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12年台湾“大选”序幕逐渐拉开。就在国民党、民进党两党积极部署党内初选之际,第三势力似又呼之欲出。以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为首的一批政界、学界、文化界与企业界等知名人士发动“我心未死”运动,展开争取10万人的网上连署行动,企图在蓝绿两大阵营之外建立一个新的政治势力或第三势力。然而,纵观台湾社会政治现实与过去的历史经验,第三势力前景暗淡,很难改变岛内稳固的蓝绿二元社会政治结构格局。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对台湾政党政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蓝绿两大阵营的政党,而较少关注两大阵营之外的“第三股力量”。近年来,岛内一直有人试图筹组超越蓝绿的“第三势力”。“第三势力”在台湾政坛究竟能有多大的活动空间?本文试图运用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框架,对台湾政党政治的现状及在可预见的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剖析,以期对“第三势力”在这一过程中可能获得的选民支持的空间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台湾1995年底第三届“立委”选举和1996年3月“总统”直选落下帷幕,人们以为岛内以三党竞争的政党政治模式已经成形.岂料不到半年的时间,台湾岛内的一部分激进“台独”势力宣布成立建国党,宣称“台湾绝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并且以“建立新而独立  相似文献   

4.
李贺 《两岸关系》2009,(10):20-21
高雄市长陈菊是民进党“创党元老”、“新潮流系”重要人物,在岛内具有较高政治影响力。陈菊一向主张“台独”,近期更极力推动“台、藏、疆三独合流”,企图争取“台独”势力及泛绿选民支持,为明年大高雄市长选举增加筹码。  相似文献   

5.
岛内“县市长”选战刚落下帷幕,不甘沉寂的岛内政坛又将今年第三阶段的“修宪之争”提前引爆.目前“修宪”已成为岛内各方势力斗争的新焦点.由于此次“修宪”主要将围绕“总统”选举方式和政体结构调整等核心议题,攸关台湾整个权力体制结构的设计,因而岛内朝野各方政治势力均已开始登场运作,届时岛内展开新的一轮政治较量将在所难免.朝野三党“修宪”主张各有所钟这次“修宪”斗争的焦点主要是“总统”选举的方式及是否提前直选和台湾未来的政体形式等问题.由于提前“总统”直选不仅涉及到国民党内林洋港与李登辉的“总统”之争,还将牵动“省市长”选举和“立委”、“国代”选举的进程,对朝野政权攻防将发生影响.因提前直选关系到李登辉竞选连任的问题,所以国民党主流派目前正按此方向进行设计.有学者明确指出,目前修宪争议甚嚣尘上,主要是因有人将政治改革的关键植根在“强化第一位本省籍总统的权  相似文献   

6.
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特殊的政治生态环境,“台独”势力在台湾岛内日渐发展,妄图将台湾与祖国大陆分割开来。它以很大的破坏力,不断在台湾海峡兴风作浪,已成为台海局势的最大危险。 台湾岛内社会的变化,给“台独”势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李登辉自巩固了他在台湾的统治地位之后,便背叛了两蒋时期所  相似文献   

7.
陈菊其人     
子贝 《统一论坛》2010,(1):60-62
现任台湾高雄市市长的陈菊是民进党“创党元老”、“新潮流系”重要人物,历任台北市和高雄市社会局局长、“劳委会主委”,在岛内具有较高政治影响力。陈菊主张“台独”,近期更极力推动“台、藏、疆三独合流”,企图争取“台独”势力及泛绿选民支持,为今年“大高雄”市长选举增加筹码。  相似文献   

8.
李贺 《统一论坛》2009,(1):25-27
2008年,是两岸关系出现重大转折、“台独”势力遭受重挫的一年。国民党重新在岛内执政,“法理台独”被有效遏制,两岸关系走出“高危期”。两岸和平发展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岛内外“遏独促和”的因素持续增强。但由于多年来“台独”势力强化动员造势,岛内民众的身份认同仍趋复杂。  相似文献   

9.
2022年台湾地区基层公职人员“九合一”选举以国民党大胜、民进党惨败落幕,反映出台湾地区政治社会的深刻变化。在政治生态上,此次选举反映出绿营实力有限受损、蓝营衰退态势减缓和第三势力发展空间有限的政治格局,民进党仍然是台湾地区最具政治实力的政党。在社会民意上,选举结果反映了台湾民众政治参与冷漠化,政党认同影响力下降,以及渴望和平与交流的社会心态,集中展现了对民进党执政不力的不满。在这样的政治生态和社会民意下,“九合一”选后的岛内政治斗争将更加激烈,社会撕裂会再度加剧。对于台海局势而言,则挑战与机遇并存。  相似文献   

10.
4月20日晚,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交涉和强烈反对,公然决定以“人道主义观点”,发给“台独”分子李登辉入境签证。4月22日晚,“台独”势力的总后台李登辉搭乘亚航班机,兴冲冲地跑到了日本。这一严重的政治事件又一次暴露了岛内“台独”势力与日本右翼相互勾结、妄图破坏中日关系、分裂中国的政治图谋。  相似文献   

11.
11日下午6时,全国台联会长杨国庆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会见了由台湾“中国统一联盟”执委会主席吴琼思率领的“统联”访问团一行,并与来访客人进行了亲切的交谈。杨国庆说:““中国统一联盟”成立11年来,高举爱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大旗,在台湾岛内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下,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反对分裂,反对“台独”,反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的内政,积极支持和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在台湾岛内发起组织了许多有意义、有影响的活动,使台湾岛内爱国统一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统一联盟”已经成为凝聚岛内各界爱国人…  相似文献   

12.
今年5月24日,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不欢迎在大陆赚钱又回到台湾支持“台独”的人。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对台湾经济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自身事业也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对台商的利益事关重大,对于“台独”的危害性,他们应该最有切身体会。但是近年来,在岛内“台独”势力的裹挟下,极少数台商一面享受大陆提供的优惠条件发展事业,一面在岛内支持“台独”势力,为岛内分裂势力的活动推波助澜。在当前反“台独”的严峻形势下,国台办明确表态不欢迎“绿色台商”,无疑有很强的针对性。一、“…  相似文献   

13.
《反分裂国家法》通过以来,岛内的“台独”分裂势力加紧活动,以反对《反分裂国家法》。他们歪曲《反分裂国家法》是什么“武力犯台”的“战争法”,继而炮制和渲染“战争氛围”、“恐惧心理”、“大难临头”气氛,操纵悲情与敌视祖国大陆的情绪,将岛内社会分为爱不爱台湾,随从者为“自己人”,“非我族类”则靠边,鼓动不明实际情况的民众走上街头,实则为自己攫取政治利益。岛内的“3·26”游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反分裂国家法》代表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和心声,得到海内外舆论一致拥护,连台湾岛内的一些政党和民众亦表示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4.
《反分裂国家法》通过以来,岛内的“台独”分裂势力加紧活动,以反对《反分裂国家法》。他们歪曲《反分裂国家法》是什么“武力犯台”的“战争法”,继而炮制和渲染“战争氛围”、“恐惧心理”、“大难临头”气氛,操纵悲情与敌视祖国大陆的情绪,将岛内社会分为爱不爱台湾,随从者为“自己人”,“非我族类”则靠边,鼓动不明实际情况的民众走上街头,实则为自己攫取政治利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全球各地社会动荡不断,台湾作为全球产业链中的一环也难以避免地受到一定影响。本文首先对近期岛内社会出现的新动向进行概述,提出岛内社会运动进入活跃期、民众不满情绪持续累积、"东亚非典型民主"弊端开始显现等观点。然后基于第三势力研究的角度,提出上述社会新动向将为以"太阳花学运"及"柯文哲现象"为特征的第三势力兴起提供空间,进而可对选情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佳雁 《台声》2002,(1):14-16
2001年底的台湾“立委”、县市长选举尘埃落定,民进党成为台湾“立法院”第一大党,国民党失去了长期主控“立法院”的地位,第一次参选的亲民党和“台湾团结联盟”大有斩获,新党几乎全军覆没。国民党和民进党在23席县市长选举中各分获了9个县市,其他政治势力分据了其他5个席位。岛内政治格局的这一新变化,不可避免地将对今后台湾政局产生重大影响。选举结果并未改变岛内民意结构台湾这次选举结果直接攸关朝野各政治势力的实力消长,并继而奠定它们未来几年在岛内政坛上的地位,故岛内6个主要政党和无党籍势力无不倾全力投入选…  相似文献   

17.
崔浩 《台声》1998,(10)
自去年8月以来,台湾当局“法务部调查局”推出了以“与大陆有关人士”为对象的“政治侦防”专案。“法务部”负责人承认,“调查局”正加强执行编列在“820专案”的“213”、“222”两项专案,‘“对经常往来于大陆的相关人士进行情资汇集并编列档案”,并在第三处设立“政治侦防工作组”执行特殊的政治侦防任务。岛内媒体近期披露后,岛内各界深感惶恐不安和反感,纷纷抨击台当局制造“新的白色恐怖”,阻碍两岸交流。“政治侦防”涉及范围广泛目标针对“与大陆有关人士”据媒体披露,“调查局”针对“820专案”‘“政治侦防”推出的“231…  相似文献   

18.
李平 《两岸关系》2023,(1):43-45
<正>2022年是台湾地区选举年,岛内政局主要围绕2022年底的“九合一”地方选举发生激烈斗争和复杂变化。民进党当局执政陷入困境,丑闻弊案频发,该党试图在地方选举中打“抗中保台”牌,但未能奏效,岛内“讨厌民进党”的民意情绪持续累积,最终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遭遇惨败。岛内政治格局呈现蓝营“地方包围中央”之势,国民党士气大增,但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2023年,岛内外各方势力将围绕2024年“大选”展开激烈博弈,台湾政局将更趋动荡。  相似文献   

19.
《统一论坛》2012,(1):20-20
台湾大选结束,承认“九二共识”的国民党马英九当局继续在岛内执政。选举结果说明,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台湾同胞的共识和愿望,是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的最佳选择。这是海内外同胞共同打击“台独”分裂势力的成果,是岛内主流民意的客观反映,也是对以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为代表的“台独”势力再一次严厉的教训。  相似文献   

20.
“公投台湾前途”一直是台湾岛内“台神”势力叫嚷不休的主要话题。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段时期,国发党一些主要政要也纷纷就此发表谈话,暗送秋波。“公投台湾前途”活动在台湾岛内甚器尘上,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得不引超人们的关注。“公投台湾前途”的提出与演变台湾民进党是岛内主张“台独”的主要政治团体,也是“公投台湾前途”的提出者和积极推动者。早在1986年11月,民进党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之时,在其通过的党纲中,就主张“台湾的前途,应由台湾全体住民,以自由。自主、普遍、公正而平等的方式共同决定”,“任何政府或政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