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陶铸是大家很熟悉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但他与广州起义的故事却长期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起义前夕,他潜入警卫团做策划工作。起义发生,他指挥部分警卫团战士打长堤、守观音山,为苏维埃政权浴血奋战。新中国成立后,他组织群众隆重纪念广州起义,深情缅怀在起义中英勇牺牲的同伴们。  相似文献   

2.
减虎三法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里人看不到老虎,有人就捉山中虎囚于笼内,供人们观赏。开始老虎并不愿意呆在笼中。但后来发现在笼内并不用冒很大风险去觅食,就可以吃到美味的山鸡、山羊,慢慢地老虎不但习惯了笼中生活,而且觉得这样活着很滋润。于是它把笼中生活的好处告诉了昔日的同伴,同伴听说有此等好事,纷纷跑进笼中生活。时间不长笼中虎超编了,于是笼中虎的精简方法就提到了议事日程,研究的方法有三。方法一:打开笼门,放虎归山。采用此种方法后,老虎并不领情,因为它们已经习惯于安逸的生活,不敢或不愿再去大自然中辛苦觅食。方法一完成不了减虎任…  相似文献   

3.
1983年底,当人们正忙于辞旧迎新,聚首应酬的时候,农七师一二三团中学电工司天喜却因腿部骨折住进了医院。原来,正准备参加别人新婚宴席的司天喜刚出家门,学校门卫老张气喘吁吁地跑来说:“老司,学校断电了。”“走!”他说着就转身去拿工具包,他的同伴说:“算了吧,黑灯瞎火的,明天再接吧。”“不行,没有电会影响学生们的晚自习。”他扛着梯子直往学校走去,接线时他不慎将腿摔折了。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史诗《奥德赛》中有一则主人公奥德赛抵御西壬女妖诱惑的故事。有三名西壬女妖拥有动人的歌喉,化身成美女居住在海岛,每遇有航船经过,她们便用美妙的歌声诱惑水手自动投海,成为她们的美餐。奥德赛为了安全经过这一海域,事先用蜡把同伴们的耳朵封起来,什么都听不见。他又叫同伴把他紧紧绑在桅杆上,让他一个人独听妖歌。听到海妖们的美妙歌声,他也禁不住诱惑,几次要求松绑。幸好圊伴们把他绑得很紧,他们加快划桨疾驶而过,这才幸免于难。  相似文献   

5.
虎城人民的好儿子邓平寿,有一个用了20年的保温杯。早上一上班,他就泡上一杯茶,自己喝,也给前来找他办事的村民喝。后来杯子坏了,他听从同事劝告,换了个“老板杯”。但来办事的村民却推辞说“口不干”,不喝了。了解到“老板杯”在他和村民之间设了一道障碍后,邓平寿立即又买了个和原来那个外形很相似的保温杯,村民们来了,又像过去一样,端起茶杯就喝。  相似文献   

6.
《党课》2007,(8):121-122
“虎城的事一天没做好,我就一天不离开虎城!”这是重庆市梁平具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常说的一句话。31年来,邓平寿为虎城镇的百姓无悔奉献着,即使要将他凋任到县里工作,他都拒绝了,只是为了他曾经的承诺。而2007年2月1日,邓平寿却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永远地离开了这片他热爱和眷恋的土地。  相似文献   

7.
“虎”们的诀窍凤翔我这里说的虎,不是指山野中,大森林里的那种今天已成为极保护的珍稀动物,而是蒲松龄老先生当年写的“虎”──一种官吏。《聊斋志异》卷八中,有一篇题为《梦狼》,写一位姓白的老翁在梦中见到在外为官的大儿子白甲,竟是一只“牙齿”的吃人恶虎,他...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炎热的夏日夜晚。在我市红桥区佳园里附近,一个人影的出现立即吸引了在此“乘凉”的几个男人的视线。只见此人身穿T恤、长裤,他先是左右环顾一番,然后才小心翼翼地走向公用电话亭。更奇怪的是。时值盛夏,他的左手却一直插在裤子口袋里。一直盯着他的那几个人小心地靠近公用电话亭,其中一人佯装打电话走到他身后。当他打完电话伸出左手掏钱付费的瞬间,他身后的人清楚地看到了他的左手戴着一只黑手套,遂向同伴们发出信号。说时迟,那时快,一副锃亮的手铐已经戴在他的手腕上。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父债子还。这在大多数人看来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可小虎遇到的一件事儿却让他明白了,大家都认可的道理不一定就是合法的。  相似文献   

10.
<正>20年前,他是马兰部队的一名普通战士;20年后,他却成为一位致富领头人。他用平凡的经历演绎了从退伍军人到致富领头人的不平凡人生。这位勤劳勇敢、勇于创新的自主创业者就是优秀退伍军人杨文虎。杨文虎是二师二十四团十五连的一名职工,今年45岁。1992年退伍后,他不等不靠,来到十五连承包了45亩地。虽说是务农,但20年来,他把在部队中的良好作风带到工作生活中,发扬着军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善于钻研,勇于创新,年年收入近万元。作为一名党员,杨文虎一直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政治思想上,还是日常工作中都表现突出。他服从领导安排,团结同志,乐于助人。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  相似文献   

11.
百合 《廉政瞭望》2012,(18):52-53
《红楼梦》第58回,芳官的干娘迫不及待要替芳官给宝玉吹汤,还没抢过碗,却被晴雯喝道:“出去!你让他砸了碗,也轮不到你吹!”小丫头们也趁势一边骂一边推,把她赶了出去。出来后又遭同伴奚落,羞得那婆子又恨又气,只得忍耐。此时,里面却是另一番光景:芳官吹了几口,宝玉笑道:“好了,仔细伤了气。你尝一口,可好了?”  相似文献   

12.
情系南疆     
1996年10月,鏖战京九的征尘尚未洗尽,铁道部第一工程局电务工程处电信总公司经理韦祖庆又率领他的同伴,一路风尘奔赴祖国的西部名城———库尔勒。在这里,他将和战友们竞争、承建南疆铁路大型无线通信工程,实现人生的又一次攀登!人,不能为钱活着,有所追求才...  相似文献   

13.
朱德:越洋过海寻党记1922年9月初,朱德第一次穿上西装和他的好友孙炳文登上法国邮轮,前往欧洲。此时朱德已是36岁了。40多天之后,轮船到达法国马赛港,朱德和同伴们换车来到了巴黎,住在一位中国商人的家中。这个商人很年轻,也健谈。他告诉朱德,一些中国学生组织了一个叫共产党的团体,闹得很热火,还说这个组织的负责人叫周恩来,可他已去了德国柏林,恐怕一时回不来。商人很热情,从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15,(3):2
郭伟是国网吉林市城郊供电分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20年来,他以忘我的奉献和坚持,帮助吉林市船营区欢喜乡虎牛小学改变了面貌。1995年,郭伟在虎牛沟村检查线路时,来到了虎牛小学。看到破败不堪的学校,郭伟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立刻动手帮助拆除即将倒塌的危房,还用建筑残土填平校门前的大泥坑,残土没够用,郭伟又自费买了13车石料。后来,他又请  相似文献   

15.
也许是名字中有个"虎"字的缘故,干起工作来他总有那么一股子虎劲,说出话来也虎虎生威,因此,他的名字连同他所创造的成绩,在古桐乡大地上被人们广为传说,称赞他不负虎名,是个好公仆。虎情生于羊年的张新虎,原名中并没有虎字,只是因为7岁那年得了一场重病,险些丢了性命,因这年正好是虎年,憨厚朴实的山里人知道老虎能吃羊,于是父亲就给他改了个带虎字的名字,他的家乡后官乡柏底村有一位孤寡老人,颇通文墨,读小学的张新虎放学后总喜欢到大爷家听故事,从小便受到古老的河东文化的熏陶,还时常帮着挑水扫院,小学三年级时,偶然…  相似文献   

16.
他率领的新四军二团,在江苏茅山地区打出了威风,成了远近闻名的"老虎团",他被称作"王老虎";他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六纵在孟良崮战役中,为歼灭国民党军整编七十四师,立下了奇功,被誉为"虎军",他被称为"虎头".后来,他成了将军,众人都说他是"虎将".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四军首任军长王必成.  相似文献   

17.
煤何以失去本色,变成刺痛人的眼睛、心灵、五腑六脏的鲜红色?这是否像一张“巨幅红牌”暗示我们的社会哪里出了问题?是否警示我们的政绩建设者们在经济指标和利益追逐途中闯了红灯?我们听说过洪水猛于虎,苛税猛于虎,现在又有了新的说法——矿难猛于虎。本刊约请北京、上海、湖北等地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专题探讨,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矿难进行了透视,眼光深邃,见解深刻,现予以公开发表,以此来祭奠矿难中的亡灵,呼唤全社会经济、政治、法制建设中以人为本的精神。 ——编者  相似文献   

18.
朱德之德     
正他统帅军队,驾驭战局,是慧眼识珠的选将之帅。他虽叱咤风云,指挥着千军万马,却如普通士兵一样朴实无华。他是新中国第一任中央纪委书记,拍"蝇"打"虎",挥出了新中国反腐第一记重拳,为纪检反腐工作做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开创性和奠基性工作。他廉洁奉公、实事求是、淡泊名利,堪称党内遵守党纪国法以及公共生活准则的典范。在朱德元帅诞辰130周年之际,我们在缅怀他举世钦敬的精神风范同时,更应体会他品德和官德中更多的现代性诠释。  相似文献   

19.
《党建》1994,(6)
总经理的廉政档案江爱国俗话说,人不得外财不富,马不吃夜草不肥。抚顺石油二厂宏大实业总公司经理、共产党员李功宽却不信这一套。他似乎对外财这个为某些人眼热的字眼生来就讨厌。一次,李功宽去香港洽谈业务。在考察期间,港商非要送给他和同伴每人一台高级收录机和3...  相似文献   

20.
这8幅天真可爱,又同样显露着坚毅神态的少年照片,读者见到时已是遗照了。他(她)们虽然为救火水远地倒下了,但他(她)们的精神却象一座时代的丰碑永远耸立在家乡父老心中,耸立在关东大地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