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露萍:打入军统的女情报英雄张露萍。1921年出生于四川省崇庆县(今崇州市)。1937年11月,张露萍奔赴延安,先后毕业于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0月,张露萍受党派遣回四川工作,秘密打入重庆国民党军统局电讯处及电讯总台,担任党在军统局的地下党支部书记。她从军统机关截获了大量重要情报直接送到了我南方局。  相似文献   

2.
1945年7月14日上午,国民党军统局的刽子手们在贵州息烽集中营附近的快活岭,进行了骇人听闻的集体大屠杀。被害者是7位年轻人,其中有一名是中共设在国民党军统重庆电讯总台秘密支部的领导人、曾使蒋介石大为震惊的“军统电台案”的“要犯”——张露萍。  相似文献   

3.
王凯 《党史文苑》2007,(2):38-39
沈醉、徐远举和周养浩三人是国民党军统局内赫赫有名的干将,他们职务相近年龄相仿,又都深受戴笠的器重,被称为军统“三剑客”,但他们却走过了各自不同的风雨人生路。  相似文献   

4.
黄禹康 《世纪风采》2009,(11):39-41
张国焘于1938年叛变投靠国民党,在蒋介石的要求下,张国焘正式加入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任特种政治问题研究所主任,少将军衔。在军统局里,这可是一个不小的官职。所以,不少原国民党特务都对J张国焘嫉妒得要命。  相似文献   

5.
1946年3月17日,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从青岛乘飞机在南京摔死不久,国民党军统局改组为国防部保密局,仍掌管国民党的侦察、电讯、情报等工作,主要目标仍然对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其前身军统局自1938年改建后,就有袁殊、黎琳等中共地下党员打入,使中共对国民党的核心机密了如指掌。后袁殊奉命潜入了汪伪集团,黎琳等1944年被破获。为了使中共秘密战  相似文献   

6.
1940年初春,在国民党特务首脑机关,发现了~个共产党的“红色电台”。共产党人利用军统的电台、密码搜集情报,甚至直接向延安发报。蒋介丑闻讯,十分震惊,大骂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戴笠亦十分惊恐,军统的电台是自己亲自布置的,人员也是自己亲自派的,难道共产党的势力已经潜伏到了军统内部?的确,这个“红色电台”的成员是由中共南方局安插的,为首的还是一个姑娘,她的名字叫张露萍。南方局交给张露萍的任务是:领导在军统局电讯处的张蔚林等地下党员,成立中共特别支部;与南方局军事组直接联系,负责传递情报;待机在军统特务机关内…  相似文献   

7.
沈醉、徐远举和周养浩三人是国民党军统局内赫赫有名的干将,他们职务相近年龄相仿,又都深受戴笠的器重,被称为军统“三剑客”,但他们却走过了各自不同的风雨人生路。  相似文献   

8.
春雷 《先锋队》2011,(7):62-63
位于重庆市沙坪坝郊区的白公馆,原是四川军阀自驹的别墅。1939年,国民党军统局将此地改建为监狱。在白公馆里陈列着一份烈士们的遗书——红岩“狱中八条”: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五、切勿轻视敌人;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八、惩办叛徒特务。  相似文献   

9.
正张露萍,四川崇庆县人,学名余硕卿,1921年出生在北平。她是战斗在敌人虎穴中的一位年轻的女共产党员,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9年11月由党派到重庆从事地下工作,领导国民党军统局电讯处秘密党小组。1940年被捕,被关押在国民党军统白公馆、息烽监狱,1945年7月14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杀害,年仅24岁。奔赴延安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1945年7月14日上午,国民党军统局的刽子手们在息烽集中营附近的快活岭,进行了一场骇人听闻的集体大屠杀.被害者是7位年轻人,其中有一名巾帼英雄,她就是我党设在军统重庆电讯总台秘密支部的领导人、曾使蒋介石大为震惊的"军统电台案"的"要犯"--张露萍.  相似文献   

11.
刘刚 《党员文摘》2006,(5):33-34
最近,在美国的“牵线搭桥”下,台湾“军情局”的高层人员前往蒙古乌兰巴托,协助美国设立针对中国的雷达监听站。该监听站的主要工作是严密监视、搜集和分析中国大陆内蒙古、东北、新疆等地区的电讯情报。为了提高蒙古情报机构的工作效率,台“军情局”还派技术专家前往蒙古,负责组装、保养及维护监听设备,定期轮流派人员到蒙古监听站,监听中国上述地区的电讯情报,并派人员破译中国的电讯密码。  相似文献   

12.
第四,及时地翻译了新闻电讯,提高了抗战信心,鼓舞了斗争意志。在德国法西斯疯狂进攻苏联,日本帝国主义加紧“扫荡”和“蚕食”我解放区并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日子里,师机要科抽人到新闻台翻译新闻电讯,报社将捷报印成套红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史上,文强算得上是个经历坎坷、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泾渭分明的四个阶段。他的前半生走过了政治上的两极:本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重要干部,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等重大军事实践,还先后担任过四川省委常委兼军委书记、川东特委书记等职务;脱离党组织后又加入了国民党和“军统”,历任“忠义救国军”政治部少将主任、军统局华北办事处少将处长、  相似文献   

14.
《新湘评论》2014,(5):46-46
1952年,华盛顿发生了史上罕见的雪灾,一千多公里电话线因暴风雪形成“冰挂”,有些地方的电话线被积雪压断,造成通讯中断。为尽快恢复通讯,电讯公司召开紧急会议,希望通过集体的智慧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金志字 《党史纵横》2013,(11):57-60
1942年4月1日,陪都重庆罗家湾的一个大院里正在举行隆重的庆典,一时间冠盖云集,热闹非凡。在上午举行的仪式中,连蒋介石都亲临了会场。原来,这是军统局为“革命情报工作”建立十周年而召开的庆祝大会。下午,庆典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16.
1999年7月20日,我们怀着对息锋先烈的无限敬佩之情,辗转风尘,从贵阳驱车100公里来到息烽。走近息烽,仿佛走进了一段壮怀激烈、风起云涌、血雨腥风的历史。一、人间地狱息烽集中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规模最大、管理最严、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由设于贵阳市息峰县阳郎坝的本部和玄天洞囚禁处组成,军统内部称之为“大学”(重庆的白公馆监狱和望龙门看守所分别称为“中学”和‘叫、学”),这里先后关押过共产党人罗世文、车耀先、张露萍和著名的爱国民主将领杨虎城、爱国民主人士马寅初、黄显声等1220余人,数百名革…  相似文献   

17.
1935年冬,红四方面军新闻台的岳夏等人,除抄收南京中央社和陕北红中社的新闻电讯外,还增抄外国通讯社的新闻电讯。 当时,他们把抄收到的塔斯社的英语新闻、东京的日语新闻、西贡的法语新闻以及德语新闻等,一律按规定送到保卫局,由被张国焘关押的3名“犯人”译成中文。 3人中有一个名叫“何柳  相似文献   

18.
1943年4月15日,在陪都重庆近郊歌乐山下的磁器口缫丝厂杨家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乡下办事处大礼堂里,举行了一次由中美两国官员出席的“中美合作所”成立签字仪式。当时“中美合作所”并非是为“反共”、“反人民”而建立的法西斯集中营,而是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建立的跨国军事情报合作机构。“中美合作所”还建立起了若干为美国海、空军提供气象情报的气象工作站、观测哨等,这些气象情报在美军对太平洋上日占岛屿展开逐岛进攻和轰炸日本本土的军事行动中,都起了重要作用。除去军事行动外,“中…  相似文献   

19.
王娟 《求贤》2010,(7):44-45
作为天津市首批重点中学和示范性高中、天津七中在近60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七中文化。这是七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新一代“七中人”续写辉煌的基础和起点。几年来.我们坚持以“全国一流,天津示范”为发展目标.以“质量立校,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以内涵发展为主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走出了一条文化引领、质量立校、特色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以“品求正、技求精、行求实、风求和”为内涵的卓越文化。  相似文献   

20.
曾亚波 《先锋队》2010,(4):26-30
《人民日报》和《人民论坛》杂志不久前联合对8209人进行了调查,超八成受访者认为,领导干部“三小”现象相当普遍。对于搞“小圈子”的动机,76.09%的受访者认为是“可以为仕途助力”。超七成受访者认为领导干部的“小兄弟”不是真朋友,更不是亲兄弟,而是千方百计接近和处心积虑拉拢领导干部,借权力为自己谋好处的小人。八成以上受访者认为领导干部“小爱好”易与腐败发生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