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报告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列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八大任务的第一条,非常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要求的实际。为了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要充分认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准确定位,同时也需注意当前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全面实施四大战略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在本世纪头 2 0年 ,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这是振兴我国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立足于我国国情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工业化道路的创新紧密地结合起来 ,以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为保证 ,积极探索实现工业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四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其中新型工业化是其他三者发展的基础,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云南后进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云南后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后进地区在短期内不宜走大规模发展工业的道路,但后进地区可以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参与全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系统循环,发展思路包括:转变扶贫观念,积极进行知识扶贫、科技扶贫;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软环境建设;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5.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创新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总结世界各国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和我国曾经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处理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是欠发达地区的第一要务。实现工业化的路径在于:深入分析工业化进程及阶段特征;加强区内、区际协作;抓好基础性资源的整合;走铜仁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世纪初,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从常年受滑坡影响的勐卡镇搬迁到了目前的新县城,完成了“能居”这样一个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近年来,西盟县积极探索以特色城镇化建设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把城镇化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特色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其中有很多具有创新意义的思想。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相对而言的,它就是:①是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发达国家是先完成工业化,再进行信息化;而我国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经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两步完成的任务合并为一步完成。②是把工业化与保护环境结合起来。传统工业化道路给人类带来了物质文明,但却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程度越高,消耗能源越多,环境污染就越严重。发达国家是“先发展,后治理”,我国是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  相似文献   

9.
今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确立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经济增长从资源依附型转向创新服务型。自主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当今世界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我们决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和依附性的发展模式,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加强科技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全力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配套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引领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峨边将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一思想,全面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新的工业化思路和举措,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一、以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手段,构筑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