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青年人才政策历史反思 自建国至今,青年人才政策及其变化,大约可分为较明显的三个阶段:以“文化大革命”为界线,“文革”以前为第一阶段,“文革”期间为第二阶段,“文革”以后为第三阶段。这三个时期的青年人才政策,变化较大,但都是根据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发展需要而展开。 第一阶段:从1949年10月至1966年5月,时值全国刚刚解放,如何建设一个新中国成  相似文献   

2.
哲思睿语     
《求知》2010,(4):1-1
<正>人类最高的欲求,是时时创造新生活。——李大钊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鲁迅  相似文献   

3.
《民主》2016,(11)
正对那些为了新中国诞生而奋斗拼搏甚至流血牺牲的人们充满无限的崇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繁荣富强、百姓幸福安康感到由衷地自豪,于是,我怀着这种崇敬与自豪——用画笔描绘新中国的诞生。——唐勇力在国家博物馆中央大厅的正中央,有一幅巨型画作《新中国诞生》,描述了1949年开国大典的情景,是继董希文油画《开国大  相似文献   

4.
我与政协     
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如果再上溯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算起,土地革命、反围剿、万里长征,前后经历二十八年的反帝、反封建、反蒋(官僚资本主义的代表)斗争。进入1949年,中国人民甚至包括全世界人民都能明确无误地得出一个判断:旧的即将崩溃,新的即将诞生——新中国呼之欲出了!1949年的金秋九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只想从几个侧面来阐述近年来日本青年一代的生活和文化。为了便于和六十年代日本青年的社会形象作比较,有必要将十年前的日本青年状况略加概述。在战后的1947至1949年“婴儿热”时期出生的一代人,到了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已进入青年时期。这一代青年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大体是:1.虽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没有变化,但青年的人数却保持在二千万人的高峰上;2.就业青年成为雇佣劳动者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于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9月21日。她的诞生,揭开了新中国政治历史的第一页,并始终与共和国的成长休戚相关;她的成长,与共和国历史上一大批闪光的名字紧密相连。55年过去了,如今,人民政协的职能更加明确,组织更加健全,章程更加完善,政治地位也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7.
《求知》2022,(6):62-64
<正>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殷切期望1922年5月5日至10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中国先进青年组织正式诞生。此后,共青团围绕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为党培养、输送了大批新生力量。一代代青年抛洒热血,忘我劳动、艰苦创业,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彰显了青春风貌。“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青年时尚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所谓青年时尚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青年群体普遍流行的某种生活规格或样式。青年时尚是一种亚文化时尚 ,它既具有时尚的一般性 ,又具有青年文化的特殊性 ,是青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阿兰·吉麦尔在《法国人的服装、时尚与仪表艺术》中说 :“如今 ,追求时髦倍受欢迎 ,因而成为人们研究的目标。”现在 ,青年时尚已成为世界青年研究多学科、跨学科研究的一个“聚焦点”。中国的青年研究工作者 ,对青年时尚这一课题进行了跟踪研究和理论上的探索 ,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主要回顾 90年代以后的青年时尚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荣臣 《求知》2009,(7):4-8
中国共产党1921年建党.1949年建国.到2009年执政60年。建党88年的历史大体可以分为革命(1921——1949年)、建设(1949——1978)和改革开放(1978——2009年)三个大的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有每个历史时期党的建设的特点,同时又有每个历史时期党的建设的经验。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时候.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的建党学说。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毛泽东对执政党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青年思想的活动主体——即不断生长、更新的主体部分—主要经历了三个变化阶段:第一个时期是冲破思想禁锢,接触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时期;第二个时期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所必然要出现的激进实践时期;第三个时期则是反思与迷茫的时期。如果要做出某种预测的话,可以说第四个时期的特征似乎已见端倪,那就是务实与建设性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理论视野》2021,258(8)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21—1949年反映服务革命功能;1949—1978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教育使命;1978—2012年凸显改革开放特点;2012年至今确立立德树人突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历程中最宝贵的经验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2.
青年不仅属于未来而且属于现在——由于缺乏完整的科学统计和研究,不能对青年一代作出结论性的科学概括——对支配青年发展过程的趋势和规律往往发现得太晚——是考虑建立国家青年事务委员会和国家青年问题研究所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3.
(一) 是否可以把青年研究在我国的若干年发展看成是一种合理化的过程——由非学科或前学科趋向学科化——呢?我认为,首先必须考察下列几个重要问题: 第一,在相关学科中,青年研究的相对地位确立起来了没有?也就是说,它有没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当今,新学科的诞生多以边缘性或综合性为主要特点,其研究领域的划定无不以对相关学科的传统领域的再划定为基础。这说明,一门新学科的诞生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而总涉及到如何对待相关学科问题。从另一方面看,我们对社会现象的研究是不是  相似文献   

14.
<正>1949年11月9日,著名的"两航起义"为新中国民航事业奠定了基础。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民航事业与新中国征程同频共振、同步发展,取得瞩目成就。诞生和成长于广东的南航,以广州市花木棉花为标志,得改革开放之先机,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思想解放和体制机制改革的成果。经历了军队管理、政企合一、联合重组  相似文献   

15.
盖军 《瞭望》1989,(40)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不仅是一首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著名歌曲,更是中国人民现代日常语言中使用最多的一个判断语句。它不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凝结着中国人民最可宝贵的政治经验的真理。 中国,在1949年以前和以后,判然两个世界。昔日被讥笑为“东亚病夫”,今朝被看作东方巨人。为何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决定性的因素是因为在民族危亡关头,中国诞生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6.
孟兰英 《各界》2010,(4):6-9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了。随着与新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增加,向建交国派驻大使便成为了当时我国外交工作的一件大事。中央决定组成以军队干部为骨干的外交队伍。  相似文献   

17.
回忆与期待     
<正>1978年,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在这个历史转型时刻,青年的变化走在了社会变化的前列。各种思潮风起云涌,生活方式走向世俗,知青返城就业困难,青少年犯罪成倍增长。如何评价和认识青年引发了举国上下的激烈争论。1979年4月,团中央召开全国团委参加的青年问题研讨会,会后各地团委都开始开展青年研究。当时我在团中央研究室工作,适应这个形势,创办内部刊物《青年研究》,于1979年出版第1期。发刊词提出,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10,(10):45-47
<正>10月1日:国庆节(1949)10月1日是国庆节。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这天下午2点,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他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总司令在阅兵式上,检阅了海陆空军,并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阅兵式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相似文献   

19.
一 理论分析框架 90年代以来,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1978年至今)的青年发展进行理论研究成为青年研究的一大热点。由单光鼐、陆建华主编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在掌握80年代至90代初期中国青年发展的大量实证材料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有关中国青年发展的理论,即“偏离与吸纳理论”。1994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12个省(直辖市)、100多个市(县)对10000多名青年所做的《中国青年发展状况调查》,就青年在政治心态与社会  相似文献   

20.
1990年11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青年价值取向”课题组主办,邀请了部分学者专家、新闻工作者以及从事青年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的同志共50余人,在京召开了“社会大变革中的中国青年价值取向演变的评价及其引导”理论研讨会。会上课题组组长楼静波同志首先概述了当代中国青年价值取向的演变和现状——这是基于课题组历经5年的系统研究和两次全国性的、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所得出的研究成果。楼静波同志指出,10年改革以来,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演变,这是有目共睹的,但课题组研究人员注意到,这种演变表现出某种不稳定的、起伏波动的特征,青年价值取向显现出一定程度的混乱和自相矛盾。这种矛盾性和不稳定性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青年现有价值观念具有包含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的两重性,另一个是当代青年的观念与行为之间出现了某种脱节,两者往往是不一致的甚至是对立的。在现代意识与传统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