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举是台湾政治舞台上长期不变的主题,一场选举的结束意味着另一场选举的开始。五都市长选举落幕以后,台湾社会随即转入了下一场的大型选举,其中包括"立委"选举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尤其是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关系到台湾地区的政权更替,更是岛内主要政治势力和主要政治人物角逐的主战场。不仅国民党和民进党内围绕着提名问题展开了明争暗斗,而且其他一些政治势力也跃跃欲试,企图在2012蓝绿大战的政治舞台中谋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相似文献   

2.
2012年台湾“大选”序幕逐渐拉开。就在国民党、民进党两党积极部署党内初选之际,第三势力似又呼之欲出。以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为首的一批政界、学界、文化界与企业界等知名人士发动“我心未死”运动,展开争取10万人的网上连署行动,企图在蓝绿两大阵营之外建立一个新的政治势力或第三势力。然而,纵观台湾社会政治现实与过去的历史经验,第三势力前景暗淡,很难改变岛内稳固的蓝绿二元社会政治结构格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球各地社会动荡不断,台湾作为全球产业链中的一环也难以避免地受到一定影响。本文首先对近期岛内社会出现的新动向进行概述,提出岛内社会运动进入活跃期、民众不满情绪持续累积、"东亚非典型民主"弊端开始显现等观点。然后基于第三势力研究的角度,提出上述社会新动向将为以"太阳花学运"及"柯文哲现象"为特征的第三势力兴起提供空间,进而可对选情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选举结果对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及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中之重。今年11月27日,台湾将举行"五都"(即所谓台"行政院"直辖的五个城市:新北、台北、台中、台南、高雄)“三合一”选举。  相似文献   

5.
台湾“大选”既是岛内各股政治势力的竞技场,也是国际势力藉机染指台湾问题的重要切人点。美、日等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高度关注台湾选举,把手伸进台湾,谋求对台影响及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陈梦婕 《两岸关系》2011,(12):65-66
"马英九密会地下组头"的报道持续在岛内发酵,一个名叫陈盈助的地下赌盘庄家频频现身"地上"。陈盈助是黑是白、是好是坏,究竟有无赠马3亿元新台币,政治献金……黑黑白白、是是非非,占据了岛内各大媒体的显要位置,也牵出了岛内政治选举和地下赌盘"斩不断,理还乱"的莫名纠葛。  相似文献   

7.
2011年是台湾对外活动十分频密的一年。年内,开始备战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马英九当局,继续大力推动“活路外交”,力争在对外关系方面取得更多进展,以彰显政绩。  相似文献   

8.
李家泉 《台声》2011,(6):39-40
岛内各种选举一个接一个;为掌握民意动向,这样那样的民调也一个接一个。民调究竟能不能反映民意,各参选政党该如何把握民意等等,都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
民进党在2008年民意代表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挫败,党内检讨声浪四起,人头党员问题再次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将近4年以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过程中发生的“3·19枪击案”,一夕之间彻底改变了选情。从此,台湾的选举埋下了不可预测的变数,民意调查也好,选情分析也好,都敌不过选前的突发事件——台湾媒体称之为“选举奥步”。随着2008年两场选举投票日期的临近,陈水扁当局抛出“冲突、戒严、延选”等方案进行试探。可以预期,民进党更多的选举花招必将逐步出台,台湾选举的所谓“民主游戏”还能玩得下去吗?  相似文献   

11.
台湾年底将进行县市长、县市议员及乡镇长三项选举,这是台湾政权再度轮替后首度进行的地方性选举,尤其是县市长选举涉及地方政治版图重新划分,被视为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前哨战。朝野政党主要是国民党和民进党对此高度重视,积极进行选举布局,力求创造有利的选前态势。  相似文献   

12.
王琼 《两岸关系》2011,(5):18-20
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逾百万众的"首投族"或将对勾划蓝绿最终战局举足轻重。近期选战双方频频出手争取、抢夺"首投族"票源,成效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13.
金奕 《两岸关系》2010,(4):24-25
2月27日四席民意代表补选结束,国民党遭遇执政后选举四连败,引发岛内外舆论对马当局的一片看衰之声,甚至认为马英九可能无法代表国民党参选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虽然国民党的士气及"马金体制"再受打击,但持平而论,影响国民党选举的一系列不利因素实际上正在得到改善,未来马当局面临的执政形势将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14.
曹骏  李伟 《统一论坛》2012,(2):64-66
频繁的选举是台湾社会的一大特色。近年来,台湾一次接一次的的选举给人们提供了观察、了解、分析台湾社会政局发展演变、政治生态变化、政治力量消长的诸多看点和条件,也促使人们对台湾的选举制度和历史作出深入、准确的了解。一、台湾选举的分类i.“中央公职”选举这一层级的选举分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中央”民意代表即“立法委员”和“国民大会代表”的选举。  相似文献   

15.
张华 《两岸关系》2011,(12):29-30
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制度大致经历了从绝对多数决、间接选举方式向相对多数决、直接选举制的转变过程。在台湾蓝绿对决的政治生态中,当前的相对多数决制度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影响:一是当选者民意基础不足,二是为没有胜选希望、但有一定实力的候选人提供“搅局”空间,三是引发选民策略性投票,四是有强化台湾政局两极化结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制度大致经历了从绝对多数决、间接选举方式向相对多数决、直接选举制的转变过程。在台湾蓝绿对决的政治生态中,当前的相对多数决制度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影响:一是当选者民意基础不足,二是为没有胜选希望、但有一定实力的候选人提供“搅局”空间,三是引发选民策略性投票,四是有强化台湾政局两极化结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台湾媒体市场发达,立场不一,成为岛内各种政治势力竞相控制的重要资源。2008年政党轮替后,台湾媒体有了新的变化,势将对岛内政局及选举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试论台湾政坛的“第三势力”张亦民,赵向前1993年8月10日,国民党内部派系“新国民党连线”正式宣布脱离国民党,另组“新党”。这是国民党成立近百年来已有过的多次分裂中的又一次公开分裂。新党的政治主张是:既反对国民党主流派的金权政治和国家统一政策,也反...  相似文献   

19.
吴宜 《两岸关系》2008,(6):14-16
今年以来,民进党在民意代表和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大选举中相继落败,全党上下陷入空前低迷、涣散和混乱的状态。5月18日,代表“务实派”和青壮派势力的蔡英文当选党主席后,党内乱局得到缓解、土气有所提振,但民进党要对党内路线、派系、文化等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根本改革,实现务实转型,还将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陈斌华 《台声》2014,(10):62-62
从县市长到村里长、从县市议员到乡镇市民代表、19761人参选、竞逐11130个职位,定于今年11月29日投票的"九合一"选举覆盖面之广、类别之繁杂、参选人数之多,堪称台湾选举史上最大规模的选举。其结果不仅将引发岛内地方公职"大搬风",更攸关国民党、民进党两大主要政党的势力消长,是不折不扣的下届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哨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