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4 毫秒
1.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冲击,无论是欧洲左翼政党还是右翼政党都深陷信任恐慌和执政危机。欧洲左翼政党为了适应社会结构深层变迁、民众需求日趋多元和危机处理亟待新范式的现实境况,重新深刻审视自身执政理念而提出重回公平正义,倡导多元共生、合作共赢等价值取向,并以此为指导制定纲领和主张,以求夯实民众基础、提高执政能力和谋求国家政权。深刻探究和把握欧洲左翼政党的整体价值取向希冀为探寻其发展规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杨艳新 《党课》2012,(13):78-81
5月6日,法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左翼社会党领导人奥朗德击败前总统萨科齐,成为法国历史上第二位左翼总统,终结了保守党长达17年的执政党地位。欧债危机背景下,法国政坛改朝换代,左翼政党登上权力之巅,但其能否给深陷危机的欧洲带来新的执政理念,颇令国际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3.
苏东剧变对东欧共产党造成了致命打击。但是,其并未完全消声匿迹,而是演变成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并作为中东欧左翼政党的主要力量继续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中东欧左翼政党与右翼政党形成了较稳定的左右翼交替执政的格局,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其不断根据现实生态环境调整发展战略和政策主张,呈现出一些不同于传统左派价值的特点。但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东欧左翼政党又开始呈现出传统价值回归的动向和特点。可以说,左翼政党未来仍然是中东欧政坛上中下层民众利益的代言人,其发展会受到政党自身特点及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民众是政党长期生存和永续发展的根本源泉。政党的政治生命取决于民众的认同。获取多数民众认同是政党合法取得执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必备条件。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国外一些执政党奉行民众至上的价值取向,从拓展本党民众基础和巩固自身政治地位的高度出发,通过关注民生、彰显民权、重视民信、掌握民意、推动民和、促进民治等有效路径,保持与民众常态化、制度化联系,从而获取多数民众的支持认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全球化以及欧洲一体化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尤其是伴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不断蔓延,德国政党生态正在发生着一些新的变化,其政党体制从稳定的“两元”正在走向不稳定的“多元”,价值取向从左右“两维”格局转向“多维”格局,同时政党呈现出的地域维度也值得关注。上述新动向的出现主要受到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出现、福利国家的分配冲突、政治生活的个体化趋势以及新媒体手段的广泛运用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德国政党生态目前正在发生着的新变化,无论对各政党本身还是对德国未来的政治模式,都将带来许多潜在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不同政党组合联合执政的可能性增加、政党内部有效决策的难度加大、党员的争取与维系变得更加困难等等。  相似文献   

6.
张健 《理论导报》2013,(3):43-43
2月底,意大利举行了议会大选。选举结果出乎各方意料。被普遍看好的贝尔萨尼领导的中左翼联盟虽然在众议院赢得多数席位,但在参议院失利,即使和蒙蒂领导的中间派联合也无法在参议院获得多数席位。“五星运动”异军突起,成为众议院最大政党。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左翼如果想顺利组阁就不得不与“五星运动”或中右翼联盟达成协议。不论何种结果,意大利都将难以产生一个稳定高效的政府。市场和欧盟对意大利选举可以说大失所望,而这种失望也正凸显了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的民主困境。一方面。主流政党弱化。政治碎片化,执政能力下降。二战后欧洲政治较为平和稳定,基本上是中左和中右两大党派轮流执政。一般而言,左翼更注重社会公平,强调中小阶层民众福利;右翼更注重效率,社会政策上也更为保守。  相似文献   

7.
在竞争性体制下,各个政党通过赢得多数选票(选民票或选举人票)来赢得执政权;而哪个政党能执政(直接反映在选民投票中)也会受制于多种因素。多数学者关注的是国内情势对大选的影响,本文则将重点置于外部因素,力求去探索外部因素对于政党执政(或不执政)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论文以欧洲债务危机时期的欧洲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为例,因这五国受欧债危机影响最为严重(被戏称为“欧猪五国”),并导致执政党下台和提前大选。论文具体描述这五个国家受危机的影响程度、提前大选的结果和选后政府组建情况,并探讨外部经济危机之于政党执政的影响。基本结论是:外部危机对于政党执政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对于外部危机是如何引起国内政治力量的变化和博弈,仍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左翼力量的高潮时期至今,无论是从地区分布还是从政党类别看,欧亚左翼力量各有起落,其发展充满不平衡性、差异性,并有一定起伏。但总体看,左翼力量仍不可忽视,在有些国家处于执政或参政地位,在多数国家系与右翼形成抗衡的重要政治力量。左翼政党发展演进中有不少成熟的经验,也有许多深刻教训。未来欧亚左  相似文献   

9.
以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为主的西孟加拉邦左翼联合政府执政已近30年。在印度现有体制下,真正的权力在中央政府,国大党、人民党和其他资产阶级——地主的政党一直在执政,左翼政党能长期执政邦政府的确是个奇迹。  相似文献   

10.
以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为主的西孟加拉邦左翼联合政府执政已近30年。在印度现有体制下,真正的权力在中央政府,国大党、人民党和其他资产阶级——地主的政党一直在执政,左翼政党能长期执政邦政府的确是个奇迹。  相似文献   

11.
建设创新型政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时代转型和壮大发展的现实需要。建设创新型政党必须始终秉承正确的价值取向;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党建;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学习带动创新,提高党的执政本领;在组织、制度、作风等方面多元创新。  相似文献   

12.
第一,政党在民众中获得认同的比例,与政党取得政权的概率及执政地位的巩固成正比。权力来源于民众,没有民众的认可,政党就无法走上执政地位。当然,不同的政党,获得民众支持的方式可能不同,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真诚行动赢得民众支持拥护的,也有以各种欺骗、作假、甚至收买等方式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获得民众支持的。这里就有了真正的认可和虚假的认可的区别,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具有共性。如果得不到多数民众的认可,政党的执政地位是不会持久和巩固的。第二,政党依法执政水平的高低,与政党表达民意的程度及政党自身权威性在民众中获得认同…  相似文献   

13.
借鉴国外治国理政经验教训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组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大都由各国政党特别是主流政党(有资格、有能力执政)来承担。国外许多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努力结合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创新治国理政的新形式、新方法,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留下深刻的教训。借鉴这些经验教训,对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顺应时代潮流和国内外形势发展,不断提高理论和实践创新的能力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西欧社会带来深刻变化,也对西欧各国政党提出严峻挑战。为此,各国主流政党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创新活动。左翼的工…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后期,西方经济思潮和经济政策发生了微妙变化,特别是在欧洲,这种变化尤为明显。它主要表现为标榜新思维的“第三条道路”的出现和在欧盟成员国中已有13个中左翼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执政,以及他们所提出的一些新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
波兰左翼政党在2005年的议会大选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这对波兰政党政治以及左翼政党未来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纵观波兰历次大选中左翼政治力量的浮沉,有许多值得汲取的经验教训:必须增强驾驭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必须始终坚持左翼政党的政治立场;必须妥善处理执政联盟内部各党派之间的关系;必须注重加强左翼政党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徐廷军 《共产党人》2004,(22):27-28
执政理念是一个政党对执掌政权的宗旨、目的和任务,以及为实现任务而确定的价值取向、执政方略、措施手段等方面的理性认知和科学总结。执政理念一旦形成,将贯穿于执政党的全部执政活动,成为执政党的指导思想,进而转化为执政党的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个政党能不能持续执政,归根到底取决于这个党是否具有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17.
德国社会民主党曾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之一,现在属德国左翼政党.二战后曾长期执政,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  相似文献   

18.
政党法治包含民主与法制、权利与义务等丰富的制度意蕴 ;融汇法律至上、权力制约、依法执政等诸多的价值取向 ;涉及政党法治的主体、客体、目标、原则、依据、形态及其与法治国家的关系等若干内容 ;涵盖全部政党生活的各个方面 ;贯穿政党自身事务管理和领导·执政整个政党行为全过程。加强政党法治建设是发展政党民主的需要 ;是增强执政合法性的需要 ;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需要 ;是坚持依法执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经过漫长的准备过程,2004年5月8-9日,来自欧洲部分国家的15个共产党和左翼政党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成立了“欧洲左翼党“.尽管该党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与问题,但这毕竟是欧洲左翼力量的一次重新整合,有可能对欧洲未来的左翼运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瑞典社民党是欧洲一个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党,作为早期工人运动的产物,自1889年成立之后,就始终以民主社会主义、进步的左翼政党定位自己。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走上执政舞台,累计执政时间已达65年。尽管在2006年9月瑞典大选中,执政的社会民主党与左翼联盟以49%的选票落败,但仍是议会第一大党。提起瑞典和瑞典社民党,马上就会想到“第三条道路”、“福利国家”、“瑞典模式”、“北欧社会主义”这几个名词,这些词语背后实际蕴含着瑞典社民党的执政理论和政策实践,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