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志愿服务是一种快乐,这是获得北京奥组委授予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5名安利北京志愿者的志愿感言。从2008年7月1日至10月8日,554名安利北京志愿  相似文献   

2.
蒋巍 《广东民政》2009,(9):42-42
志愿服务是指不以获得报酬为目的,以自己的时间、知识和技能等,自愿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的行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广东青年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志愿服务。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下,我省志愿服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点到面蓬勃发展。广东志愿者们的足迹已经从省内扩展到省外乃至世界。目前,依托全省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已经建立并在不断完善。由于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志愿者组织及志愿者开展的志愿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微观需求,弥补政府与企业、行政与市场之间的空隙,扮演着社会服务的补充和合作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张玮 《中国残疾人》2008,(12):31-31
“志愿服务是一种快乐”,这是获得北京奥组委授予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5名安利北京志愿者的志愿感言。从2008年7月1日至10月8日,554名安利北京志愿者参与了北京市8个区县15个城市志愿者站点服务,累计服务时间13136小时。  相似文献   

4.
卢艳齐 《理论月刊》2023,(6):122-13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志愿者作为提供志愿服务的主体,是推进和完善现代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力量。同时,作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组成部分,社区志愿者也是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的重要一环,其工作有助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结合新时代社区志愿者的实践,基于角色进阶的分析框架发现,当前我国社区志愿者数量迅速增长,发展态势良好,但也陷入了角色认知模糊、角色期待悬浮与角色互动失衡等困境,与社区治理的需求不适配,不利于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的长远发展。以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目标导向,通过强化志愿服务理念达成角色认同目标、完善体制机制达成角色契合目标、优化治理格局达成角色共治目标等方式是突破角色困境,实现社区志愿者角色进阶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艾梅 《新疆人大》2009,(5):11-13
志愿服务作为一项促进社会进步的高尚事业,一直备受世人关注。到底什么是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的内容和范围有哪些?志愿者的责任、义务与权益又是什么?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因过错给志愿服务对象造成损害的,志愿组织或志愿者本人是否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6.
《青年探索》2012,(2):99
2012年3月3日,广州志愿服务岗位能力培训体系发布会暨首期志愿者领袖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广州志愿者学院举行。广州志愿服务岗位能力培训体系正式向社会发布。该体系是在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和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由广州志愿者学院研  相似文献   

7.
发展繁荣制度化的公民志愿服务事业是创新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近年来在加强志愿服务动员和制度化管理方面取得不少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志愿服务事业和武汉百步亭社区居民自治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首要前提是转变观念,特别是必须认识到:志愿者不必是毫无利己之心的道德圣徒,故而往往也需要回报的激励;志愿者是能动的行动主体,故而需要制度化地赋予其行动空间,界定其职责权利;志愿服务不能仅凭一腔热血,故而必须加强对志愿者的能力和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8.
2011年4月26日,中华志愿者协会在京成立。协会是由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以及关心支持志愿服务事业的单位或组织自愿组成,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联合性、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组织,接受中央文明办和民政部的业务指导,维护志愿者权益、规范志愿者行为、提高志愿者素质、宣传和培育志愿文化。会长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担任。  相似文献   

9.
论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及其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服务已成为新时期共青团组织吸引凝聚和服务影响青年的重要手段和团的活动的重要内容。推动志愿服务形成社会功能,对于团的工作和活动产生社会功能具有重大意义。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可归纳为:社会动员功能、社会保障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和社会教化功能。促进志愿服务特别是青年志愿者行动形成社会功能关键在于:利用新媒体手段有效对接服务意愿和需求;培养志愿者骨干、培育志愿者组织;以弘扬志愿精神为核心推动志愿文化建设;促进重点项目形成社会功能并带动各项基本建设。  相似文献   

10.
伊文 《中国减灾》2011,(6):61-61
2011年4月26日,中华志愿者协会在京成立。协会是由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以及关心支持志愿服务事业的单位或组织自愿组成,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联合性、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组织,接受中央文明办和民政部的业务指导,维护志愿者权益、规范志愿者行为、提高志愿者素质、宣传和培育志愿文化。会长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担任。  相似文献   

11.
《青年探索》2012,(1):98
2011年11月26日,"两岸四地"志愿服务工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研讨会在广州市团校(广州志愿者学院)志愿大学堂顺利召开。来自内地、台湾、香港、澳门的青年研究领域、志愿服务研究领域以及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聚焦志愿服务与社会管理创新两大热门话题,展开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孔东菊 《理论月刊》2012,(2):134-136
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承担责任,我国已有的地方立法规定不明确。根据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及志愿服务对象之间的不同关系,职能组织型志愿者组织应承担雇主替代责任,社团组织型志愿者组织应承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当志愿服务对象与志愿服务委托人不一致时,应由志愿服务委托人承担替代责任,志愿者组织有过错的,应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志愿者对造成损害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志愿者组织、志愿服务委托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依法向其追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运》2012,(12):33-34
一、巾帼志愿服务机制化,延伸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工作臂膀一是建章立制夯实基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对深入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加强队伍建设,制定管理办法,明确服务内容,建立了巾帼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考核制度。全区各级妇联组织积极成立巾帼志愿者协会,巾帼志愿服务以“拥有一支骨干队伍、设立一个固定场所、唱响一个主题口号、建立一套规章制度、开展一系列特色服务”为标准有序展开。二是建网络扩队伍。调动和整合全区妇女志愿者人才资源,由各级妇联干部、有关部门妇女工作者、女党员、巾帼建功标兵、三八红旗手组成了法律援助、医疗救助、文化宣传等461个各具特色的巾帼志愿者服务队,15888名巾帼志愿者活跃在基层。  相似文献   

14.
社区志愿服务是“以社区为依托,以社区服务为主要领域,充分运用社区资源,围绕居民个人、家庭的生产生活基本需求以及社区公益事业开展的志愿服务。”我国的社区志愿服务是伴随着城市社区服务事业的发展而产生并逐步壮大的。目前,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主要由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和老年志愿者等群体构成。浙江嘉兴市96345志愿服务总团依托浙江民政部门(96345)社区服务求助中心,融各种志愿服务资源于一身,统筹、规划、协调各种志愿服务资源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5.
2006年9月6日,距北京残奥会开幕还有整整两周年。志愿者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石,是奥运会的形象大使。因此,奥运会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从现在起到2008年,北京奥运志愿者将通过志愿服务,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同营造北京"人文奥运"浓浓的和谐氛围。为"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目标,志愿者在行动,我们的记者也在行动……  相似文献   

16.
近来.河北省承德县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建文明县城和“六项和谐创建”活动。广泛组织和发动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老年志愿者、党员志愿者、红领巾志愿者、白衣天使志愿者、职工志愿者5000余人,以“共献爱心、共创和谐”为主题,集中开展六项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17.
李伶 《中国民政》2013,(5):52-52
志愿服务工作水平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志愿者精神更是文明市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提倡志愿服务,不仅优化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也是政府施政和满足人民群众各种需要的要求。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中华社区创新基层管理体制,建立全国第一家社区“绿丝带志愿者联盟”,以社区为依托,围绕社区居民和公益事业开展志愿服务,发挥社区党委统筹协调的核心作用,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党委统筹、依托社区、社会参与”的志愿服务新格局,积极推动志愿服务社区化。  相似文献   

18.
游志斌 《传承》2012,(15):82-83
在德国现有8200万人口中,超过2400万人从事志愿服务。德国政府把引导和支持志愿者提供社会服务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战略。德国政府高度重视引导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和管理,从而大幅降低了社会管理成本,有效弥补了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提升了社会管理的水平,带动和促进了德国社会的整体和谐和稳定。  相似文献   

19.
作为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的有效路径及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积极探索,常态化开展社区志愿服务越来越受到政府与社会的日益重视。广州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参与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服务,不仅获得国家领导人、社会的高度肯定,更激发了广州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参与常态化社区志愿服务的热情。广州医学院作为试点高校,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幸福广州的总目标,在共青团广州市委的协调组织、广州医学院团委的具体实施之下,在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的常态化和社区志愿服务实践方向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快速发展,并日渐成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其中,企业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领域一支快速增长的力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慈善法》《志愿服务条例》的相继出台,为企业志愿服务明确了法制化的发展路径,也为其规范管理提供了重要契机,企业志愿服务将出现新的发展机遇,也将呈现出新的特征和新的趋势。结合当前的宏观背景和政策发展情况以及企业志愿服务的实践经验,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志愿服务呈现出十大发展趋势:企业志愿者管理的规范化;企业志愿者管理的互联网化;企业志愿者团队的自组织化;企业志愿服务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企业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本地化和社区化;企业志愿服务项目的多样化和精细化;企业志愿服务的专业化;企业志愿服务时间记录的精确化;企业志愿服务效果评估的科学化;企业志愿服务带薪假的普及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