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药人才作为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核心力量,是实现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凝聚着中华民族宝贵的医药实践经验。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不仅可以推动中医药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的现代化建设,还能促进健康中国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要正视中医药人才培养、引进、管理、发展环节中存在的基本矛盾,实现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该文基于实地调研对北京和安徽两地的中医药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做了分析,指出发展中医药是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控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必然要求,对于放大医改惠民效果、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建议从加快中医药的立法进程等方面来更好地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考察时强调:"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这一重要指示,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既包含自然科学知识,也蕴含着中华文化精髓,是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加快制定中医药法,不仅是促进和规范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客观需要。本文结合笔者学习《决定》的心得和体会,从文化角度阐述制定中医药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馨 《人民政坛》2022,(8):26-2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战略高度,对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作出重要部署。与时俱进地继承发展中医药,是促进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2022年5月27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福建省中医药条例》,条例自2022年10月22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6.
正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为新时代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如何传承是"牛鼻子",也是下一步努力的重点。中医药传统知识作为高度契合我国健康保护领域基本国情的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资源,是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核心。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和传承中医药传统知识。将保护和传承中医药传统知识纳入专门法律的框架下,是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迫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县以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载体,以加强农村中医药网络建设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为着力点,以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落脚点,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集全员之策,谋利民之事,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基层网络、人才队伍、服务能力"四项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和发展农村中医药工作,使我县中医药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发挥了越来越突出的优势。一、落实"五个到位"要求,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建设按照创建工作相关的要求,我县把组织领导建设作为做  相似文献   

8.
赵狄娜 《小康》2023,(10):24-27
<正>我国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中医药的传承、发扬和创新因为现代科技的融入迎来了新的机遇。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长期以来,中医药学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人类健康和世界文明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袁帅 《小康》2023,(21):48-49
<正>中医药的研究不单纯是能够促进中医药的学科发展,还能给现代医学带来很多新启示。从国家对中医药发展提出“守正创新”的倡导意见,到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医药产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对素有“中医之乡”的江苏省江阴市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2008年6月4日)鄂发[2008]6号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对人类健康和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是神农故里、李时珍的家乡,中医药历史悠久,中药材资源丰富,发展中医药事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全  相似文献   

11.
张燕  李晓光 《浙江人大》2011,(12):27-29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人民健康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促进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2011年7月中旬至9月下旬,浙江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分别赴杭州、宁波、湖州、台州、衢州等地开展中医药工作情况调研。  相似文献   

12.
发展中医药事业,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扬州市政协围绕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进行专题调研。建议:一、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提高渗透力。重视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和挖掘,研究历代名医、各流派的学术特点和学术思想,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同时,遴选历史上对中医药学术与文化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名人遗迹、历史古迹,建设一批中医药文化宣传场所,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21,(24)
正为持续做大生物医药产业总量"蛋糕",生物医药已被纳入江阴市"345"现代产业体系,截至去年底,江阴拥有生物医药企业252家,"十三五"期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平均每年增幅达14%。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让"中国处方"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让传统宝藏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光彩,渐渐成为现实的命题和时代赋予的重大任务。为精心布局"十四五",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现代中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推动江阴"产业更高端,创新更澎湃",  相似文献   

14.
《江苏政协》2023,(3):29-30
<正>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务,是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我省是中医药大省,底蕴厚重、资源丰富、潜力巨大,是首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之一。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独特优势,高水平高质量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建设中医药强省,建议:  相似文献   

15.
袁凯 《小康》2023,(10):32-33
<正>传统制造业加快了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业内认为,数字化也将成传统中药产业转型的“药方”。统筹部署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中医药传承创新和现代化工程、中药质量提升及产业促进工程、中医药开放发展工程等试点工程,明确“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跃升……一系列举措表明,中医药学有了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6.
征集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徽图案启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是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主办,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核,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专业性社团组织。本会的宗旨是团结广大中医药界同仁,促进祖国传统医药科技的繁荣和发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和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吉政发[2010]31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22号),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优势,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  相似文献   

18.
振兴中医药     
《小康》2023,(10):22-23
<正>博大精深的中医药,自古以来就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道不尽的生存智慧。从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中医药产业发展,到2020年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对中药新药研发提出新要求,2022年出台《“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再到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统筹部署8项重点工程26个建设项目,国家政策从鼓励中药创新、优化中药审评审批等方面着手,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前进论坛》2021,(4):54-54
当前,我国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历史新征程。中医药事业也将走进新发展阶段所要求的发展路径。然而,我们也应看到,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的独特作用发挥还不够,中药新药研发举步维艰;中医药的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缓慢。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繁荣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中国公安事业和高等教育事业有机组成部分的公安大学,要充分认识文化传承创新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推进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推进公安高等院校改革发展中的重大意义,科学把握文化传承创新的方法要求,扎实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战略的实施,发挥文化育警功能,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