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指出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意识,它由社会存在决定,以现实的、能动的人为主体,具有阶级性、继承性与相对独立性的特征。政治文化发展的动力是各种因素的合力作用,政治文化自身的矛盾是直接动力,经济社会发展是根本动力,政治社会化是现实推动力。在我国政治文化建设中,要坚持兼容并包、批判借鉴的原则,通过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推进政治社会化实现政治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文化观的观照下,一方面从文化自信的物质源泉、思想源泉和价值源泉三个主要方面认清文化自信的原因生成,从而在理论层面寻找到文化自信的源头和底气,另一方面立足解决文化自信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出路,"人民主体"观念的现代性诠释,全球化视野的国际性展望三个关键点的把握,从而在实践层面给予文化自信行动指导。  相似文献   

3.
4.
马克思的文化观是在同经济政治等社会现实的联系中,也就是在唯物史观的视阈中展开论述的,这是马克思的文化观区别于其他文化观的根本实质。马克思的文化观同时又是以人类解放为旨归的理论,这是马克思文化观的唯物史观实质在改造世界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其文化观的应然维度。回溯马克思的文化观并探讨其实质,对于当今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自信的构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通过对法国软实力建设的考察,为我国的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将法国在软实力建设方面的做法总结为三点:一、在文化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扶持和发展文化事业;二、提倡文化多样性,主动扩大本国对外文化交流;三、以法语为纽带建立国际关系网络,进而扩大其国际影响力。这些做法为我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我国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应当加强政府对文化的管理和投资力度,保持文化市场化与宏观文化调控的平衡;二、我国应当在文化安全方面加强积极防御,在大势所趋的全球化进程中争取掌握主动权;三、我国应当有效地参与国际制度,建立与国际社会的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一些做法,对我国保护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产业有一定的启示、借鉴作用。主要有:要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视民间文化的传承、重视科技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作用、重视文化产品的质量、提高文博场馆的功用、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建设。  相似文献   

7.
徐加胜 《理论学刊》2005,25(12):68-69
虚拟资本理论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阐述的重要理论之一。这一理论至今仍未过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内涵的理解究竟什么是虚拟资本?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虽然以相当的篇幅论述了这一范畴,但并未下一个明确的完整的定义。我们只能从其论述中予以概括和抽象,以理解其基本内涵。按照马克思的原意,对虚拟资本的内涵可作如下理解:虚拟资本是指能够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资本。其具体形式一般包括股份公司的股票、国家发行的公债券、企业债券等。从广义来说,它…  相似文献   

8.
胡馨月 《求实》2012,(8):8-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观,主要论述了社会分工与文化发展的辩证逻辑,阐述了文化活动与物质活动的相互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的虚伪性和片面性,指明了无产阶级推动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和基本策略。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下,研究和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表现为对人的需要、个性的尊重和重视,表现为对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执着追求.充分挖掘、吸收和弘扬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07,(10):32-32
龚晨在2007年第14期《红旗文稿》杂志上撰文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功能是:(1)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功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指导下,中华民族必将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致力于构建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革命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的文化建设经历过一段辉煌时期,即延安时期。这一时期,中共党人注重推动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对待西方文化的科学态度;强调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扬弃,为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文化自信",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总结和借鉴延安时期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2.
邓梦 《世纪桥》2023,(9):14-16
财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一个重要哲学范畴,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财富观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了以人为本的财富观。马克思财富观可从科学内涵、衡量尺度、创造源泉和最终要义这四方面进行整体梳理。作为一个科学的、系统的财富观,为破解共同富裕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启示着新时代立足于以高质量发展、人民的主体地位、多元化的衡量尺度,以及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来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3.
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人类自由精神的体现和展示,先进文化的实质是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文化.精神自由与活动自由及其关系、追求社会自由与个人自由,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统一、从追求一般性意义的自由到确立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真、善、美统一的自由是马克思自由观发展的三条主线.它们提供了当代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规定着当代先进文化建设的制度框架,指引着当代先进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生活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氛围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意识.毛泽东既尊重社会底层民众所传承的民俗文化,又善于总结和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并对传统民俗文化弃其糟粕,传承其精华.毛泽东民俗文化观对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叉.  相似文献   

15.
在时代语境的延展之下,马克思人性理论必然获得新的时代内涵:即由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主体属性转向人的整体属性、人的交往属性和人的整合属性阐释。以马克思人性理论的时代内涵为指导,使现今的思想政治教育由片面模式向全面模式、由对象性模式向交往性模式、由静态模式向动态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交往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闫艳 《求实》2006,1(4):71-73
长期以来,在“对象实践观”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一直被诠释为“主体—客体”关系。这种对象性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导致了“人的失落”。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及“交往实践观”为我们解构对象性思想政治教育,建构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黎明新视界。  相似文献   

17.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解释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这种对象性教育方式最终导致了“人的失落”。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以及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则构建了交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为我们的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蔡敏娟 《世纪桥》2011,(23):83-83,103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内涵、作用等方面的探讨,结合当前我们面临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提出了新的视角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政治认同对政治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础。政治认同是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引导民众对本国民主政治体系的普遍认同,是德国政府提高政治合法性的主要途径。德国政治认同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伍启杰  张亮 《世纪桥》2014,(3):42-44
绿党的绿色政治思想强调对一切生命体存在价值的尊重和对社会各阶层人群权益的尊重,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坚持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期,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西方绿党的生态政治理念与制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较为完善,借鉴其先进经验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