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明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其中开拓创新精神就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研究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开拓创新精神,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创造力,提高中华民族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一、传统文化是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文化。我们伟大的哲人思想中始终贯穿着开拓创新精神。早在《周易·乾卦》中就有记载:“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自然界四季运行、斗转星移、日月交替是勇往直前、永不停息的,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它启发了我们的祖先要效法自然界做人做事要有不…  相似文献   

2.
加强和改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尊重和实现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也要尊重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报告同时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面对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江泽民同志根据当今世界生产力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鲜明地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重要命题。他明确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他强调指出…  相似文献   

4.
声音·数字     
当前,所谓“为官不易”“为官不为”问题引起社会关注,要深入分析,搞好正面引导,加强责任追究。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如果组织上管得严一点、群众监督多一点就感到受不了,就要“为官不易”,那是境界不高、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一点,要向广大干部讲清楚。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我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些要求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我们现在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是不是过严了?答案是否定的。很多要求早就有了,是最基本的要求。现在的主要倾向不是严了,而是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不存在严过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广东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从“文化沙漠”说的自辩到“文化北伐”说的自恋再到“文化广东”论的自信二三个不同阶段。对“文化沙漠”说的驳斥和自辩,具有文化自卑的心理。“文化北伐”论,是内地学人对广东文化的鼓励,对新文化精神出现的期盼,也是对改革开放程度相对不足的内地文化的自我批判和超越;对广东人来说,既有文化自卑心态,也有文化底气上升的自信。“文化广东”的提出,既要回应市场经济的正面冲击和负面影响,也要树立新的广东形象、提振广东文化精神,是广东文化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底气十足的自觉选择。当今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成为新阶段发展的自觉追求: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的融通.成为新的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主力省”、“试验区”、“先行地”.[11成为新的战略目标:其间始终闪耀着文化自觉精神的光芒。广东30年来的巨大成就的取得,是文化精神烛照的结果,在未来的发展中,广东也不能离开文化精神的烛照。在文化精神的烛照下.广东的未来发展将有更为深刻更为人文的跃迁。  相似文献   

6.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民族是要有点精神的。民族精神是民族崛起的希望之光。中华民族要自立于当今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使亿万人民群众同心同德为之奋斗。“新时期铁人”精神,作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哺育  相似文献   

7.
做事就是实践。基于实践的做事文化的具体形式显现出多种多样性,哲学只能对做事文化作出归纳,这就是依据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大基本文化类型,归纳出三维做事文化。做事中有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有做人与做事的关系问题,有求真与务实相统一的问题。对“先做人后做事”的正解正行,是做事文化中的属人的正面价值取向。针对人做事过程及结果呈现的正面价值与负面价值,要高度重视能够把外在的客体尺度与内在的主体尺度实行内外有机统一起来的中介性尺度,即制度。人类实践活动或做事过程所追求的正面价值就是真理原则、价值原则与好的制度这三个尺度的良性互动与整体三赢过程,这也是人类实践与做事文化的最佳追求与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慈善”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含义,它既指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爱护和帮助的行为。又指人对人的一种心态,包括同情心、怜悯心等。传统慈善主体的基本形态包括家族宗族、制度宗教组织、政府机构以及社会团体。近代慈善事业的基拳特点有:慈善家群体的出现、社会慈善组织担当起社会的“调节器”、慈善机构非常重视慈善经费的筹措、近代慈善事业运用了较为先进通讯方式和运输工具、全国性的慈善机构相继成立,大大拓宽了近代慈善事业的救济范围,中国古代的“赈济说”、“调粟说”、“仓储备荒”和“反贫困”思想是中华传统慈善精神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无讼”的观念在传统中国为伦理思想、国家权力和社会结构所支撑,而从其目的论上讲则在于追求社会和谐与中道,但这种追求不可能在根本上消除诉讼;“无讼”与中道精神相契合,但要达到“无讼”的境界实非易事,而必须仰赖于实践智慧;“无讼”表明了中国人主体自我意识和权利观念的匮乏,但这并不意味着随着今天中国人主体自我意识和权利观念的增强,就可以忽略“无讼”的现代价值,今日之中国依然需要珍视“无讼”这一传统法治资源。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重要论述,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党的奋斗目标的理论升华和理论创新。一、人的全面发展的伟大理想。人的全面发展,是人道主义所追…  相似文献   

11.
红色文化从社会生活中来,又回到社会生活中去,具有社会物质生活的“催化剂”,社会精神生活的“防腐剂”,社会交际生活的“净化剂”三个方面的价值意蕴。新时代,将红色文化融入社会生活,需要以红色物质文化介入社会生活,引导社会成员传承红色精神;以红色制度文化规范社会生活,促使社会成员遵守社会公德;以红色精神文化净化社会生活,推动社会成员涵养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一般认为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坚决否定的态度 ,从而造成了传统文化某种程度的断裂。我们把以“治国平天下”为终极指归的社会实践精神看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 ,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既有批判又有传承 ,批判的是传统文化中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容 ,继承的是以“治国平天下”为终极指归的社会实践精神。无论是作为思想启蒙 ,还是作为实践启蒙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  相似文献   

13.
“人梯”就是为了别人的成功而作自我牺牲的人。“人梯精神”就是顾全大局、淡泊名利、牺牲自己、成就他人的精神。正是这种人梯精神,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给我们整个社会带来了许多美好。然而一段时间以束,由于受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一些人思想出现偏差,价值观发生扭曲,他们信奉自我奋斗、热衷自我表现,不愿当“铺路石”、“孺子牛”,而是要出人头地,誓为人上之人。他们有缝就钻,有道就抢,有铝就要,有利就争,相信抢得赢的为上,得到手的才真。人们不禁要问,人梯精神去哪儿了?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深刻论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将其提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要求的高度,从全新的视角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他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他在讲话中还用相当的篇幅深刻论述了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互为前…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他还指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人民的生活就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观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最高原则和最高评价标准,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终极目…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江泽民同志精辟阐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根本任务和时代要求。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  相似文献   

17.
“多彩贵州”是对贵州文化的审美诠释,已成为贵州的文化名片和形象符号。这是贵州文化自觉的又一里程碑。要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从而实现文化自强,还需深挖其所标识的贵州民族文化的深层精神内涵,以此支撑和推动构筑贵州的“精神高地”,进而冲出“经济洼地”,构建和谐发展的贵州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一 )共产党人要廉洁自律 ,堂堂正正做人怎样堂堂正正做人 ?就是要有自尊之心、廉耻之念、正义之气、自胜之力、“慎独”之德。1.要有自尊心。关键是要尊重自己的人格。做人起码是诚实善良 ,这是人格底线 ;而忠于职守 ,乐善好施就是中格 ;毫不利已 ,专门利人就是高格。一个人如果趋炎附势 ,吹吹拍拍 ,这就降低了自己的人格 ;一个人如果营私舞弊 ,损公肥私 ,这就玷污了自己的人格 ;一个人如果贪赃枉法 ,腐化堕落 ,这就丧失了自己的人格。为人重人格 ,就是要堂堂正正做人。就是要“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共产党人也有自己的人格 ,这…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活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方向,就是党的理沦、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一段活是对“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科学内涵作出的全面概括。  相似文献   

20.
道家的“法自然”的文化意蕴与“自然法”思想有着本质区别。第一,“无讼”与“尚法”:两种不同的法律态度。“法自然”认为社会和谐就是一切顺其自然,没有冲突,没有法律,而西方“自然法”观念十分尊崇法律的权威与保障功能。第二,“天人分立与天人合一”: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第三,理性与和谐:两种不同文化要义。理性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精神内核,而“法自然”是要自然无为恢复宇宙原始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