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和国家命运的决定性影响,从理论上阐明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历史选择的正确性。但是,这一切为什么只能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而不能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前?为什么中国的先进分子直到十月革命之后才真  相似文献   

2.
张兴亮 《传承》2012,(7):4-5
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偕而来的还有令中国人耳目一新的外来词,“苏维埃”就是其中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常见外来词。在中国革命实践中,“苏维埃”一词的引入与退出,反映了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进程。  相似文献   

3.
正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探索。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和中国的面貌。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一个逻辑起点和发展过程。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把研究视角转向印度、俄罗斯和中国,提出了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指导这些国家工人革命。帝国主义时代,列宁继承和发展了东方社会理论,提出帝国主义理论,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苏维埃俄国;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邓小平等党的领导人继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上看,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一国实际相结合的开端,列宁把这个结合在俄国实践化并获得成功,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革命导师的这一优秀理论品格为榜样,致力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更深程度和更广范围的实现中国化。  相似文献   

5.
从清朝末年开始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为什么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发生方向性的变化,由旧民主主义转向了新民主主义?一般史学论著和教材都只认为:是辛亥革命失败宣告了旧民主主义的破产,十月革命胜利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曙光;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则为这一转变奠定了思想和物质的基础。此说诚然不错,但若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是合力运动结果的观点考察,还应该承认,上述革命动力方面诸因素的消长,与当时具体的革命对象——北洋军阀统治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但由于敌人的强大,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政党,斗争只能在黑暗中徘徊,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才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帝国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1889-1927),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十月革命给予李大钊极大鼓舞和启发,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形象化的说法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开始于十月革命后。这一观点历来为史学界、理论界所接受。近几年来,有些论著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到十九世纪末与二十世纪初。这一看法,有的同志表示反对。本文就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学界指正。  相似文献   

9.
张科 《创造》2024,(4):21-25
<正>十月革命是否具有合理性,社会主义革命是否具有规律性,中国革命是否具有必然性,这实际上是三个逻辑相连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一些别有用心者,以否定十月革命来反对社会主义革命,再进而虚无化中国革命,最终希望借此达到扰乱“四个自信”的政治目的。因此,对三者进行理论和实践逻辑上的厘清就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实际上,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一文中对十月革命正当性的回答,对于社会主义革命一定规律性的阐释,以及对于东方国家革命某种程度的前瞻,对于深入理解上述问题并帮助我们坚定“道路自信”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日出东方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919年,中国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1920年,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和在日本、法国的留学生中先后成…  相似文献   

11.
<正>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相似文献   

12.
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努力将其运用于中国革命 通常人们都认为,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其实早在十月革命20余年前,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在旅欧期间便在大英博物馆中读到过马克思的著作,初步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他还曾直接与恩格斯创立的第二国际发生过接触。这一切对他制定革命理论——三民主义发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今年11月7日是俄国十月革命90周年。 说起十月革命,就会想起毛泽东的那句名言:“十月革命一声炮晌,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90年后的今天,再度在更广阔的时空里思考十月革命的价值,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这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贡献。这个重大贡献,在《邓小平文选》里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一)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中实现的。我们党一开始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是在党的  相似文献   

15.
杨勇  章征科 《桂海论丛》2011,27(5):35-39
孙中山从辛亥革命和两次护法运动的失败以及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胜利中逐渐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革命的真正敌人,工农革命力量才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动力。因此,孙中山实现了工农观的转变:从轻视脱离工农到重视依靠工农。这一转变进而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孙中山工农观的转变是不彻底的,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这五个方面。因此,十月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和源头,否定十月革命就否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中国和俄国的国情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把走俄国人的路与走自己的路结合起来,有继承、有扬弃、有创新、有发展,努力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如果说中国革命和建设是十月革命道路的继承和发展,那么,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既是历史对走十月革命道路的回报,也是对十月革命道路的确证,证明十月革命道路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是不容质疑和否定的。  相似文献   

17.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所说的这"一声炮响",出自当年俄国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该巡洋舰建于1900年,是当时世界上吨位最大,装备最为先讲的巡洋舰。  相似文献   

18.
应当牢记十月革命的历史贡献。十月革命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苏维埃政权,废除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新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经济管理体制,实现了俄国社会大变革。在十月革命进程中,列宁提出帝国主义论、社会主义一国首先胜利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把马克思主义发展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广泛传播、各国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大发展。十月革命使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政治制度国家长期并存的局面,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增强了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法西斯主义的力量,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革命的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独创性经验作了高度的理论概括,从而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中共中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着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一、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但由于敌人的强大,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政党,斗争只能在黑暗中徘徊,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才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经历了28年的艰苦斗争,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毛主席总结这段历史认为,中国革命胜利的最根本经验有三条,一是靠党的建设,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