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瑶族称谓     
荔波县瑶山瑶族 ,自称“董家” (to 55 mo55) ,意思是 :“我们是这种人。”布依族称之为“尤”( ou2 1 ,意为“瑶人”。因瑶山瑶族男子身着白色五指绣花齐膝短裤 ,汉族称之为“白裤瑶”、“花裤瑶”。荔波县瑶麓瑶族 ,自称“努侯” (nu55hou33) ,意思为“着我们这种服装的人”。水族称之为“谬六” (miou35lo55)意为“苗六人”。荔波县瑶埃瑶族 ,自称“东蒙” (tu 33 mu 33) ,意思是“我们是这种人”。布依族称之为“尤”( ou2 1 ) ,意为“瑶人”。因瑶族男子身着灰色长衫 ,汉族称为“长衫瑶”。望谟县油迈瑶族 ,自称“满” (ma 55) ,意思…  相似文献   

2.
湘南桂北地区的瑶族人大体可分为两支:一支生活在高山峻岭,操苗瑶语族瑶语支的勉语,从事以林为主的农耕生后,俗称“高山瑶”;另一支居住在山脚平坝地带,操当地人称作“土话”的一种汉语方言,从事稻作农业,俗你“平地瑶”。尽管他们的语言和生活环境略有差别,但民族意识和文化传统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侗族是我国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榕江、从江、剑河 锦屏、天柱、镇远、三穗、岑巩、玉屏、铜仁、万山、石阡,湖南省的新晃、通道、靖州、芷江、会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融水、融安、罗城以及湖北省的恩施、宣恩、咸丰等县(自治县)。人口约一百五十余万。 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的一种语言。侗语内部分为南北两个方言,方言中又各自分为三个土语。侗语是一个分歧较小的语言,不仅方言内各士语间通话无阻,而且两个方言皆可通话。 侗族自称[Kam~(55)](近似金字或(黑甘)字或黔字古音),意如“遮掩”“荫蔽”。有的地方自称[am~(55)]、[n~(55)]。据史籍记载,侗族属百越,可能是骆越人中的一支。魏  相似文献   

4.
排瑶或八排瑶是瑶族的一支,主要聚居在粤北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少数散居于邻近的连山等处。据1982年的户口普查,连南县共有人口127,646人,其中瑶族58,227人,占总人口的45.62%,绝大部分为排瑶,仅有少数过山瑶散居境内。  相似文献   

5.
贵州威宁石门坎苗语,有一种重迭声母的语音变化现象。这种现象是该方言的一种形态变化。双音节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状词、带数词[?i~(44)](一)的数量结构,一般均有肯定形式和不肯定形式的形态变化。肯定形式指上述各类词和带[?i~(44)]的数量结构的原形;不肯定形式指语音上增加音节的声母与肯定形式的声母重迭(相应),并赋予各类词或带[?i~(44)]的数量结构以不具体肯定的意义。如[a~(55)se~(44)](心)这个名词是肯定形式,[a~(55)—su~(44)a~(55)se~(44)](心脏肝肺之类)是不肯定形式;[ta~(33)](杀)这个动词是肯定形式,[tu~(44)ta~(33)](乱杀)是不肯定形式;[l‘au~(13)](年老)这个形容词是肯定形式,[lu~(44)l‘au~(13)](略微老)是不肯定形式;[b~(21)](清洁的样子)这个状词是肯定形式,[bu~(44)b~(21)](似乎很清洁的样子)是不肯定形式。声母重迭与否,是形态上区分肯定形式与不肯定形式的语法标志,也是对实词分类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排瑶是瑶族的一个重要支系,主要聚居在广东省北部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境内。整族而居,内聚力强是他们的显著特点。这其中,村落组织作为排瑶社会组织的重要方式对于该支系社会的稳定,团结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今就排瑶社会的村落组织进行较为深入的结构分析,主要拟从五个层次来探讨,即房、分支与姓氏、龙、排(瑶老制度)、联盟会议等。  相似文献   

7.
瑶麓,是贵州省荔波县东北约35公里处的一个瑶族聚居桂村寨,建有理族乡,因此,瑶麓又是一个民族乡的名称。全乡有220余户,1300多人,有韦、覃、卢、欧、常、莫门姓,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接近苗语支,当地汉族或汉文史籍称之为“青瑶”、“青裤瑶”、“黑瑶”或“黑裤瑶”等;自称为nu55mhou22。瑶族定居于这里并从事农业的时间不长,而当他们定居于这里之时恰好又是从游措转向定居农业的时候,因经济转型的关系,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对这些转型中的婚姻与人口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当前民族地区社会转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那些身怀绝技的红头瑶妇女,竟然用他们那双手,将人类早期耕作的历史与传统如诗如梦地再现出来——坐落在哀牢山南部红河南岸的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水河镇,有不少红头瑶聚居的村子,板板桥就是其中一个。1999年2月,为了对红头瑶妇女的服饰作一全面的探询,我到了板板桥村。板板桥离县城仅3公里,全村150多户人家都是红头瑶,由于历史上与外界交往。联姻的不多,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至今仍然保留着本民族古老的文化遗迹。据村里的老人说,他们这一支瑶族自称“育勉”,外人根据他们服饰的特点,称他们红头瑶。他…  相似文献   

9.
瑶族族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瑶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革命斗争传统的民族。目前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等五省区,共有一百二十五万多人。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瑶语比较复杂,总的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少数属于苗语支)。称谓有盘瑶、过山瑶、背篓瑶、蓝靛瑶、茶山瑶、平地瑶、板瑶、白衭瑶等三十多种。关于瑶族族源问题,我国史籍记载颇多,说法比较混乱,民间传说也不甚相同,古今中外学者曾作过不少调查研究,发表了许多探讨性的论著,看法也多纷歧。下面,我想根据自己二十多年来从事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对瑶族的族  相似文献   

10.
中国节庆     
《台声》2005,(10)
Sun.Mon.Tue.Wed.1320226初五9初八十二15十四十九21二十小雪30廿九12三十14十三16十五28廿七27廿六十月 彝族十月年 彝族过去使用十月太阳历,形成了与历法相应的年俗。多在农历十月上旬择吉日举行。过年时,先敬天祭祖,再到各家共饮“转转酒”,还有赛马、角力等活动。瑶族耍歌堂 又称“秋割节”。瑶族中的盘瑶和八排瑶最隆重的节日,在农历十月十六日举行。传说这天是瑶族祖神盘古王的生日,故先行祭祖仪式,后歌舞狂欢,燃起篝火,以庆丰收。丰收节台湾高山族排湾人的节日,多在农历十月粮食进仓后,择吉日进行。节日里,各个部落都举行盛会,在…  相似文献   

11.
早在五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语言调查工作队对国内瑶语进行了调查,由于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调查的重点是放在广西。多年来,贵州本身对贵州的瑶语没有进行过调查,因此对瑶语的具体情况了解很少。近几年在民族识别中,省人民政府文件提出要对荔波的“长袍瑶”和望谟的“油迈”瑶进行识别,这也牵涉到对他们的语言必须进行了解。1983年贵州社会科学院、省民族研究所和贵州民族学院等单位组织对贵州月亮山民族地区进行综合考察,这里又是瑶族较聚居的地区,在考察瑶族的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同样要考察瑶族的语言状况。从民族语言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我们更需要积累这方面的语言资料。由于以上原因,我们参加了月亮山地区的综合考察。实践证明,这次对贵州瑶族的语言作全面的调查是非常及时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一、与实际家庭相矛盾的亲族制度 瑶麓瑶族乡位于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东南部,全乡农业人口全为瑶族,操瑶语,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瑶麓方言,自称“努茂”〔nu55 mhau33〕,汉称“青瑶”。据明《太宗永乐实录》30卷第9页记载:“永乐二年,荔波县民覃真保上言,‘县自洪武至今,人民安业,唯八十二峒瑶民,未隶归籍。今闻朝廷加恩抚绥,咸愿为民,而无由自达,乞遣使招抚’。上从之。命右军都督府移文总兵宫都督韩观,遣人抚谕。其愿为民者,官量给赐赍,仍复其徭役三年”。《荔波县志》记载:“瑶麓瑶族,原散居于水尧、水庆、瑶庆等乡,因受统治者欺压,乃放弃各地,聚于瑶麓”。 恩格斯说:“家庭——摩尔根说——是个积极的要素;它从不停滞不前,而是随着社会由较低的阶段发展到较高的阶段,从较低的形式进到较高的形式。反之,亲族制度却是消极的;它只有经过一段长久的时期才把家庭的演进记录下来,而且只有在家庭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时才发生剧烈的变化”。瑶麓瑶族现行家庭是一夫一妻专偶家庭,婚姻关系十分持久牢固。“家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经济组织,除了金属工具,容器,食盐和某些奢侈品之外,它往往能生产  相似文献   

13.
从《祭祖歌》探讨侗族的迁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族是祖国历史悠久民族之。分布于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地区,聚居在天柱、锦屏、黎平、榕江、从江、新晃、通道、三江、龙胜等县,共有一百一十万余人①。在侗族聚居境内,也杂居有汉、苗、壮、水、瑶等兄弟民族。侗族,有南北两部方言②:在南部地区的侗族自称为“干”(kgm~(55)),或“金”  相似文献   

14.
一、学术上的两个基本问题 (一)、仡佬语的归属问题 仡佬语的归属问题国内语言学界尚未有统一的认识。 1981年华中工学院出版的《语言学概论》(马学良主编)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两部权威著作均把仡佬语列在壮侗语族之后,但语文未定。贺嘉善同志编著的《仡佬语简志》一书是目前研究仡佬语的唯一公开出版的专著,书中认为仡佬语在语音上接近苗语,但词汇和语法则与壮侗语接近。书中虽未对仡佬语的系属问题下什么定论,但贺氏是倾向于讫佬语属于壮侗语族的。1982年她发表了《仡佬语的系属》一文,通过对仡佬语同苗瑶语、壮侗语比较后,结论指出“通过这个比较,我们认为仡佬语属于侗台语族,而不属于苗瑶语族。”  相似文献   

15.
向枫 《政策》2002,(8):29-30
温州人王均瑶以“胆大包天”享誉国内外。1991年春节前夕,王均瑶和一帮温州朋友在湖南包“大巴”回家过年。翻山越岭1200公里的漫长路程中,他无意中说了句汽车太  相似文献   

16.
管鹏 《今日民族》2006,(10):46-46
丘北县境内的瑶族自称“金门”或“吉蒙”,他称蓝靛瑶。主要分布在温浏、锦屏、天星等5个乡镇,共计500余户,2000余人。居住人口最多的是温浏乡的羊街。蓝靛瑶,顾名思义,他们以善种蓝靛,喜穿蓝靛所染的衣服而得名。据民国《维摩州宛邱县志·人种》载:“邱北瑶人明初从广西邕黔交  相似文献   

17.
上一期,我们已经介绍了中国传统医药的一个分支——瑶医学及其继承人之一覃迅云的故事。现在,我们将从瑶医的历史着手,向读者展示丰富灿烂的瑶医文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古朴自然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等十多个少数民族。距桂林200公里的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集中生活着瑶族的五大分支(茶山瑶、盘瑶、花篮瑶、山子瑶、坳瑶)。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五上金秀,并感叹说:“中国研究瑶族的中心在金秀。”因而,金秀又有“第一瑶乡”的美称。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6,(12)
正在广西有一个特别的家庭,共有10口人,四代同堂,他们来自5个不同的民族——苗族、瑶族、侗族、壮族和汉族。尽管民族生活习惯有所不同,但这个罕见的多民族家庭仍然其乐融融。在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八滩村委里排组,有一个特殊的家庭:他们共10口人,四代同堂,有苗、瑶、侗、壮和汉5个民族。结识这个特殊的家庭,是2010年1月31日。当天,是这个家庭迎娶湖南邵阳的汉族女子黄世红的大喜之日。也就是当天,这个家庭正式组建起了苗、瑶、侗、壮、汉5个民族。  相似文献   

19.
江华瑶族自治县是湖南省瑶族的主要聚居区。据1986年统计,瑶族人口达165,80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95%由平地瑶和过山瑶两大族系组成。他们之间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本文试从称谓、居住环境、经济形态.社会组织、婚姻家庭、语言文字、服饰和丧葬八个方面谈谈平地瑶与过山瑶之异同。  相似文献   

20.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多样性现状云南是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边疆省份,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水、满三个民族转用汉语外,其余22个民族使用着26种语言,其中怒族3种(怒苏语、啊侬语、柔若语)、景颇族2种(景颇语、载瓦语),瑶族2种(勉语、布努语)。有14个民族使用着22种文字:彝族使用云南规范彝文、凉山规范彝文,傣族使用西双版纳新傣文、西双版纳老傣文、德宏傣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