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保支付是医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要充分发挥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要通过医保支付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不同的医保支付方式有着不同的激励,因此需要让高效率的医保经办机构来进行医保支付管理。推进医保经办机构的市场化改革是提高其控制医疗费用支出、约束医疗机构行为的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在我国医保市场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共保联办"是更合适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响应表现出差异化的行为。本文立足于政策执行的经典理论,从央地关系和地方政府角色的视角构建地方政府政策响应行为差异化的理论解释框架。本文认为,地方政府的政策响应行为受到其扮演的“国家代理人”、“理性人”和“社会代理人”这三重角色的影响。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为例,本文采用多案例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地方政府政策响应差异化的影响因素及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三重角色会影响其政策执行的主观意愿,地方政府可支配资源会对政策执行形成客观约束,最终所产生的地方政府的整体政策目标序列是解释其政策响应差异的重要机制。本文的研究发现为理解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地方政府更好地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改善民生保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民主》2016,(10)
正2015年9月,国务院专题部署了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方便群众就医的工作。调研发现,该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基层首诊难落地、患者就医习惯难改变、医疗机构对转诊的积极性难调动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医保政策分流引导作用差。目前医保支付比例在各层级医院之间差距不大,最大仅为15%;且在双向转诊实施过程中,患者就医自由度较高,医保政策分流引导作用较差。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弱,难以承担  相似文献   

4.
《行政论坛》2022,(1):78-86
委托者与代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阻碍政策执行以及政府有效回应社会的重要因素。北京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自2019年正式运行以来,有效提升了全市范围内各级政府的回应能力。12345市民服务热线构建了信息发现机制、信息下达机制、信息上传机制、压力感知机制,在四个机制同时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政府对市民诉求实现了近乎"全响应"的回应效果。其中的关键原因在于热线联动社会力量,在行政执行系统外部搭建信息循环机制,形成"政策执行靠内部、信息发现和回馈两端靠社会"的信息闭环机制,有效地破解了委托者与代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难题。  相似文献   

5.
所谓思想导向,就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对人们进行思想的正确引导,来调节和保证其行为的正确性。所谓政策导向,就是通过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协调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来引导和支配人们的行为。在实际工作中,政策失当,就会引发人们的思想问题,增大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同样,宣传教育工作薄弱,人们思想、心理准备不足,政策实施也会遇到阻力,甚至还会出现偏差。因此,思想导向与政策导向的结合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忠想导向与政策导向就其目的而言,都是要把个体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要求的轨道上来,但其特点是不尽相同的。作用机制不…  相似文献   

6.
模糊性市场准入政策执行呈现网络化特征,博弈和网络结构是理解政策执行的重要路径。我国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社会交易平台市场准入政策在执行中基于政府上下级之间、社会交易平台与政府交易平台之间、社会交易平台与监督部门之间的博弈,分别构建了管理主导型、业务主导型、监督主导型政策网络。在管理主导型政策网络中,政府拥有的较强网络权力和行政权力,是推动政策执行的关键力量;在业务主导型政策网络中,政府虽然也具有较强的网络权力和行政权力,但是社会交易平台的服务优势和逐利动机为政企合作提供了条件;在监督主导型政策网络中,监督部门拥有公共资源交易相关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威。因此,有效推动模糊性市场准入政策执行的路径与机制有三种:一是在政府的高位推动下构建管理主导型政策网络,同时充分发挥管理机制效应以获得良好的执行效果;二是在政企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构建业务主导型政策网络,同时充分释放合作机制效能以带动政策执行;三是在强监督的推动下构建监督主导型政策网络,同时充分发挥监督机制效应使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7.
政策执行是行政管理的关键。制约行政管理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有: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的利益差别、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政策评估制度的健全程度、政策环境的优化程度等。提高政策有效执行的对策有:提高行政管理政策的科学化水平和民主化程度;建立和完善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机制;优化行政管理政策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深圳新一轮行政改革的亮点之一是借鉴了西方决策与执行分开的经验,成立了7个委员会,18个执行局,6个办公室,并明确规定,“委”是主要承担制定政策、规划、标准等职能的部门;“局”是主要承担执行和监管职能的机构;“办”是主要协助市长办理专门事项、不具有独立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行政行为的界定、性质和分类的探讨入手,认为行政行为的核心是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简单回顾了理论界目前对行政行为问题的研究状况,并在政治系统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个行政行为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0.
政策执行在整个行政管理活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我国政府在施政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共政策失灵,尤其是政策执行失灵的现象,这对我国政府能力的提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克服政策执行失灵,提升政府执行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军 《理论参考》2009,(6):35-37
新医改方案中最大的亮点是明确"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这表明医疗改革摈弃了原来过度市场化的做法,向公益性回归。老百姓终于盼到了曙光。方案中的一些内容被认为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新医改方案有很多新意,比如走向全民医保、公共财政补需方、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推进公立医院的法人化改革、注册医师合理流动、对民办、公办高校学生一视同仁等等。所  相似文献   

12.
顺应当前的行政民主化浪潮,政策执行中引入对话协商,即公共对话式政策执行,代表了政策执行领域的一种对话性转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公共对话式政策执行的支持性维度包括:动机性维度——利益偏好,保障性维度——行动与信任合作,政治性维度——话语民主,情境性与能动性维度——社会建构。这些支持性维度与公共对话式政策执行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促进作用,共同推动实现政策执行过程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公共对话式政策执行这一议题是一个初始性研究,存在诸多有待进一步思考与分析的问题,但公共对话本身所蕴含的巨大潜力,表明其将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正加快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依法保障的政府职能体系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推动实现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努力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把计划生育等政策与户口登记脱钩,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在青海三江源地区选择典型  相似文献   

14.
任勇  白子玉 《政治学研究》2023,(3):82-94+170
网格化管理政策是当前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在网格化管理政策转移实践中往往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政策差异,探究地区间政策转移程度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制显得非常重要。通过S市的网格化管理政策实施情况的案例研究,从政府注意力配置角度构建了“注意力嵌入—分层—同步”的网格化管理政策转移分析框架,并采用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相应假设进行验证并得出研究结论。研究发现,S市的网格化管理政策转移影响因素组合可划分为“资源支撑型”与“需求响应型”两种政策转移类型。其中政策响应、财政水平、激励效力、监督效力对政府注意力配置产生了显著影响,进而导致网格化管理政策在转移中出现政策变异。在此基础上,网格化管理政策转移呈现出价值导向与注意力嵌入、情境适配度与注意力分层、资源监督与注意力同步等共通逻辑。  相似文献   

15.
2010年5月3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旨在促进和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行政规章。目前我国网络商品交易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存在着不少问题。随着国家对网络商品交易的监管的重视,政府应当通过管理、政治、法律视角来规范监管工作。通过对我国目前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国外经验,用多元行政观来分析我国如何完善网络商品交易监管。  相似文献   

16.
政府采购可以节约财政资金、提高采购效率、发挥政策功能和行为导向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在政府采购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采购价格高、资金浪费等问题,本文针对北京市有关单位在政府采购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与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行政诉讼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一般没有争议,而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审查,则一直有分歧。一部分同志认为合法性与合理性原则均是行政法制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性是对合法性的延伸和补充,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审查是行政法制原则的基本要求。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性进行审查可以防止滥用自由裁量权,促进行政机关严格执法,提高行政管理效能。而且,从诉讼发展趋势看,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对行政自由裁量权都进行司法审查。对具体行政行为权审查其合法性而不考虑在法律范围内如何进行更为适当、更为合理,不足以规范行政权的先例,相对人的权益受到损害仍得不到相应的补救。另一部分同志则认为,行政诉讼只能是合法性审查,这一特点是由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关系所决定的。在我国,行政权以及司法权都由权力机关的权力派生,受国家权力机关制约,二者彼此独立,各有自己的活动领域。只是由于行政诉讼法的特别授权,司法权才能通过自身的运用实现对行政权的监督。因而,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只能限于合法性,否则,国家职能分工和平衡状态将被打破。裁定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争议属于审判权范围,行政行为在法律范围内如何进行更为适当的行政法律最有经验,对法律问题最能作出正确评价,而行政机关长期进行行政活动,对行政管理最为熟悉和最具有行政管理知识,对在法律范围内如何实施行政行为更为适当、更为合理、更为有效最有经验,因此,合法性问题应交由人民法院解决,适当性问题留给行政机关解决。  相似文献   

18.
《行政论坛》2017,(5):99-104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简政放权的全面实施和持续推进的效果备受关注。以吉林省为研究对象,从政策执行和政策服务对象的维度对简政放权政策进行综合测评发现:受法律、体制、机制、利益、观念等因素影响,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职能缺位、监管责任缺失、精准服务不到位,而服务对象对简政放权的效能感受不强,致使政策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为此,需要通过统筹顶层设计,增强改革原动力;注重需求导向,提高放权的含金量;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和并联审批、推动"人、财、事"权相匹配,加强县乡政府的作用以及提高基层公务员综合素质并加强对政府考核监督等措施来改善政策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社会办医是我国医疗市场重要补充资源,鼓励和引导社会办医疗机构发展意义重大。美英日德社会办医具有行政管理呈现高度多样化、质量管理呈现格局多元化、人力资源管理呈现灵活市场化、政府支持呈现普遍均衡化等特点。我国社会办医的定位应立足基层医疗来发展,要建立社会办医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标准与评价体系。私立医院管理可采取较强社会办医机构与微小型医疗机构的分层支持方法,可通过去私立医院的医保依赖感、建立流动医生组织关怀机构、营造有利于私立医疗机构发展的社会环境等增强社会办医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艳 《行政论坛》2005,(5):65-68
在现代,对行政行为的评价形成了两个标准,即合法与合理。合法与合理也曾被学者们概括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对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具体要求是:行为主体、内容、程序和形式合法。行政行为要在合法的基础上做到合理,应具有以下要件: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定的目的、具有正当动机、必须基于相关考虑和必须符合公正法则。在行政执法中存在合法不合理和合理不合法的行政行为。造成行政行为合法而不合理的原因分为两种:行政机关没有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和作为行政行为依据的行政管理法规存在缺陷。合理不合法的行政行为主要有以下原因:行政机关执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本来已经不合时宜,但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改或废除,结果在行政行为上就造成形式上不合法;再者,我国的行政法律体系是由多层次、多元体构成的;同时,法律真空现象给行政执法寻找依据造成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