弘扬家庭正能量,以家庭和谐促进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随着社会组织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其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作用也明显增强。认真分析社会组织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以人为本、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等方面的作用对于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图说红色家书》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共收录了45个家庭的60封家书,均是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从民间征集来的,最早的家书写于党成立不久的大革命时期,最晚的写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几乎涵盖了中国共产党90余年的发展历程。家书作者既包括陶铸、邓子恢、滕代远、左权、陆更夫、帅孟奇、周扬、李真等老一辈革命家,也包括朱锡绍、钟士灯、刘中新、冯庭楷、牟明亮、郭天栋、李骝先、许玉成等普通战士,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人类关于经济、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知识结晶和理想设计,商品经济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现代形态,一方面承袭了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另一方面预设了未来的文化发展趋向。商品经济文化从历史和未来两个维度作用于当代经济、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这种作用具有双面效应,即正面的积极效应和反面的消极效应。商品经济文化的正面效应,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和人自身的健康、持续的发展,其负面效应则对经济、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造成了扭曲和阻抑。分析商品经济文化的双面效应,充分发挥和营造其积极作用,抵制和消除其消极作用,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自身的全面而快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商品经济文化的正面效应表现为商品经济文化,在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重读《曾国藩家书》,让我再次领略了曾国藩的纯净心灵世界,感悟到家庭久经不衰的成功密码,更触摸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厚重积淀。纵观中国近代史,曾国藩在维护清王朝统治方面立下了不世之功,在立言立德上无疑更是一座道德珠峰。《曾国藩家书》一书收录了300多封书信,通过这些书信,可窥斑见豹地探求他一生的行为思想。曾国藩虽居庙堂之高,但内心却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般自警。家书行文从容淡定,形式活泼,  相似文献   

11.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具有辩证统一的内在逻辑关系。只有紧紧围绕中国梦的伟大理想,红色文化才能蓬勃发展;只有推进红色文化发展,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红色文化对促进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我们要继续弘扬红色文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不仅可以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间的技术交流和功能互补,还能满足游客在感受文化内涵和增强旅游体验方面的需求,有利于提升文旅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新发展理念出发,分析文旅产业融合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效益,探讨百色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以创新文旅产业发展理念提升游客体验,发挥内外协同效应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区域内生态修复与资源环境保护,优化产业布局发挥文旅产业集聚效应,共建共享优质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促进百色市文旅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社区文化设施状况得到较大发展.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也要看到,目前社区文化建设仍比较薄弱。部分社区文化生活还很贫乏;一些地方愚昧迷信活动抬头,腐朽思想蔓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少数社区非法宗教活动猖獗.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社区阵地,本人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发展,影响幸福感的因素开始发生了潜在的变化,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大环境下促进人们幸福指数上升有利于社会和谐、社会稳定。本文从个人心理、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人际关系四个方面来探讨对幸福感的影响,提倡建立积极乐观的人格特征,树立方向正确的人生目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来促进幸福感的积极培养。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关键性、战略性作用。从海南州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与此同时,文化发展则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先进文化是海南发展之根。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07,(5)
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是旅游开发过程中重点利用的资源。本文认为,旅游作为一种现代性元素,其介入在强化了某些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也使传统节日文化在形式、内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与现代两个看似矛盾的方面在市场经济导向的原则下得到了统一。本文进一步提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保护文化还是发展经济,最终目的都应该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和谐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无限潜在价值的资源。随着社会的变迁,文化及其产业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兵团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形成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核心内容的兵团文化。现实表明,这种独具一格的兵团文化,对促进兵团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兵团综合竞争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拉动兵团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和迅猛发展的重要精神源泉。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国际形势,不断加强兵团文化及其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将更有力地为兵团社会、经济、人与自然和谐持续发展提供文化基础保障,对推进兵团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文化建设的目标,这不仅是人的发展在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发展在当今时代的必由之路,更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诉求相契合。培育和建设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好地促进人的各方面能力和个性的自由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并降低全球化进程、市场经济与信息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局限,并充分发挥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文化建设的目标,这不仅是人的发展在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发展在当今时代的必由之路,更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诉求相契合。培育和建设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好地促进人的各方面能力和个性的自由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并降低全球化进程、市场经济与信息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局限,并充分发挥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公民社会是独立于政治社会、经济社会的社会组织及民间公共领域,它所强调的自主、平等、参与、互助等价值理念,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首先从公民社会的含义出发,分析了我国建设公民社会的必要性;其次针对我国具体情况,从制度、文化、经济层面分析了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困境;最后,从政府、配套制度、公民精神、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