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学社会主义同民主社会主义之间存在着根本区别。(1)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上,科学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民主社会主义则由最初信奉马克思主义逐步变为把指导思想多元化奉为自己的思想纲领。(2)在对待社会主义上,科学社会主义强调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最终实现人民的幸福、解放、  相似文献   

2.
《奋斗》2008,(8):59-59
科学社会主义同民主社会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1)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上,科学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民主社会主义则由最初信奉马克思主义,逐步变为把指导思想多元化奉为自己的思想纲领。(2)在对待社会主义上,科学社会主义强调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最终实现人民的幸福、解放、民主和自由。同时,也强调社会主义要吸收借鉴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上,社会民主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从来就是和科学社会主义相联结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一种思潮,它们之间本来存在着十分明确的原则界限。可是,有一些人却出于种种原因不断地制造舆论,在许多方面和环节上竭力模糊和抹杀这个原则界限。民主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哲学所研究员徐崇温在《论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区别》中进行了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民主社会主义研究的深入,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关系的研究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虽然最初的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曾经为早期欧洲工人运动作出积极贡献,但是近现代社会党所主张的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却有本质之别。  相似文献   

5.
陈桂林 《理论导报》2010,(11):11-12
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之时,有人重新鼓吹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背离科学社会主义、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必须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在其主张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价值观念以及如何对待科学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几个方面的原则界限,坚定不移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6.
徐理 《党的建设》2007,(8):32-33
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是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政治思想。了解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演变过程和理论观点,正确认识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分清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课》2008,(1):20-21
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但是,在世界的舞台上,除了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科学社会主义外,还有其他各种所谓的“社会主义流派”。在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中,最流行的是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在欧美一些国家有着一定的市场,但是,这种社会主义无论从本质到形态,都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奋斗中,李大钊对正在中国泛滥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与批判,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根本对立和原则区别,为中国共产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而没有受到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干扰  相似文献   

9.
当前,民主社会主义既是一个热点问题,又是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在国内确实有人反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主张搞民主社会主义的一套,搅乱了人们的思想。我们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帮助人们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评析民主社会主义,增强辨别和抵御错误思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是当前思想界一项重要任务。认真学习《共产党宣言》,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客观规律,未来世界不是两者的融合。阶级斗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理论,不能放弃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坚持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能搞"全民党"。无产阶级必须通过革命夺取政权,不能迷信和平过渡。无产阶级专政是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不能离开公有制来谈论社会主义。必须同传统观念彻底决裂,建立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不能把抽象的民主、公平等当作永恒的真理。  相似文献   

11.
《新视野》1985,(1)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重点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的具体条件。马克思主义有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是当前思想界一项重要任务。认真学习《共产党宣言》,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客观规律,未来世界不是两者的融合。阶级斗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理论,不能放弃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坚持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能搞“全民党”。无产阶级必须通过革命夺取政权,不能迷信和平过渡。无产阶级专政是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不能离开公有制来谈论社会主义。必须同传统观念彻底决裂,建立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不能把抽象的民主、公平等当作永恒的真理。  相似文献   

13.
民主政治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几代经典作家对此有大量的论述,但是,不同的历史时代为他们提供了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给他们提出了不同的课题和解决这些课题的客观条件,所以,他们关注民主政治的角度和层面,他们解决问题的程度也各不相同。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思想正是经历了这样的历史过程而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丰富。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总结历史教训和改革开放的新经验,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求实》1980,(Z2)
51、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也叫科学共产主义,它既指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又指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它有广义、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理论体系。我们这里说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从狭义上讲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的论述,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学说。所谓无产阶级解放的性质,是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是指无产阶级进行斗争、实现社会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社会主义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没有科学社会主义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机和活力。在当今时代,强调它们二者的内在联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矛盾,坚定人们的信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是其理论来源,列宁到毛泽东的探索是其实践基础。从其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本质论”、初级阶段及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民主社会主义,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强国富民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是其理论来源,列宁到毛泽东的探索是其实践基础.从其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本质论"、初级阶段及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民主社会主义,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强国富民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8.
邱会生 《世纪桥》2012,(13):68-70
自从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其他社会主义流派也形影相随。民主社会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流派。尽管它们在实现社会主义途径等方面存在某些空想的色彩,但这些流派关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是第一位生产力的理论对邓小平探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社会主义,又称科学共产主义。它是相对于空想社会主义而言的。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一著作,首先就是以《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为题发表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广义和狭义这两个方面的含义。从广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整个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邹升平  魏晓文 《求实》2012,(2):74-77
中国共产党与瑞典社会民主党的"社会主义观"存在本质差异,瑞典社会民主党信奉民主社会主义,而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科学社会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瑞典社会民主党与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观"的根本对立对两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选择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瑞典模式在经济制度上存在本质差异的重要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