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一些公众人物说话行事,都不敢触及社会敏感问题。一些同志,面对敏感问题,总是如蛇行一般七绕八弯,能躲则躲。也难怪,有道是“祸从口出”,在敏感问题面前,稍不留神,就可能惹来麻烦,避而远之就成了一些人的万全之策。  相似文献   

2.
王皋子 《党课》2011,(4):64-64
时下一些公众人物说话行事,都不敢触及社会敏感问题,遇到敏感问题,总是如蛇行一般七绕八转,能躲则躲。也难怪,有道是“祸从口出”,在敏感问题面前,稍不留神,就可能惹来麻烦,避而远之就成了一些人的万全之策。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3,(11):32-33
在抓落实的过程中,一些党员干部一旦触及社会敏感问题,便如蛇行一般七绕八弯,能躲则躲。在他们看来,敏感问题稍不留神,就可能“引火烧身”,唯有避而远之才是万全之策。如此一来,工作的落实往往就卡在了敏感问题的处理环节,再难深入下去了。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4,(15):36-36
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爱动脑筋、想问题的,但也有些人看这个社会到处都是“问题”,患上了“焦虑症”,悲观厌世、心灰意冷,不思进取、浑浑噩噩;有的同志遇到问题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退,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不负责任、无所作为;有的同志刻意放大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以存在的问题去否定取得的成绩……这些都不是正确的“问题意识”,而是意识上出了问题,必须坚决摒弃。  相似文献   

5.
如何对待困难和矛盾?是见困难就躲、遇矛盾就椎,还是见困难就上、遇矛盾就抓,这是对共产党员党性强不强的重要检验,是对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牢不牢的重要检验。当前,全党正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集中精力打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攻坚战。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必然会遇到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会碰到一些我们想到的和没有想到的困难。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迎难而上,绝不能消极回避,无所作为,更不能怨天尤人,败下阵来。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同志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的事情,再小的事也要竭尽全力去办。作为一个单位和部门的领导,面对群众的难事、急事,都要一件件放在心上,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为群众办好那些不是什么大事的件件难事,宗宗急事,这就是我们每个领导干部转变作风,实实在在为群众服务的大事。时下常见有些单位和部门的领导,也常讲为群众排忧解难,可每逢遇到影响百姓工作生活的一些难事急事,能推就推,能躲就躲,本来能及时解决的事,却一拖再拖,甚至还有个别领导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他们总认为抓好了…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基层,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然而,却有一些领导干部恰恰不愿意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他们一是“怕”,二是“躲”。“怕”就是怕惹麻烦,怕得罪人,怕引火烧身;怕与群众见面,怕群众不理解;怕自己水平有限,解决不了问题白费劲。“躲”就是回避问题,遇到问题绕道走;群众找上门来便避而不见,即使躲不过去,也只是敷衍应付,打打官腔。还有的借口“工作太忙”,成天泡在上面,热衷于开会、剪彩等上层活动。凡此种种,归根结底就是没有把群众意见放在心上,没有端正对群众意见的根本态度。群众意见何以多?…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11,(28):53-53
明明有相关制度(包括法律、规章、政策等),有的地方行政部门却不积极执行,在为百姓排忧解难方面,采取躲、拖、推等手段,漠视群众利益和诉求,导致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新问题拖成老问题。一些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事件,  相似文献   

9.
快乐大叔 《党课》2012,(9):93-95
到底应该是人躲车,还是应该车躲人呢?这显然不是一个问题。在全世界绝大多数的文明国家和地区,都是车躲人,而且越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这种“规则”越被遵循得彻底。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行人普遍是需要躲车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群众上访事件时有发生,且有上升趋势,令地方领导十分难堪和头痛,这批上访者的问题刚解决,那批上访者已告到门前,闹得不可收拾,既影响了正常办公,又影响了政府的形象,还造成了群众不满和积怨。为了免得心烦,有些领导只好采取“躲避战术”,或躲在办公室不出门,或躲在家里不上班,但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上访者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也决不罢休收兵,以至造成问题越积越多、上访者越来越多的被动局面。群众之所以上访,大多并非吃饱了撑着无理取闹,而是自身的权益受到损害,得不到公正的解决,或是反映干部不正之…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1,(5):49-50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总体是好的,但在少数领导干部中也存在着脱离群众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有的不敢面对群众,看到群众就“怕”,见了群众就烦、就躲,对群众的呼声置若罔闻;  相似文献   

12.
中欧关系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2003年的"蜜月期"比起来,2007年中欧关系出现一些波折.欧方更关注中欧关系中的纯经济问题,而中方则更在意国际规则和平等待遇,以及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本文分析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指出中欧合作的基础并未改变,并就中欧关系的未来做了展望,对改善中欧关系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这里发表陆建华的《答客问》凌云恪的《论“阴暗面”》,都是关于文艺写阴暗面的问题。在文中,他们就文艺界一些比较敏感的现象和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相信读者读后或有所得,或有所思。我们欢迎继续探讨这类问题的见仁见智、不拘长短的来稿,尤其看重精辟的三言两语,将择优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14.
敏感越南人的敏感,体现在能非常精确地理解我们的敏感,决不使自己和对方有丝毫的难堪。我们在出发前,自恃有多年对外工作经验的领导同志对我们耳提面命:当越南人提一些敏感问题  相似文献   

15.
唐诗意境     
唐诗的意境,可以作为现代人的风景区现代人读唐诗,如度假……唐诗的最大魅力是它的意境。即使到了现代文明的二十一世纪,唐诗依然像一方美丽的田园吸引着我们。就像久居喧闹,嘈杂、拥挤的都市生活中的我们一样,一直都渴望有一个别墅躲一躲。但是别墅只能栖身,如果能到唐诗的意境中去躲一躲,那才是一种精神的栖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身居闹市,我几乎一年四季都想着那一首诗,想  相似文献   

16.
法制经纬     
最高法院回应四大"敏感"话题针对"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提出的一些"敏感"问题,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进行了解答。15%死刑复核案件不核准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3,(16):57-57
据报道,记者近期在部分地方调查发现,一些干部存在脱离群众的现象,突出表现为“对上面的领导很负责,而对下面的群众不那么负责”。“对上”与“对下”成为一对矛盾,既令人唏嘘,也反映出一些干部在作风问题上尚存软肋。落实领导指示不过夜,碰到群众问题躲着走,成为一些干部的办事准则。对群众冷暖熟视无睹、不闻不问,喜好“面子工程”、习惯报喜不报忧,看领导脸色办事成为做事的潜规则。这种不良风气,在党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与对策——访中央党校王珏教授○韩强最近,记者在山东诸城市进行采访时,恰逢中央党校著名经济学家王珏教授在诸城考察指导工作。遂就目前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些敏感问题采访了王珏教授。记者:十五大以后,股份制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您能否围绕当前国...  相似文献   

19.
正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传统。可近些年来,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把这一基本功和优良传统,搞得走了形变了样,有的下去总是躲着问题走,绕开困难转,怕被问题缠住、困难陷住;有的唯恐上级批评自己工作不力,成绩不佳,影响自己前程,给下来搞调研的上级领导搞"障眼  相似文献   

20.
正1930年1月,毛泽东率领红4军2纵队从古田出发,途经连城、清流、归化,到达宁化泉上、水茜,将要通过安远往江西方向去。当时的安远百姓不知道红4军是个怎样的队伍,一听说拿枪当兵的要来,大家都很紧张,加上地主豪绅散布谣言说"红军是强盗,见人就杀,见屋就烧,见女人就抢"等等,于是,百姓们躲的躲、藏的藏。当队伍到达安远镇李家祠堂时,毛泽东下令就地宿营,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