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民转刑案件是指民事、民间纠纷因处理不当或矛盾激化而转化为刑事案件。民转刑案件具有突发性、反复性、复杂性等特征。其成因主要在于日常生活矛盾的长期积累而得不到合理解决。文章对此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苏北部分沿海县市民转刑案件呈上升趋势。其特点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具有突发性和征兆性,案件类型体现在挟嫌报复型、激情犯罪型、绑架索债型等三种,具有社会危害性,女性犯罪比例高。民转型案件保持上升的社会原因主要有:社会上诱发矛盾纠纷的因素增多,减少、控制和消解社会矛盾的手段尚未完全到位,一些亚文化的潜在影响,打击处理的震慑力度不够。减少民转刑案件的发生,首先要建立好村民委员会;健全各行业内部组织建设,加强自治能力;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建立考核制度,加强普法活动和基层法庭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在江西省横峰县,有一位66岁的司法工作者,24年如一日,深入村居、社区和中小学以案说法,接待咨询5万余人次,调处矛盾纠纷两千余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00余件,调解民间矛盾纠纷300余起,防止矛盾激化200余件、防民转刑案100余件,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在民事案件中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由于它的特殊性和诸多因素的影响,一旦发生纠纷,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会引发"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影响社会稳定,是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矛盾纠纷之一。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进行调查分析,找出纠纷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预防和减少这类纠纷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可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恶性杀人案件特别是民事转刑事杀人案件大多数发生在农村,犯罪嫌疑人普遍文化素质较低。此类案件多发的原因有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有经济利益纠纷,还有人民调解工作的弱化以及农民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预防"民转刑"杀人犯罪,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改进和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监利县柘木乡,只要提起李明生,从老人到小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都亲热地称他为"老李"。他干了23年的司法所长,先后调解处理各类纠纷矛盾1867起,其中疑难纠纷192起,防止"民转刑"案件26起,群体性事件31起,调解成功率达98℅。回顾这么多年来司法行政和人民调解工作的实  相似文献   

7.
<正>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98%;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率整体下降7.8%;“民转刑”“刑转命”案件零发生……2023年以来,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城北分局生物园区派出所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符合派出所实际的警务模式,充分发挥派出所主防职能,以宣传促防范,以防范保安全,积极探索多方联动、普法宣传和化解矛盾纠纷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增多,矛盾调处难度加大,处置不当极易引发民转刑案件、群体上访事件。如何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的基本特征,积极探讨矛盾纠纷的对策和措施,切实做到“纠纷可解、命案可防”,是当前公安机关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台商区近三年来矛盾纠纷的现状、特点,就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湖北省公安机关所提出的“命案必防”治安策略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坚持“纠纷必解”,主动预防“民转刑”命案;坚持防盗抢,控制杀人命案;坚持“枪爆必治”,预防和控制涉枪涉爆案件及事故发生的防控“命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深化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畅通群众依法表达诉求渠道,并及时有效解决问题,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水平的具体实践.重庆市黔江区坚持不断地深化"枫桥经验"的黔江实践,将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体化"工作格局作为重点民生工程,通过"三建三抓"实现一般纠纷不出村(社区)、重大纠纷不出乡镇街道、矛盾纠纷不上交,全区未发生一起因调处不到位而引发的重大刑事案件、"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1.
9月下旬,由浦东新区检察院、浦东新区司法局等单位联合组织,以预防“民转刑”案件为“首发”内容的“法制宣传进社区”活动正式启动。笔者从市检察院召开的现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市检察机关为遏制“民转刑”案件高发,积极推动各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上海稳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2.
邱启松,上杭县通贤乡岭头村党支部书记,上杭县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曾多次被评为县优秀人大代表。在18年的代表工作中,他一直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几年来,邱启松代表成功化解了矛盾纠纷58件,防止民转刑案件8起,全村没有发生一起纠纷激化事件,没有出现一起群众性上访事件。  相似文献   

13.
《江苏政协》2010,(11):25
无锡市南长区清名桥街道政协工作委员会于2006年建立政协委员接待日制度,每月定期在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接待来访群众,以"防矛盾激化、防民转刑、防群体性事件"为重点,立足于了解社情民意、调解民生纠纷、总结反馈情况,不断加强调解工作力度。近年来,共接待居民100余人次,收集问题60  相似文献   

14.
吴方军 《政策》2003,(3):30-30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稳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妥善化解矛盾,狠抓各项政策落实,较好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大局。"九五"以来,全县无政治案件、无群体性治安案件、无重大"民转刑"案件、无"法轮功"分子聚众闹事现象,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一直处于全市最低水平,连续六年被评为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地区"民转刑"案件存在发案率高、起因琐碎、后果严重、类型集中、主体特点明显等特征。该类犯罪除了与犯罪人性格、心理素质、价值取向等个体因素有关外,还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基层组织管理、犯罪情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为此,在对纠纷形态多元化、平稳化的总体预判基础上,建议坚持国家主导、多元化解、因地制宜、司法最终的防治原则,从引导民众调整解纷理念、增强法律的包容与弹性、大力改善"公共产品"的供给、尊重民众的自力救济、鼓励基层的试点创新等方面进行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6.
治安调解与和谐警民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进一步深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治安纠纷和社会不安定因素大量增多。治安调解既无偿又方便快捷,在保障公民权利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自然成为公民解决纠纷的首选。本文主要从治安调解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增加群众对人民警察的信赖、增进社会和谐,有利于维护家庭、社区和邻里关系的安定、有效地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几方面对治安调解与和谐警民关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两年为期”严打整治斗争结束后,要继续因地制宜地、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斗争,保持对刑事犯罪主动进攻的态势;加强对几类重点人员的管理与控制;推进打防控一体化建设;加强民事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减少“民转刑”案件;继续纠正统计不实。  相似文献   

18.
以大调解为主要特色的"南通模式"创新了社会管理模式。南通大调解实践所形成的生动局面,被精炼地概括为"四升四降":——公众安全感抽样调查连续七年领先江苏全省,2010年位居第一;刑事发案总量逐年下降,万人刑事发案数在江苏13个省辖市中基本处于最低水平;——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逐年上升,从2003年的82%上升为2010年的98%以上;矛盾纠纷发生总量从每年6万起左右,下降到每年3万件左右;——民事案件调撤率持续上升,2010年全市两级法院一审民事案件调撤率达79.5%,高出江苏省平均数15.34个百分点;基层法庭的调撤率超过82%。法院民事诉案量每年以10%左右的比例下降;——"无民转刑案件、无群体性事件,无越级上访"的"三无乡镇"比例上升,全市1/3以上乡镇实现"三无"目标,公安机关接处警量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9.
<正>每当华灯初上,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里点亮的灯光总有一盏是属于民一庭的。走进民一庭的办公室,成堆的案件仿佛要将干警们淹没,书记员温婷婷骄傲地说,"你随便指哪一个案件,我都能把案号、案件情况说得一清二楚。"对于民一庭的干警们来说,加班加点忙结案已经是"家常便饭"。民一庭现有干警8人,其中女干警就有6人。民一庭日常多是受理一些涉及邻里、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案件,往往法  相似文献   

20.
王晓雪 《治安》2003,(1):11-12
走进四面环水的扬中市西来桥镇,顿时感到新鲜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民风淳朴,邻里和睦,群众安居乐业。多年来,该镇刑事案件总量低,没有发生民转刑案件,没有发生集体上访事件,本地人犯罪特别是青少年犯罪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