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社会与执政道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执政党的执政道德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执政为民理念必须与维护社会公正的现实要求结合起来,党的执政方式必须符合现代民主社会发展对民主执政的要求,执政者必须履行更大的社会道德责任,发挥和谐社会关系引领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社会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具有特定的科学内涵、价值支撑和基本特征。建国以来,社会建设作为我党重要的执政内容,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还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必须优化政策理念、实现政府转型和培育民间组织,以加快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而农村政治文化建设则是整个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根深蒂固的中国农村传统政治文化已经成为中国走向全面现代化的深层障碍,阻碍了农村政治文化建构的进程.鉴于此,必须从多方面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的能力和素质,以推动农村政治文化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基于和谐社会视阈的新闻宣传创新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超 《理论月刊》2007,(9):85-87
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探究新闻宣传创新路径,就是要着力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舆论引导机制、信息披露机制、危机预警机制和舆论监督机制;着重研究分析如何把握好舆论导向和受众需求的关系,解决好新闻本位与健康娱乐的关系,处理好舆论监督与稳定平衡的关系;着意创新新闻宣传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全面提高主题宣传的引导能力,探索构建公民与社会、公民与政府交流互动的和谐空间,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视阈下畅通我国民意表达渠道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度提出的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是我国畅通民意渠道的行动指南。民意渠道的畅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在要求。因此,加强民意渠道的畅通建设,完善民意表达机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文章对我国民意渠道存在的问题及民意渠道不畅的原因进行了理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举措。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优化党群关系历来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因为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是共产党人最高工作宗旨的基本体现,也是作为执政党提高其执政能力的基础,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7.
制度道德是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正进行社会治理的根本手段。制度道德建设成为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前提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根据。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追求中,在历史转型的背景下,进行制度创新,建设科学的制度道德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的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和特点:物质利益矛盾成为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核心内容;个体性矛盾和群体性矛盾互相交织,群体性矛盾更为突出;干群矛盾成为矛盾的聚焦点;矛盾更加尖锐复杂,对抗性增强,解决难度加大。为了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同时注重社会公正;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最后要在实践中探索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各种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魏晓玲  徐艳 《理论月刊》2010,(4):186-188
和谐社会是以宽容、理解、尊重、祥和为伦理价值的社会发展模式,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求得协调、有序的社会发展状态。道德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谐社会道德建设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和为人民服务核心。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培育和谐精神,形成和谐理念,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道德秩序的关键在于切实地在全社会树立起适应经济发展和时代要求的新道德坐标,并使之内化为社会成员自觉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从而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耦合的道德秩序.  相似文献   

11.
黄毅峰 《桂海论丛》2009,25(6):14-16
冲突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政治现象,冲突与合作是政治生活的常态。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社会完全没有冲突。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定是在冲突中寻求和谐与秩序,实现从冲突到秩序转化的社会。而实现冲突的制度化调控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周琼林 《传承》2008,(18):76-77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培育和谐精神,形成和谐理念,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道德秩序的关键在于切实地在全社会树立起适应经济发展和时代要求的新道德坐标,并使之内化为社会成员自觉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从而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耦合的道德秩序。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视阈中的宗教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宗教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宗教文化中的爱国爱教传统、合理的伦理道德因素、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及其对民族精神的影响,是与和谐社会相契合的。为此,必须努力发掘宗教文化的现代价值,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祖国统一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4.
公民表达权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公民表达权的实现有一定的障碍,其中,影响公民表达权的实现因素主要有制度因素、传统因素、个人因素和信息因素.公民表达权的实现路径在于,加强法律的刚性保护,明确规定表达自由的界限,不断提高公民的素质和能力,满足民众对知情权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当前我国公民的道德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失仁”“失义”“失礼”“失智”“失信”的道德失范现象,导致道德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功能的缺失,政府职能的缺位,道德环境的复杂,法制建设的滞后等等。必须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大力推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才能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架构下的新农村建设探求——以九江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新在和谐社会新的背景,新农村建设新在经济发展的伟大时代,新农村建设新在城市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新在内容实实在在。现在的问题在于新农村建设如何运用和谐社会发展的大好背景,寻找科学建设新农村的路径,这是政府与学者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从实践思维方式来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实践的对立面的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方面基本特征统一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核心,是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和谐的根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社会的本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聚焦"社会建设",这昭示着我国政府职能即将开始一次真正意义的转型,它标志着以个人社会权利为中心的整体性社会建设的开始。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家权力向社会公民权利回归的历程分析,总结浙江的现实经验,可以看出,培育与国家公共权力相对应并能与之进行有效互动、制衡的社会力量,应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基础要件。  相似文献   

19.
郝利红 《传承》2011,(15):44-45
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从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要求入手,分析道德建设功用,最后提出继承与创新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弱势群体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表现在政治、文化、社会方面.全面把握弱势群体的特征,选择正确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路径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