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国发生了许多食品安全事件。诸如苏丹红事件、啤酒甲醛风波、PVC事件、韩国泡菜寄生虫污染等.造成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心理恐慌,也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媒体频频对食品安全中的假冒伪劣问题进行曝光后.有读者发出了如此的感慨:“现在似乎没有安全的食品了。”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关系到国民健康和国家安危,要从战略高度认识维护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由于食品安全保障的缺失,接连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为此,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健全法律制度,创新监管方式,强化企业自律,引导公众参与,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干扰,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靠市场机制无法得以根本解决,必须依靠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权力才能得到保障。每一起食品安全事件的背后都存在监管滞后或监管不力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其实是市场失灵和监管失灵的共同结果。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有必要从构建独立监管机构、公共治理模式和行政问责机制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事,也是国家非传统安全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近年来也不断发生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本文从体制、法律基础、质量体系和检验体系等多方面比较了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情况,提出了可供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声音     
《廉政瞭望》2019,(7):8-8
对那些造成严重食品安全事件后果的企业责任人,要从重处罚,罚到他们倾家荡产.'——3月26日,李克强总理指出,必须坚决守住安全底线,确保食品安全,维护人民健康那也不能找我农业局办,不可能跨部门,农业局没这个钱,即使有,那是其他项目的钱,我也不敢挪用。  相似文献   

6.
一、贵州省公众食品安全整体认知状况分析(一)对食品安全标准整体的认知贵州省公众对于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的认知整体偏低。不少公众认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要向欧盟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看齐。公众普遍认为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食品标准低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二)对食品安全事件责任的认知贵州省公众普遍认为出现食品安全事件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政府监管不力,层层监管机构形同虚设;二是食品生产者唯利是图。(三)普遍认为贵州省食品监管应该采用欧盟式的追溯管理一旦食品出现安全问题可以从零售端追溯到原产地,  相似文献   

7.
“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近年来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恶性事件的又一起。反思发生“三鹿奶粉”事件的原因,首先是我们在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上存在不足,其次是在食品安全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第三是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存在漏洞,第四是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及管理者的失职行为惩罚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8.
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给消费者带来焦虑,且让国产食品销售额在相应市场的占有率不断萎缩,国内食品企业遭受严重损失。如何重振消费者对中国食品市场的信心并维护食品企业声誉,建立健全激励企业控制食品安全的制度是关键。尽管市场、法律和管制等制度对企业控制食品安全有激励作用,但在不同程度上均存在缺陷。激励制度间的比较分析可解释中国食品安全事件“死而复生”的原因。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不断成熟,市场声誉机制将在激励企业提供安全食品方面起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法律和管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确保食品安全不可或缺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王雪莹 《理论建设》2011,(4):106-107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和无法预测的恶劣影响。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不仅损害了无数婴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对我国奶粉业造成巨大的打击。  相似文献   

10.
杜谦 《江淮》2011,(8):47-48
三聚氰胺奶粉、化学火锅、苏丹红……媒体接连曝出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感到"没什么可吃了,吃什么都不安全"。而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替代了之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从"卫生"到"安全",两个字的改变,表明我国食品安全从立法观念到监管模式的全方位重大转变,食品卫生法关注食品外在的东西,即是否卫生干净,而食品安全法防范的是食品吃了以后产生的潜在危害。该法运行已经两年有余,虽然没能从根本上遏制住食品安全事件,却也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实在的  相似文献   

11.
黎霆 《理论导报》2011,(5):6+11
食品安全是当前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今年年初以来,全国多个地区又出现了多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说明食品安全的形势依然严峻。进一步来看,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出现,除了监管体系依然不够完善、少数不法厂商见利忘义等原因外,很可能还由于食品行业中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尚未得到解决,从而使食品安全监管的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2.
夏琦 《理论建设》2010,(4):40-44
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不安全的食品成为人们健康和生命的杀手,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为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因而危及经济、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能治标不治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以来,接连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使社会道德成为人们关注议论的重点对象。加上一些交通安全事件,尤其是前不久发生的"小悦悦事件",更是让社会道德处于风口浪尖上。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07,(6):36-37
省民建部分委员反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机率,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要不断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王和山 《共产党人》2013,(10):13-14
食品安全,责任如山。根据近期全国部分地区的"假羊肉"事件,2013年5月9日,自治区副主席王和山同志在2013年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对我区开展牛羊肉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现摘要刊发。  相似文献   

16.
高峻卿 《先锋队》2011,(12):58-58
近年以来,接连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使社会道德成为人们关注议论的重点对象。加上一些交通安全事件,尤其是前不久发生的“小悦悦事件”,更是让社会道德处于风口浪尖上。  相似文献   

17.
面孔     
《廉政瞭望》2012,(19):10-10
孙成泽:“三鹿”事件被记过官员升官 任国家药监局食品安全协调司司长时,曾因“三鹿”奶粉事件被记过处分的孙咸泽,近日被任命为该局副局长。2009年3月,中央纪委、监察部对三鹿奶粉事件中负有重要责任的有关人员作出处理,决定给予孙成泽记过处分。有评论称,在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一名相关领域官员的复出升迁,难免会引起公众的诸多猜想。  相似文献   

18.
檀秀侠 《新视野》2012,(1):74-77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可问责性尚不充分,在责任界限、相关法律规定和机制上都存在很多缺陷,必须继续对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进行改革和重组,努力改变多头监管、职能交叉的局面.要建立健全问责法律,首先要保证问责法律的权威性,由中央政府部门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等权威部门制定或颁布实施,为问责的统一和规范提供保证.要建立科学、规范、长效的问责机制,顾及和考量问责主体的动机以及利益取向、问责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等因素;重视事前和事中问贵,加大对风险源头监管的责任;问贵要瞄准最危险的事件和最关键的环节,防止危机的发生,从而确保对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有效问责.  相似文献   

19.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中,“食要安”似乎成为一种奢望。从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染色馒头、塑化剂饮料、地沟油、苏丹红鸡翅、“皮革”老酸奶、速生鸡、假蜂蜜氯超标、毒生姜、镉大米、假羊肉……近年来不断被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次次刺痛着公众的神经,让广大民众焦虑又无奈,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相似文献   

20.
突破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制困境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的大事.世界各国政府大多把食品安全视为公共安全,并加大力度进行监管.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法律体系、运行机制及文化氛围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法律体系,明确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运行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问责文化社会氛围,确保食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