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民普遍而充分地享有网络信息知情权、网络政治参与权、网络权益表达权和网络舆论监督权等网络基本权利,其构成网络政治参与的能力基础。现实"数字鸿沟"的存在和加剧造成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差距,深刻地影响其网络基本权利的实现。要加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公民网络权益保障基础,扩大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力度,保证公民网络信息知情权,加强公民网络技能教育培训,扩大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权,完善网络管理法律法规制度,保障公民网络权益表达权,以权利保障为主,权利规制为辅,维护公民网络舆论监督权,保障和提高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权益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网络政治参与的规范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新兴的参与方式,日益显现出强大的社会影响与发展潜力。政府缺乏现代理论支撑和完善的制度设计以及公民缺乏厚实的公民文化基础和较强的政治参与能力是影响网络政治参与规范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实现网络政治参与规范化发展主要在于形成政府与公民参与的双向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一、政府决策中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独特价值(一)弥补政府决策中常规参与渠道的不足。随着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民主诉求不断攀升,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和形式也在不断拓展,但常规政治参与渠道仍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政治参与地位作用尤为突出。网络政治参与以网络作为平台,开辟了一条公民直接参政议政、发表政治观点渠道。普通公民可以利用网络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参与民意调查,通过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4.
网络问政对政府决策、公民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社会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我国公民参与网络问政仍存在部分领导干部对网络问政认识存在误区、公民参与网络问政的自由缺乏有效规范、公民参与网络问政的相关制度环境缺失等问题。因此,强化政府引导、推进网络问政健康发展,提升领导干部对网络的认识与应对能力,培育公民有序理性参与网络问政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政府执政能力的高低,关系到政府的合法性和民心向背问题。当前,政府执政能力存在与公民沟通不足、追求扩张自利性、公信力不足、处理矛盾问题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网络时代的到来,突破了传统公民政治参与的主客观因素制约。网络问政有助于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具体表现为促进政府与公民良性合作、提升政府形象,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监督政府行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基于此,要建立健全互动沟通机制、加强网络问政立法建设、建立健全跟踪制度和问责制度、建立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来加强网络问政,提高政府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6.
张露丹 《世纪桥》2014,(12):49-50
微博政治互动、政治事件的网页搜索、新政策出台后的满意度网上投票等方式渐渐改变了我们政治参与的传统方式。大学生是我国人才资源的关键,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积极了解我国的政策变化并不断关注世界政治发展动向,但是偶尔也会出现大学生冲动、不理智的网络政治参与的负面问题。本文基于对公民政治参与内涵与意义的分析,梳理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政治参与现状,最终提出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大学生公民政治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时代不断地发展,网络逐渐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渠道之一。实现公民网络有序政治参与,对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具有多维度的现实意义,但是,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仍普遍存在困境。对此,分别从政府与公民两个主体层面出发,全面探索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困境的纾解路径,从而形成公民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态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政治参与已逐渐趋于常态化,公民通过网络参政议政、发表政治见解、传递自己的声音。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新方式,网络公民政治参与已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网络公民政治参与的意义、实际问题出发,对实现网络环境下公民政治参与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网络政治的兴起对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形式它将有力地推动中国政治文明的创新发展.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网民的公民人格得以形成和体现,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增强了,主体意识强化了,批判精神提高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必须把握网络政治的发展趋势,兴利除弊,引导网络政治活动中的公民人格建构.  相似文献   

10.
厦门PX事件是信息时代条件下政府恰当处理民意表达的典范,PX事件表现出一些新特征,如:电信、传媒、网络等技术设备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必要条件;政府以务实、开放的态度对公民政治参与意见予以及时回应等。这个事件的成功解决对公民政治参与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包括应打造高效电子政府,实现政府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良性互动;应加强公民...  相似文献   

11.
政治生态与公民政治参与之间存在鲜明的辩证关系,因为公民政治参与会受到政治生态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公民也会通过政治参与影响政治系统发展。从当前我国网络政治生态中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为政治参与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政治参与不均衡性明显、政治参与渠道有待拓宽、政治参与功利性比较强、政治参与制度不健全。从优化网络政治生态,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思路与对策来看,主要包括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增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消除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治理网络环境,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良好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2.
网络政治参与是将政治参与融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型政治参与形式,正在逐渐衍生成为一种影响公民政治生活的潜在力量。尝试分析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现状,探索治理和调适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依赖路径以助力于网络政治参与面临的困境,成为笔者关注的重要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公民能力的内涵与服务型政府理念 公民能力指是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即公民对于一项政府决策的政治影响和参与的程度。德国学者胡贝图斯·布赫施泰因将公民能力分为三个层次。关于政治决策实质的认知能力,主要是指公民政治选择的能力;关于发现政治决策程序的程序能力,主要指公民对政治程序的接受和利用;集体共有的、  相似文献   

14.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与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传统的非网络化政治参与存在经济成本高昂、参与效用低下、参与对象有限等固有局限,基于互联网信息平台的网络政治参与模式可以有效的克服非网络化政治参与的诸多弊端.通过推进电子政府的建设,构建"非政权性网络组织"及良好的网络政治参与环境的营造,推动网络化政治参与由集约管控模式向引导型模式的有效转变,进而确保政治参与的广泛性,保证公民意志在公共政策中的最大化显现.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借助网络为媒介直接或间接影响和参与政治的行为,其表现形态如网络政治交流、网络政治传播、网络政治宣泄、网络政治选举、网络政治结社等;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将构成了新型的作用关系,它既可能缓解政治冲突,促进政治稳定,也可能激发政治冲突,解构政治秩序;其关键是政府和公民能否利用好网络媒介,能否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一、政治博客的兴起及类型作为博客众多类型中的一种,政治博客主要以实效性的时政内容为主,是在网络上发表政治性网络日志的政治人物或关心政治的公民表达个人政治见解、影响国家政治生活,或者实现政治诉求的个人化网络表达方式。政治博客的"破网而出"最先肇始于美国。1998年,个人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率先捅出克林顿与莱  相似文献   

17.
网络舆论政府治理的前提是公民舆论权的确认与维护,这是基于公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合作共生的关系决定的。网络虚拟世界也会出现失灵,政府介入治理面临政治限制、管理成本限制、技术限制与法律限制等,这为网络舆论治理提供了边限选择。网络舆论生态话治理要确立对话协商新机制,进行广泛社会动员,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8.
网络与民意:从“两会“看我国政治参与的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已经使网络成为我国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网络政治参与一方面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与途径,促进了政治参与主体的自觉意识,同时也增加了政府对政治参与规范的成本。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存在逐渐弱化的趋势,其原因可以从公众与政府两方面寻找答案。网络空间的权力重构以平台与动因双重角色弱化公民对政府权威的认同感,网络舆论背后的多元利益诉求提升公民达成对政府理性评价共识的难度,网络政治动员能力增强公民对虚拟社群组织的认同感和对政治权力中心的疏离感等是政府公信力弱化的直接原因。地方政府网络舆论治理理念滞后,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不足;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权力运行不规范,自我控制能力欠佳;政府经济绩效示范性式微,公共服务能力亟待提高是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根本原因。在这种双重影响下,塑造政府公信力需要通过多管齐下凝聚网络社会共识、建立政府公共权力话语结构、推进政府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的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冲击着传统的政治参与模式,这给公民政治参与权的行使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切实保障公民政治参与权的有序行使,我们需要分析网络发展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建立起符合网络时代特性的政治参与体系,并使之与现有政治参与机制有效对接。为此,国家有必要通过大力培育公民意识、打造法治化的网络平台、构建长效的公民网络参与机制,来保障网络背景下公民政治参与权的有序、有效行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