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寅 《求索》2011,(2):60-62
多元文化是对拥有不同文化的民族国家的事实性描述,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关于不同民族文化的政治观。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多元文化主义主要涵摄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关于民族国家内族群文化差异性、平等性以及族群间关系的政治理论,其二是一项处理民族国家内族群文化多样性以及族群矛盾、追求各种文化和族群和谐共处的具体政策。多元文化主义正义观强调集体权利,这是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批判。与罗尔斯的个人权利至上的主张明显不同,多元文化主义正义观所要求的是一种居于群体权利之上的正义,一种社会意义上的正义,一种承认正义。由此可以看出,多元文化主义正义观对于宏观政策的制定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民族政策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白澳政策时期、同化融合政策时期以及现今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时期。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开始施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并通过建立多元文化机构、实行多元文化教育、设立多元文化媒体等措施来推进这项政策。然而,由于对传统价值观和主流民族文化的冲击,触及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等核心问题,多元文化主义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只有在界定公民权利的基础上发挥多元文化主义的优势,调适多元文化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有机统一,才能解决多元文化主义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也一直是各国政府所关注的问题,为此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曾提出各种理论,采取各种政策来解决各自国内的民族问题。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就是其中一种,这一政策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可以说这是西方民族政策的一个转折。从同化政策到多元文化主...  相似文献   

4.
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作为处理民族问题的有效实践,在欧洲实行30年后却宣告失败了,它的失败一方面源于经济衰退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本身也存在问题。欧洲的多元文化主义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危机,造成了欧洲社会不同族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给欧洲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带来了挑战。欧洲多元主义文化政策的失败给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启示是:坚持统一与多元的辩证法,建构统一是尊重多元的基础和前提。为维护我国的团结统一,需从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坚持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等方面建构统一。  相似文献   

5.
多元文化主义在形成之初就和少数民族追求公正平等的权利密不可分。当前很多学者将多元文化主义仅看成是少数民族权利理论,而没有从多民族国家构建的视角来理解和认知多元文化主义和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关系,对多元文化主义的具体维度也没有进行严格的划分。因此本文从事实、理论、政策及意识形态四个维度,对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内容、价值意义与实践效果进行分析,并将多元文化主义和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置于多民族国家构建之下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6.
当代西方多元文化主义在语言方面的思想主要建立在对“民族建构”和“价值中立”的批判基础之上,这些思想家往往认为这两种思想都不利于少数文化群体语言的发展,二者的最终目的就是在一个国家推行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语言文化。所以,他们要推行一种保护少数文化群体语言的积极的文化政策,以纠正历史上的不公和保障少数文化群体的语言自由。  相似文献   

7.
看了王仰同志《对“资产阶级民族”提法的异见》一文(载本刊1982年第1期),我有不同看法,在此与王同志商榷。王文说,“资产阶级民族”的提法,“最早见于苏联哲学家罗森塔尔、尤金合编《简明哲学辞典》(1939年)”。其实“资产阶级民族”这一概念根本不是这里最早提出来的,《简明哲学辞典》只不过重复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说过:正象资产阶级“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5页)。请注意:这里所提的“资产阶级的民族”与《简明哲学辞典》中的用语一字不差。斯大林在《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一文中就讲得更明确了,他说:所谓“现代”民族,“应该评定为资产阶级民族。例如法兰西、英吉利、意大利、北美利坚以及其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Australia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2000多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以千计的民族分别归属于数以百计的国家,决定了多民族国家为格局的主流。各国因历史沿革、文化背景、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不同,解决本国民族问题的方法和政策也不同。其中,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是较为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以经济腾飞的高速度为世人所瞩目。而新加坡又属四小龙之首。它成功的经验之一:多元文化的民族和教育政策,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一、多元文化的民族政策的成就新加坡是移民国家,国民大多是移民,由四种人组成:华人占777%;马来人占14.1%;印度人占7.1%;其他人占1.1%。新加坡政府实行的民族平等的多元文化政策的精髓是:不给任何民族特殊的地位和权利,也不搞权利和地域分配;但实行尊重各民族及其文化的多元文化的民族平等政策。外界称新加坡是华人政权,实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但新加坡…  相似文献   

10.
现代国家由同质化国家向多元文化国家的过渡、原子化个人向多重身份个人的转化,对国家构建过程中国家能力与合法性提出了新型挑战。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个新兴议题,成为西方自由民主国家解决国家构建与少数群体权利矛盾的重要选择。尽管目前关于多元文化主义这一观念的界定处于丛林状态,但其目标包括承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和推进平等成为广泛共识。多元文化主义实质上是协调国家统一、平等和多样性三者关系的一种努力,需要在国家的主导下建设社会性文化,在社会中普遍形成统一的意愿,同时加强国家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夜郎的族属问题,解放后文学界时见纷争,但涉及到布依族族源的却不多。中央民族学院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少数民族简况》、云南出版社出版的《民族工作手册》,均既承认布依族是“骆越”演变而来,也不否认是当地土著民族的后裔;《辞海》的布依族条说布依族“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国家民委教育司编撰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和贵州布依族简史编写组编写的《布依族简史》等,都沿用《辞海》这一观点。近几年来,史学界已  相似文献   

12.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多元文化主义是指承认民族文化平等,强调民族文化认同,尊重民族文化差异,追求民族自由、民族平等、民族公正的社会伦理思潮.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成员共同的道德心理、道德情感、道德品格、民族意识为基础,通过对本民族伦理价值的弘扬、保护、批判、反思以及对民族精神、民族道德的塑造,以同期实现民族独立、民族统一、民族自决、民族富强的道德理想的一种社会思潮.多元文化主义强调民族文化的多元,而民族主义强调民族道德与政治上的统一,因此二者表面看来存在着矛盾与对立.其实,在多民族国家的内部,二者并不必然存在着矛盾,而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境内具有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道德价值观,为此新加坡政府注重统一国民思想,共同致力于发展。他们以各民族都能接受的方式向国民灌输“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使人们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在心理上认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并在这一旗帜下为新加坡而奋斗。每当国庆、元旦、华人春节等重大节日,都反复重申国家意识这一立国之本。1991年,政府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此后,学校、文化团…  相似文献   

14.
彭继宽 《湖湘论坛》2002,15(6):71-72
土家族传统文化是土家民族的“根”,是土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它与其他民族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历史上出现的民族歧视、民族同化和人为地破坏,土家族文化遭受严重的破坏和损失。新中国建立前,历代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土家族不被承认,它的许多传统文化习俗迅速消失。新中国成立后,土家族获得了新生,文化上也获得了平等,但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土家族传统文化又遭受了几次冲击。改革开放后,土家族传统文化虽然得到了全面继承弘扬,如土家锦、摆手舞、打溜子等项目,就得到…  相似文献   

15.
简论中国化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洋 《思想战线》2006,32(2):61-72
和谐社会以承认社会多样性为前提。社会多样性既有基于财产和地位的纵向分层,如阶级、阶层和贫富;也有基于文化认同的横向分类,如民族、宗教和语言。这两类多样性互有交叉但管理目标不同:前者要控制和缩小差别,后者要承认差别并在尊重主体的基础上追求互主性即仁性(inter-subjectivity)。多元民族文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和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凭据。但要把这笔文化资源变成社会资本,中国看待多元民族文化的范式则要从原先的“社会发展史”转换为今后的“文化生态学”。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使各民族不同梯次,不同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乃至心理交流与碰撞,不是“环环相克”,却是“息息相生”。与全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共谋发展一样,贵州的40多个民族,多元互补共生,携手并肩,共同繁荣与发展,已步入佳境。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超越各民族界限,上升到国家整体层面的概念。民族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各民族能否和谐相处和发展直接关系我国的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因此,对我国民族问题的处理要在一体性的基础上承认且创造积极条件,使各民族有利于朝着多元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各社会主体和谐相处,社会安定,繁荣发展,才有助于我们国家安全的维护。  相似文献   

18.
自治权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法—一《宪法》和国家的基本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民族自治机关的重要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国家通过立法给予少数民族以自…  相似文献   

19.
花建 《探索与争鸣》2001,(11):43-45
幅员辽阔的加拿大,以雄浑的洛矶山脉、湛蓝的五大湖和满山遍野的北美红枫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人居环境最优美的国家,也是发展文化产业卓有成效的国度之一。2001年春夏,笔者以“加拿大文化产业和文化政策”为研究主题,对加拿大的政府机构、文化企业和组织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本文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拿大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经验概括如下:制订“加拿大内容”政策,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群体加拿大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开放条件下以弱势文化去抗衡美国的强势文化。美国的经济总量约为加拿大的10倍,并拥有世界上最强…  相似文献   

20.
在加拿大各地,到处可以体会到“多元文化”政策带来的社会活力。从温哥华的印第安文化遗址,到蒙特利尔连绵整个夏季的多民族风格烟火节,再到首都文明博物馆那两年一度的加拿大移民文化展览,显示出组成加拿大民族大家庭的60多个民族之花竞相开放的盛景。更耐人寻味的是去年5月间一些省招募新警察也明确宣布:优先招收少数民族。不少地方议员已提出,政府部门(包括警察部门人员)的种族比例应和当地人口的种族比例大体相等。而在“龙的传人”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