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瓶三轮车无法取得驾驶证,但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下仍应被认定为无证驾驶。无证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而受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中职工违反治安管理造成伤亡不得被认定为工伤的规定,以往被视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不能被认定为工伤。《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出台改变了这一定性。职工无证驾驶机动车并不影响其被认定为工伤。  相似文献   

2.
驾驶入虽属无证驾驶,但因机动车投保了交强险,保险公司仍应承担赔偿责任。这与设立交强险保障受害第三人权益的立法目的是一致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没有否定在驾驶入无证驾驶等情形下保险公司可以对造成第三人人身损害应负的责任,也无法律规定明确无证驾驶不属于可保风险,故投保人在无照驾驶情形下,保险公司应当承担保险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3.
案例一:“无证驾驶”助力车致自己死亡工伤认定案 肖某生前系属某煤矿工人。一日,肖某驾驶助力车前往煤矿上班,因一时疏忽,撞在同方向占道停车的变型运输机尾部,当场死亡。事后,本案第三人——肖某之妻刘某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肖某无证驾驶助力车系属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作出不认定为工伤(亡)的决定。刘某不服,向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相似文献   

4.
万选才 《人民司法》2022,(35):25-27
<正>【裁判要旨】对于醉驾这种法律拟制的抽象的危险,如果有证据证明或者基于常识判断,被告人的驾驶行为没有危险或者基本没有危险,就不应该定罪。鉴于在一些乡镇、农村地区无证驾驶摩托车的现象比较普遍,也鉴于无证驾驶摩托车的危险性小于无证驾驶汽车,为了避免打击面过宽,对无证驾驶摩托车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不予从重处罚。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十多年的法医鉴定工作中,发现一些交通事故法医鉴定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大家交流并希望相关部门重视和解决。1法律的滞后和相互不配合法律的滞后和相互不配合,给交通事故处理工作造成的不便,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例如:甲饮酒驾驶机动车或无证驾驶机动车将乙撞成肢体骨折,甲在事故中负主要责任。根据1990年出  相似文献   

6.
一、对本罪客观行为范围的反思刑法将本罪的客观行为限定为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和醉酒驾驶行为。两行为都属于危险驾驶行为,但危险驾驶行为并非仅限于此。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危险驾驶行为应是指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安全驾驶规定,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它具体应包括无证驾  相似文献   

7.
王新友 《政府法制》2009,(20):10-11
新中国先后施行过三部治安管理处罚法律—1957年制定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1986年制定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2005年制定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环视世界各国法律体系,大多数国家没有直接对应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律制度,但在我国法律体系里,治安管理处罚法律始终以其独立存在的历史地位维护着社会治安秩序,  相似文献   

8.
治安处罚是公安机关进行治安管理的行政强制活动。它的实施与广大公民、法人的权益密切相关。本文从法律的适用性出发,通过剖析当前治安处罚最主要的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在实体和程序规范方面与其它相关法律、法规的冲突,以及它在治安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适用困难,提出进一步完善治安处罚法律体系的法律修改建议:将《条例》的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分别立法,加强法律间的配套与协调,以适应治安行政管理依法从严控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先后施行过三部治安管理处罚法律--1957年制定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1986年制定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2005年制定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环视世界各国法律体系,大多数国家没有直接对应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律制度,但在我国法律体系里,治安管理处罚法律始终以其独立存在的历史地位维护着社会治安秩序,在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公安行政权的特殊性导致治安管理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广泛存在,且"自由空间"较大,缺少相关立法和制度约束,使得治安管理处罚自由裁量权难以有效控制,容易被不适当运用,直接损害治安管理处罚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着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延缓公安法制规范化进程。因此,最大限度地发挥治安管理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正面作用,有效防止它的不适当运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1.
刘正球 《政法学刊》2009,26(3):108-111
警察权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治国家的原则下,建设和谐社会,必然要求警察权依法行使、对警察权实施法律约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从立法目的、法律原则、治安管理处罚权限、处罚程序及治安管理处罚执法监督等方面对警察权进行法律约束。遵守这些约束是正确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刑法修正案(八)》的正式颁行,危险驾驶罪也正式进入我国刑法体系,笔者将着重结合实践中的问题,对危险驾驶罪的犯罪构成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危险驾驶罪与相关犯罪的关系,对典型案情的罪名适用提出见解。一、危险驾驶罪的理解危险驾驶罪的犯罪主体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主体,主观上应为故意,即明知该行为会导致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危险驾驶行为有很多,典型的诸如无证驾  相似文献   

13.
《治安管理处罚法》法律用语变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荣  金雅兰 《政法学刊》2007,24(2):125-128
与原《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治安管理处罚法》法律用语更加规范,行为表述更加准确。法律用语是法律规范内容的文字表述,蕴含着丰富法律实质内涵,其变化,是法律规范的调整和执法理念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网易 《政府法制》2010,(14):25-25
今年4月,一名瑞典"冒牌"飞行员被查出无证驾驶,他被荷兰一家法庭处以1700美元的罚款,还责令其1年内不得再驾驶飞机。  相似文献   

15.
被告人邹某某无证驾驶摩托车将路边行走的吴某某撞倒在地,邹某某见状,驾驶摩托车逃离现场,在逃跑途中被群众捉获。经鉴定,吴某某为重伤。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在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恶性交通肇事事件后,我国对安全驾驶问题前所未有地重视起来。纵观交通肇事案件,酒后(包括醉酒)驾车,超速驾驶、超载驾驶、无证驾驶、驾驶制动技术不合标准的车辆、报废车辆等这些危险驾驶行为在其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公安机关应对性骚扰入律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虹 《法学杂志》2006,27(5):110-113
性骚扰纳入法律中后,公安机关面临着性骚扰法律界定模糊、违反治安管理的性骚扰行为程度认定标准的不确定性、性骚扰行为取证过程的困难性、对违反治安管理且受害人提出请求的性骚扰行为进行处罚法律规定的不明确性等新课题。故在公安机关进行的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应当在转变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行为人具体实施的行为,用好、用足《治安管理处罚法》。  相似文献   

18.
<正>引言恶意肇事是指交强险中规定的无证驾驶肇事、醉酒驾驶肇事、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被保险人故意肇事等情形。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保险公司是否应对这种恶意肇事承担赔偿责任,司法界存在较大争议,甚至同一地区的两级法院认识都不尽相同。以下案例较能说明问题:案例1:2010年1月3日19时许,王某驾驶三轮摩托车(已交纳交强险)致朱某受伤。朱某因此住院,花去医疗费23000余元。交警认定王某在此事故中无证驾驶,且在非机动车道逆向行驶,  相似文献   

19.
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竞合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年3月1日起实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与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违法行为竞合问题,公安机关既可以根据刑法认定犯罪并在侦查终结后移送检察机关起诉,也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不认为是犯罪,直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作出处理。根据解决法条竞合的原则,以及基本法律高于法律的原则,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条文发生竞合时,应当适用刑法。检察机关应当履行好对公安机关的侦查监督职责。  相似文献   

20.
治安管理处罚是指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件例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给予的治安行政制裁。广义的治安管理处罚还包括公安机关依照户口、消防、交通、公共安全、出入境管理等其它治安管理法规的规定,对违反该法规定的违法行为给予的行政制裁。因而,我国法律关于治安管理处罚的规定主要载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其它治安管理法规之中。此外,在国家颁布的其它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