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网络时代给我国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交往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道德观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学生道德失范严重,道德人格扭曲,网络犯罪增多.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06,(8)
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受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我们通过对长春市部分高校大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进行2500份"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问卷",归纳总结了当前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走势及特点,进一步探讨了改进我们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措施。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的特点通过对回收的2377份有效问卷的归纳、总结和分析,我们认为,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3.
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转型阶段,受学业、就业和成功等压力的影响,容易面临生命与人生的相关问题。而以儒家、道家、佛家为支柱的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上就是人生哲学,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生命观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途径,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生命存在观、生命价值观、生命品质观、生命责任观和生命道德观教育。  相似文献   

4.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效果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大学生的德育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16,(5)
移动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给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虚拟与现实共存的社交方式,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但是其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利因素也不容忽视,如社交网络成瘾、社交行为失范、个人隐私受侵等等。为此,必须关注大学生的"心"变化,搭建网络社交与现实生活的桥梁,构建网络社交干预机制,才能引导大学生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6.
王娟  李厚刚 《理论导报》2014,(11):50-53
在当今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做好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切入点。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使他们能够认知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观点,更要使其能够内化为坚定的信仰、外化为实际的行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把握好引导思想认同、引领精神追求和促进行为养成三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7.
王伟  李学锋 《世纪桥》2012,(9):57-58
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校园的日益普及,大学生网络法律意识缺失问题日渐凸显。大学生网络违法犯罪行为频发。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网络法律意识,预防大学生网络违法犯罪的重要保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净化网络环境,加强高校网络文明建设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使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制度的缺陷是当前社会中各种道德缺失现象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由于社会制度对道德缺失或失范行为惩戒力度不足,个体违反道德秩序或行为的成本太低导致更多的道德失范现象出现;另一方面,社会道德奉献与回报机制的缺失,导致社会道德秩序的破坏。本文从制度建设的视角分析了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冲突产生的原因,提出构建社会良好的制度环境促进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决定着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是积极培育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前提。高校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青年,积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认知与实践养成、线下活动与网络引导的协同前行、相得益彰,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情感认同、行为践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对"平等"的理论尚存在认知不足、缺少反思等缺陷,高校在培育大学生平等价值观时,相应地存在理论教育、思维锻炼与行为引导等方面的不足。加强"平等"的理论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发挥校园文化、教师与大学生自身的作用,是高校培育大学生平等价值观的重要路径。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社会安排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平等观实现实践层面的自主转化。  相似文献   

11.
王海杰 《世纪桥》2011,(13):64-65
价值观教育是"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90后"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庞大群体,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如何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我国高校面临的一项全新挑战和重要任务。在客观分析"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影响他们价值观发展的因素,提出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以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婚恋观直接关系着未来事业的发展和幸福的生活,而大众传媒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公众人物婚恋行为的失范、政府及高校对婚恋观教育缺位、家庭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基础教育不力等社会化因素,对大学生婚恋观形成了诸多消极影响,令人担忧。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校和家庭的高度重视。全社会要在厘清社会婚恋伦理内涵的基础上,从婚恋观引导的主要内容、舆论环境、方法途径、效果评估与调整等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增强教育的引导力、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经济的变化,人们的看法比较一致。但对于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化,人们的看法却不一致,甚至大相径庭。其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人们谈论较多。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是认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个人主义沉渣泛起,完全持否定的态度,因而应大力加强人生观教育。另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的,是必然的,进步的,整体上仍是集体主义价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它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教学效果如何,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等重人  相似文献   

15.
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行为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落脚点。从行为认同理论视阈剖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深入理顺认同过程、认清培育形势、把握问题症结、找准关键目标、优化路径方法,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根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认同的内涵与特征,高校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整体规划,紧扣行为认同教育的关键环节,秉持"言行一致"的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16.
梁莉 《理论导报》2013,(3):31-32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目标设定上的“取法乎下”、内容上的人本缺失、方法上的避实就虚,导致了教育实效上的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既有西方价值观的直接冲突因素,也与网络技术给大学生所带来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社会互动关系的巨大变化直接相关,更与我国建设和完善中的市场经济体制所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密不可分;更重要的是,在新环境、新技术、新体制下。教师队伍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道德滑坡和行为失范。加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将这些原因加以系统论证。才能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7.
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是高等学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成教育任务的紧迫需求,其基本要求是科学把握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特点、遵循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规律、引导大学生的价值需要。  相似文献   

18.
吴蕾 《学习月刊》2012,(8):89-9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倍受社会关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推进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在道德观、价值观上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有的大学生民族意识淡薄.  相似文献   

19.
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引导大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规大学生的思想行为;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法,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营造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创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0.
消费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消费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解释消费行为、表达某种意义或价值的符号或规范系统,它深刻影响着青少年道德观教育。在消费文化影响下,青少年道德观教育产生了道德认同缺失、道德价值平庸化、道德情感冷漠化等问题,为此应以主流价值观整合多元价值观,保持公共规则与个性自由之间的张力,提升德育内容与现实的契合度,化解消费文化境遇下的青少年道德观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