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安拘留是公安机关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人限制一定时间自由的一种严厉的处罚,是一种严肃的执法活动。但近年来普遍存在着裁决后执行难的状况,损害了执法的严肃性,带来了不良后果和影响。本文根据隆昌县公安机关的实践,作一粗略探讨。 据笔者所悉,治安拘留裁决后执行不了的情况过去也曾发生过,但是近几年来日趋严重,逐年递增。隆昌县九○年裁决治安拘留153人,没有执行的56人,占36.6%;九一年126人,  相似文献   

2.
对现行的治安管理处罚强制执行制度,现有法律法规规定的不够完善,治安拘留能否延期执行和罚款执行罚中治安拘留的具体实施,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3.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新通过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程序性规定中并未涉及律师介入问题。笔者认为,律师在治安处罚案件,尤其是涉及治安拘留处罚案件中介入,对于保障被处罚人的合法权益,监督公安机关正确行使行政权力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知识卡片     
OO类别_______编号拘留所、看守所、监狱、 劳改队的区别拘留所:全称行政拘留所。它关押人,是严重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而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它不押犯罪人员看守所:根据《劳动改造条例》,自主要是关押未决犯。未决犯,又11以人犯是指未经人民法院判决执行的犯罪人。守所,就是为了配合对未决犯进行侦查审判工作而设置的场所,对已决犯,又犯人,即已经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犯罪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以外,一般不再关押是监管己经人民法院判决的适宜在监外劳动的反革命犯和其他刑事犯的场所,在劳改队组织服刑的犯人有计划地从事农业、工业…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世界各国对治安管理的法律(违警罚法)和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十几年来执行情况出发,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修改从理论到实践方面提出了意见。对今后《条例》的体例结构(分为四编);基本原则(无法不罚原则);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定义(从形式、内容到调整范围)处罚的种类和幅度(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吊扣证照、拘留等)提出了研究意见。  相似文献   

6.
论《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警察权力的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表决通过了《治安管理处罚法》,该法所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范围有了较大的扩张,并相应加重了处罚力度,这意味着公安机关裁决和执行治安管理处罚的警察权力的实质扩张。为此,《治安管理处罚法》以限定治安管理处罚的条件、严格规范治安管理处罚裁决、执行的程序和加强执法监督的方式对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处罚中的警察权力进行了必要的规制。  相似文献   

7.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制定,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治理念。具体表现在法律内容上:对被侵害人和被处罚人的人权保障和对警察权的监督与制约,对被处罚人缩小治安拘留处罚自由裁量的幅度,严格限制询问查证时间,区别对待特殊违法群体,自主选择司法救济途径等。  相似文献   

8.
裁决,是治安管理处罚的重要程序,也是办理违反治安管理案件的结果。行为人是否违反了治安管理,如果违反了治安管理,其性质、情节、结果以及依法给予何种处罚,都要通过裁决加以解决。由此可见,裁决是正确贯彻《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一个关键。《条例》规定的裁决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是公安机关与违反治安管理的人,为解决违反治安管理问题而进行活动的法定次序、方式和手续。它是处理违反治安管理案件的客观规律在法律上的反映,是同  相似文献   

9.
治安管理处罚裁量简称量罚,是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关键环节。遵循量罚的基本规则,是正确适当量罚的法律保障。新出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原《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基础上,对基本量罚规则作了进一步规定,主要体现在治安处罚不免除民事责任、治安调解代替治安处罚、数过并罚、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以及特殊群体不执行行政拘留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浅析《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实施17年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对其作了较大的修改,扩大了治安管理处罚的范围和领域,规定单位违反治安管理也将受到处罚等;新增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照,限期出境等三种处罚,加大了处罚的力度;规范了执法程序,注重尊重和保障人权,注重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对加强新形势下的社会治安管理将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修改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发展和实现法制统一的需要,亟待对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调整、规范和完善。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更名为《治安管理处罚法》;在修改时应遵循现实针对性与较强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实体与程序并重的原则,遏制权力滥用与尊重、保障人权的原则,法制统一的原则以及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显露出立法方面的诸多不足,因此对其进行修改已成当务之急。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从扩充内容、避免立法重复及空档、处罚幅度修改及完善部分条文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部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而治安管理处罚制度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实行就已经建立,至此《治安管理处罚法》发布,治安管理处罚制度已较完善。在我国,历史上就创制了独立的违警罚制度,分析研究其起源和演变,为我们把握新中国的治安管理处罚制度的实质提供了历史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当场进行治安处罚,是治安处罚的一种简易程序。关于当场处罚的问题,公安部先后形成三个文件,内容上不太一致。因此,在执法实践中对其理解也不一致,影响了执法的严肃性和正确性。本文拟就当场处罚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大方之家。一、当场处罚的有关法律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34条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处警告或者50元以下罚款的,或者罚款数额超过50元,被处罚人没有异议的,可以由公安人员当场处罚。这是当场处罚的基本依据。1986年10月15日公安部《关于贯彻执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通知》规定:“对少数可…  相似文献   

15.
《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行政罚款处罚措施规定了单科制罚款、选科制罚款、可以并科罚款和必并制罚款四种形式,其中必并制罚款处罚措施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作出的新的规定。自《治安管理处罚法》颁布实施以来,公安机关在执法实践中对必并制罚款处罚措施的适用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处罚决定虚置、裁决难以执行;不利于对违法的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不利于体现对特殊人群的宽恤方针;与民事赔偿优先原则相抵触。为此,在思想上应重视必并制罚款的执行,克服执法不严现象,并立法上完善必并制罚款,执行方式上完善必并制罚款执行的各项措施和制度。  相似文献   

16.
回顾治安管理处罚条例40年的战斗历程,《条例》对管理治安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4O年中,曾先后两次对《条例》进行过修改补充。但在新形势下,有必要对《条例》进行全面的重新修订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治安管理的需要。文章在增加对违反行为的规定、调整罚款、拘留处罚幅度、放宽复查期限和起诉期限以及更改《条例》名称等方面提出了对《条例》重新修订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7.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有三大亮点,主要表现在:与其它相关法律衔接更加紧密;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规定更具理性化;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和注重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更具人性化。  相似文献   

18.
浅析《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年前颁布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在经历1994年的修订后,今天又走进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视野。这些年我国的巨变对这部“老龄化”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提出挑战。文章对正在审议中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进行分析,指出在立法目的、法律责任追究、公安机关适法选择、权力权利设计、与其他法律衔接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有三大亮点:与其它相关法律衔接更加紧密;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规定更具理性化;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和注重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更具人性化。  相似文献   

20.
《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治安行政执法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治安管理处罚法》在立法宗旨、办案理念、基本原则、综合治理、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和适用、处罚程序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治安行政执法的新发展,应当深刻领会,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