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两大重要国际金融组织以及国际金融监管体系领域均实现近年来最大改革,新兴市场国家崭露头角。但是在国际金融体系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中国应以G20为主要平台,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继续深入,加强国际监管协调,支持储备货币多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同步推进区域和双边金融合作,以真正实现全球金融安全网。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经济治理中,二十国集团(G20)成员达成的政治共识具有确定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向、引导和促进集体行动的重要作用。在有利政治机会下,G20成员可以将自身偏好引入G20政治共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两项议题中,中国较好地运用有利政治机会提出政策倡议,将自身偏好引入G20政治共识的实践充分表明了这一点。通过G20平台,中国正在积极参与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经济转轨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俄罗斯经济转轨开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积极参与了这一进程.俄罗斯的经济自由化纲领就是在它的指导下制定的.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俄罗斯开出的药方并未使俄的经济摆脱困境,相反,它阻碍了俄罗斯经济向真正的市场经济过渡.当然,其作用也并不是完全消极的.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俄罗斯既有分歧,又存在利益关系,彼此的合作将会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的20多年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共同发展和采用了旨在在全球规模上提升资本主义的战略纲领,并设计和介绍了一些制度,通过这些制度,中低收入国家可以选择适当的政策而且这一过程可以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所监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称在治理全球资本主义中,它们要发挥核心作用。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在2002年4月20日就加强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要制订本国的发展战略和对外政策,各国决策部门必须对中长期的全球发展趋势做出综合判断。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美国、欧盟、俄罗斯、印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相似文献   

6.
走出衰退的世界经济在2011年仍处于复苏阶段。早先给出较为乐观预测的机构,近期纷纷下调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2011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1年全球产出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将达到78.85万亿国际美元,  相似文献   

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模型与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权力分配格局,便于发达国家利用相关贷款条件的实施,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乃至政治事务。本文构建了一个评估模型,以埃及和IMF达成的4次备用安排为例,揭示了政治因素对IMF贷款条件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梅内姆执政期间,美国如何透过IMF的贷款,将“华盛顿共识”塞入阿根廷政府的经济改革计划。对IMF贷款政策的主导,使美国获得了一种可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相媲美的金融“软实力”,实现资本的全球扩张和对借款国的经济渗透与控制。作为推广有利于发达国家游戏规则的精密机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IMF难以对其贷款条件做出实质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格局深化调整和经济治理规则改革升级的新阶段,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多边贸易治理体系改革压力上升、全球金融格局多元化发展、国际投资分化趋势明显以及数字经济竞争加剧等。上述调整对于金砖合作而言既是挑战,也是契机。着眼于第二个"金色十年",金砖机制应优先重视加强合作和利益融合,如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和世贸组织改革,切实提升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营造一流的金砖国家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拓展金砖国家利益融合空间;强化政治互信,为金砖国家利益融合加强顶层设计和提供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15日美Z杂志网站(http://www.zmag.org)刊登了汤姆·克鲁泽题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玻利维亚危机》的文章,认为玻利维亚一段时间以来的政治社会危机,表面上看是民族主义引起的,而实质上是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加于玻利维亚的新自由主义政策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联系在一起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0.
女职工是企业职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建设中的“半边天”,如何保护和调动好广大女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女职工的“半边天”作用;如何在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如何加快提高女职工整体素质,以适应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如何切实加强女职工组织建设,努力开创女职工工作新局面,是摆在女职工组织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