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笑鸿 《前沿》2005,(8):211-213
20世纪中叶,人类社会步入了第三次现代化浪潮,我国也进入了农业社会向工业化过渡的关键时期。经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与我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相对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其结果是权力腐败已成为困扰我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对此,必须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权力腐败发生的原因、危害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出有效的反腐败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腐败是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官场边腐边升的现象更是毒化了政治生态,客观上导致了"官场逆淘汰"。治理与防范腐败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表明,与腐败作斗争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反腐败的根本措施是制度建设,即建设现代国家廉政体系。中国特色国家廉政体  相似文献   

3.
腐败问题始终困扰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政治共同体,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改革逐步深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加速了现代化的进程,同时也出现了腐败等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公务员廉政制度体系不健全,是导致腐败现象不能完全有效防治的重大原因。本文论述了转型期公务员廉政建设制度创新面临的新挑战和紧迫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转型期公务员廉政建设制度创新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4.
反腐败:现代化进程中的恒久课题雷红腐败,作为一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并非市场经济社会所独有,更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它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是阶级社会的共有现象。腐败与公共权力相伴生,与廉洁政治相对立,左右着历朝政府的发展进程直至现代国家,使廉洁政府成为...  相似文献   

5.
王刚 《湖湘论坛》2002,15(4):69-70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历史上各种阶级社会和各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中。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腐败也呈现由低到高的上升趋势。腐败的主要成因是权力过度集中,而又缺乏相应的制约监督机制。腐败的本质特征就是用公权谋私利。英国历史学家艾克顿认为:“权力倾向于腐败,绝对权力倾向于绝对的腐败。”腐败就是缺乏监督的权力转化为私利的过程。权力的公共性使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支配力量,公共权力的实现最终要由社会个体来行使。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市场竞争新秩序尚未完…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反腐败,把端正党风和加强廉政建设作为一件大事,下决心抓出成效,取信于民。”在现阶段,我国廉政建设的实质内容就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通过建立廉政法规、制度和强化监督手段,惩治腐败,规范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管理行为,使各级党和国家机关永远保持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本色,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其组织和管理的职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加强廉政建设,必须从教育入手。廉政,相对于腐败而言,廉政建设是一个反腐败的动态过程。就是说,廉政是在反对腐败的过程中实现和达到的。它既是惩治和防范腐败的体现,也是惩治和防范腐败的结果。党和国家机关的腐败现象不管是何种表现形式或者何种形态,最终都可以归结为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使部分权力变质,即使部分公共权力变质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因此,腐败现象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和组织问题,实质上是政治问题,因  相似文献   

7.
腐败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几千年来的毒瘤。严重的官员贪腐会毁损政府的公信力,侵蚀民主法治大厦的根基,扭曲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增大经济交易成本,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降低公民生活品质,污浊社会风气。因此,以零容忍的态度反对腐败而推进的廉政治理,是中国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门阶条件,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与归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实现治理能力提升,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包含政府、市场与社会治理,这三大治理的核心是政府治理,而政府治理的核心是廉政治理。  相似文献   

8.
实现为政清廉是当代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长期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将加强廉政立法,作为解决廉政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为了加强我国的廉政制度建设,有必要借鉴国外廉政方面的立法经验。现将国外廉政立法的基本情况概述如下: 一、廉政立法的发展 廉政同腐败相反相成,二者相对立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现代政府及其官员的腐败现象,几乎成为一种蔓延于世界的疾病,究其缘由,是剥削制度的产物,它产生于资本主义初期,加重于垄断时期。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选举中的金钱贿赂行为就相当严  相似文献   

9.
邢亮 《人民政坛》2014,(11):10-11
<正>公权力是为维护和增进公益而设的权力,对于保障个人权利的实现和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有重要意义。但公权力也具有其内在局限和异化特质,"权力趋向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公权力的过度膨胀必然侵害公民权利。要实现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对公权力的监督制约尤为必要。权力监督和制约是世界性的政治难题。面对权力这个既能给社会带来秩序、公平、自由、安全,又可能给社会带来贪腐、滥用,甚至灾难的一种力量,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如何有效监督和制约权力这个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政治难题。在世界众多的对权力监督和制约的制度安排中,公开和透明无疑是最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设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周林刚 《人大研究》2001,(11):34-35
角色理论为研究政治问题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政治角色是由人们对于处在政治过程中的人的行为期待而构成的各种政治行为模式。从角色理论出发 ,我们可以这样下定义 :所谓腐败 ,是指政治角色 (主要指掌握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的人 )在公共权力行使过程中 ,为了个人或小集团利益 ,而违反各种法定或公认的社会角色规范的一种越轨行为 ,它是一种严重的角色扮演失败。对于角色理论来说 ,角色的扮演过程十分重要。一般而言 ,角色的扮演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角色期望、角色认同和角色表现。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故障 ,那么角色扮演过程就会出现失调现象…  相似文献   

11.
刘子平 《桂海论丛》2009,25(1):20-23
利益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正是由于利益的需要,产生了人类社会的一切政治现象,可以说利益问题是一切政治运动和政治发展的起点、目的和归宿.作为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以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其他一切组织一样,也有自己的利益.党内的利益关系与利益矛盾,社会利益及相关因素的变动对执政党的影响等决定了利益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2.
卢尚涛 《传承》2011,(5):84-85,88
腐败是现代社会的毒瘤,也是现代国家最大的腐蚀剂。权力腐败则是腐败的核心,它不断侵蚀着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如今,各个国家正在逐渐加大对权力腐败的惩治力度,以控制权力腐败。通过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三个方面指出权力腐败的基本危害,并提出惩治对策,即基于权利、社会和权力三个方面建立一个完善的权力制约体系。  相似文献   

13.
政治 ,简单地说 ,就是政权与治权的结合 ,它是一个政府的特质。政府的政权和治权使它区别于人类社会最初的自然状态。边沁曾说 :“它(社会或社会的状态)与政府或政府的状态是同义词 ,与自然状态相反。在这种意义上 ,可称为政治社会。”可见 ,有了政权与治权 ,政府才开始具有管理人民和维护秩序的权力。权力是把双刃剑 ,在绝对专制的皇权统治中 ,它常常扮演屠戮民主和扼制自由的角色。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自由主义政论家阿克顿勋爵的名言“权力导致腐败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可谓一语道破要害。阿克顿曾预言 :“围绕着集权还是限权和…  相似文献   

14.
健全党内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现实需要,在当前是一项紧迫的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党的过程中划分了党内权力关系,为党内权力监督制约奠定了法理基础。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党内制度建设思想,初步建立起俄共(布)党内权力制约平衡机制。要汲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党内权力监督思想的启示,结合当前党内监督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党内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权力腐败是我国社会肌体上的一个毒瘤。在腐败产生的根源上,学者们往往过于注重政治、经济、文化分析,侧重主体论、环境论、寻租论等论点,忽视了权力腐败产生的伦理道德因素。笔者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腐败产生的伦理道德根源也应纳入我们研究的视角。从伦理学视角透视权力腐败的根源,一是权力持有者个体道德已经变异,出现了人性蜕变,有了权力腐败的动机;二是整个社会道德出现了多元化,已经具备了容忍权力腐败存在的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16.
论发展时期的腐败高峰期傅明贤历史和现实都说明,在由传统经济转向现代化经济过程中,易于形成腐败高峰期。这种现象虽然不能视之为不可避免的规律,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比较普遍的政治现象。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是目前我国政治学界的一个重要任务。一、腐败高峰...  相似文献   

17.
段丽霞 《前进》2000,(12):32-33
一、腐败是一种历史性、世界性的社会现象 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有了官吏,有 了权力,就有了权力被腐蚀的问题。权力是由官吏执掌的,权力被腐蚀就是官吏被腐蚀,就是人们所说的腐败。所以,腐败问题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自古有之;腐败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不仅中国存在,世界各国概莫能外。 纵观中国历史,每朝每代的衰败乃至灭亡,究其内因,均属掌权者腐败所致,就连清末农民起义建立太平天国也不例外。要不是东王杨秀清腐败,滥用职权,胡作非为,也不致疏远了与天王洪秀全的关系,就不会引发北王讨东王、燕王讨北王的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18.
腐败是一种屡见不鲜的社会现象 ,任何国家、任何朝代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腐败现象 ,而且当前世界还普遍存在着迅速滋长、蔓延的趋势。它作为一种“国际公害”、“政治之癌” ,往往侵蚀社会机体 ,影响社会稳定 ,给各国政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中有这样一段话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不坚决惩治腐败 ,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 ,党就有可能走向毁…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制度的变迁、政权的更替都与统治者的自身建设密切相关。如果忽视廉政建设,忽视对为政者的廉政要求和监督检查,就会腐败。  相似文献   

20.
正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是马克思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重温马克思廉政思想,对于今天提高我党执政能力、防止腐败现象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一、马克思的廉政建设思想解读马克思在总结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思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生产资料私有制、国家及其官僚制度是滋长腐败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