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中国的群体性劳资冲突呈现出多发态势,不仅数量多、范围广、影响大,而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预防群体性劳资冲突,应把工作重点放在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实现职工合理诉求上,立足于把群体性劳资冲突引入理性轨道,通过劳资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前劳资冲突的特点与政府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资冲突可有冲突理论和集体行动理论的解释。当前冲突特点是群体性事件增多,破坏和暴力性增强且集体和组织化,最终矛头往往指向政府。原因是利益表达渠道不畅,社会权利意识增强,劳资双方权力和信息不对称,政府管理中存在两难困境,社会公众对政府的高依赖、低信任。对策是完善三方谈判机制,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提供法律援助和支持,探索政府管理和社会化解冲突的多元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3.
经济心理是指心理因素对经济变动的影响,其外在表现是经济行为。劳资冲突是经济心理外在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劳资冲突依然很严峻。从经济心理学视角分析劳资冲突利益背后的心理动因,在利益分配合理机制的基础上构建"心理契约"和谐的劳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警民冲突事件时有发生。警民冲突危及警察及群众的生命安全,破坏警察的形象,也对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构成极大的威胁。从群体性事件来研究警民冲突,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基层社会的治理,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非公有经济劳资冲突与劳资合作的研究主要建立在西方劳资关系研究的基础之上。西方工业国家在劳资关系处置上有着成熟的经验和系统的理论,西方研究表明,劳资关系由最初的对立演化为界限不太分明的全社会组织关系。中国非公有经济劳资冲突与合作已成为社会研究热点,参与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这些研究仍处于零散、孤立、形而上学的态势,一些比较研究、实证经验研究则较为欠缺。现代中国非公有经济劳资关系研究必须以历史和系统的视角来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6.
乌坎事件体现出我国群体性事件由自发松散型趋向于组织严密型、由一地的矛盾冲突趋向于多地的串联与互动、由单纯泄愤型或经济诉求型趋向于经济政治复合诉求型等新趋向。我们要理性看待和正确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这些新趋向。  相似文献   

7.
深刻理解和把握和谐社会建设的新理念、新战略和新目标,是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前提。群体性事件是社会转型时期矛盾交织冲突凸显的自然表现。积极防范与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社会稳定,要坚持“可疏不可堵、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逆”总原则。  相似文献   

8.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我国学术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提出背景、趋势性变化和特征、机遇与挑战、引领路径等角度,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作出全面系统的阐述。本文提出,要更加突出全面深化改革在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作用,主动谋划用好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回旋余地,坚持不懈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主动适应并积极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体性事件日渐增多,并成为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冲突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既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党群之间的关系,又破坏了政府的形象。为此,结合当前行政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实际,积极构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相互联动的预防预警机制、调解机制、司法保障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0.
企业民主管理,是一种让企业不同利益群体通过制度化、群体性的参与,来实现利益协调的管理方式。它可使企业内部劳资间的结构性冲突,通过组织化、制度化方式而表现为理性化,从而达成内部基本共识,避免因利益冲突分散化、个体化而可能导致的无序化、情绪化或非理性化。  相似文献   

11.
"常态"是较长时期中社会发展比较平稳的状态,具有稳定性、长期性与整体性三大特征。人类社会将经历旧常态、转型社会与新常态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未来不确定性决定了只能通过"回头望,而不是向前看"来判断社会是否进入常态,因而常态是一个历史概念。现阶段,世界与中国的经济与人口并未进入新常态,而只是处在由旧常态到新常态的转型时期,稍有不逊,中国经济就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极大风险。中国较少制度红利而较多制度亏空,消减制度亏空,继续释放市场与社会活力,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潜力还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2.
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群体性事件是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冲突的重要表现形式,国内外专家们就其性质、起因、社会功能、防治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的界定和推理。系统地梳理分析可以发现,国内的研究观点大多是从社会稳定的考虑出发,强调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性,相对忽略了群体性冲突事件带来的积极作用。因此,可借鉴国外社会冲突的研究角度,解剖参与群体性事件中的各利益群体的内在状况和发展趋势,以期掌握社会冲突的内部成因和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并非所有的群体性事件都具有社会危害性和违法性,也并非所有的群体性事件都有敌意。社会冲突没有制度化,对社会冲突不够宽容,将群体性事件泛政治化,权力对权利的傲慢态度,群众对部分地方政府日益增强的不信任,这些因素都将导致敌意的产生、累积和传播。政府应以宽容态度对待社会冲突,通过建立社会安全阀和缓冲机制来调控群体性事件中的敌意。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劳资冲突依据科塞的定义可分为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两种冲突的表现形式不一,引起冲突的原因却大致相同。劳资冲突对劳资双方、企业和社会会带来破坏性力量,但冲突的正功能却较少得到关注。因此,应该借助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对劳资冲突进行社会调控,适时调整劳资关系,在维护工人利益和保障企业发展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  相似文献   

15.
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介入使群体性事件出现新趋势和新动向,不同类别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新的群体性冲突事件类型。总体来看,越来越多的社会冲突在酝酿过程中和爆发之后都对互联网产生严重依赖,互联网渗透到社会冲突之中滋生了更多、更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隐患。为了更有效地预警群体性事件,使其在发生破坏性冲击之前得以控制,需依托大数据,将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在数据、经验与知识的共享和制度、环境的共建中推进群体性事件预警的智能决策,在多元协同的社会综合治理中实现群体性事件的精准预警、科学防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换档,从年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了创新驱动。经济结构优化,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试从什么是新常态、如何看待及应对新常态三个角度,浅谈新常态下工会工作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我国经济新常态这一概念。在地方考察调研、座谈会及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总书记就新常态的概念、主要特点、战略举措等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指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经济新常态的提出,不仅指明了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也对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产生了一系列的深远影响。若要实现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与中国经济新常态相适应的相关法律体系,从而开启法治建设护航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引领经济新常态 走向好的新常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经济并非已处于新常态,而是处于向新常态过渡的过程中。经济新常态是我们要努力实现的目标状态,是指2016年或者2017年往后的5年或10年甚至更长时期。从短期看,引领新常态、实现向新常态平稳过渡的对策有:顺增长,控风险;去产能,挤泡沫;守底线,稳社会。引领新常态的长期对策包括:一是推进"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二是推进生产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财富分配结构转型与发展目标结构转型。三是推进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在内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内群体性事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群体性事件进行深入的研究应立足于对群体性事件概念的归纳梳理。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存在着“非直接利益者”参与愈来愈多、组织化倾向日益明显、“行动群众”日益增多和“怨恨变量”日益增长等趋势,而“下层知识分子”现象的出现标志着国内社会冲突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未来一个时期是国内群体性事件的多发期,应加强对群体性事件发展的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劳资冲突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新生代民工在工资增长、体面劳动等方面诉求颇为强烈。对此,不仅国家应予高度重视,企业更须更新管理理念,努力增强人文关怀,以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