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公共政策执行失控:探因与防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政策执行是整个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然而,政策执行是一个与政策制定同样艰难的过程,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种种原因会导致偏离政策目标的政策失控。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具有普遍权威性的行动方案和准则,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注重政策出台以后,如何实现政策的既定目标。公共政策执行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主要划分为三个流派“:自上而下”学派,“自下而上”学派和“首长——职工”学派。要想成功地实施一项公共政策,就必须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执行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所谓公共政策执行是指公共政策的执行机关将公共政策方案付诸实施 ,从而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过程。政策执行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缺乏有效的执行 ,再好的政策也只是空中楼阁 ,缺乏实际意义。公共政策执行是在复杂社会系统中进行的复杂活动 ,受到系统内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而 ,研究公共政策执行系统 ,对于指导政策执行具有重要意义。一、公共政策本身公共政策的执行 ,必然是以所执行的这一公共政策为逻辑起点。公共政策本身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是巨大的 ,其影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公共…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总是指向公共问题的解决、公共目标的达成和公共利益的实现,其本质应该是符合正义原则的。但公共政策的制定和运行中,政策决策主体和执行主体并不能始终不渝地追求正义目标。政策主体的错位、缺位和程序正义的不足以及制度权威的失落等原因,往往导致公共政策偏离正义。在一定的正当性前提下,对于偏离正义的公共政策,"公民不服从"具有独特的现实意蕴。  相似文献   

5.
当代基层社会治理正迈向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新阶段。然而,在较长的时间段内,学术界更关心“协同”的功能,却相对忽视“协同”如何可能。有鉴于此,基于公共政策执行的基层实践,推想与归纳塑造基层社会治理中多元主体协同的政策执行路径,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研究主题。历时性的考察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基层社会治理中“政—市—社”协同可在公共政策执行中被造就,并且这一过程将受到制度设计、社区动员、信任和数字技术的影响。在其中,制度设计和社区动员是前因组合中的决定性成分,制度设计是根本性前提,社区动员是必要保障和重要环节,信任与数字技术能够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它们在多元主体协同的生成过程中各有其位,融合成为一个统一体。  相似文献   

6.
孔凡瑜  周柏春 《前沿》2011,(19):46-49
公共政策价值是政策得以存续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描述的是政策对人的意义。公共政策价值与公共政策执行实效关系密切。秉承政策价值不仅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基础,也是公共政策执行的依据。民生、公正、效率是公共政策价值应坚持的三个维度。准确定位公共政策价值,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政治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公共政策执行是一个涉及众多参量和因素的过程,公共政策执行之所以发生偏差或执行走样,源于公共政策执行者和公共政策本身的合法性、公共政策执行者的权威性和权力性、对公共政策执行者执行行为的监控性等方面存在问题所致。公共政策有效执行应加强合法性、权威和权力性以及政策执行行为的监控性等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陈方 《妇女研究论丛》2012,(1):115-117,120
随着性别研究和公共政策研究的扩展与深入,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性别与公共政策”逐渐形成。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宣传性别平等理念,推动有利于妇女发展的公共政策的制订和执行,促进性别与公共政策学科建设,中华女子学院于2011年12月10—11日北京成功举办了“性别与公共政策国际研讨会”。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中国妇女研究会、中国行政管理研究会、全国总工会、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并致辞讲话,来自于台湾地区、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损益补偿问题研究,对于解决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利益失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的公共政策损益补偿存在补偿范围过窄、标准过低等问题.为了保护受损人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要求健全公共政策损益法律制度,完善损益补偿执行监督制度,建立有效的损益补偿申诉制度和损益补偿的参与制度,提高损益补偿程序和信息的透明化.  相似文献   

10.
林水鑫  曹鲲 《桂海论丛》2006,22(1):46-48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问题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础理论问题。公共政策的价值观包含公平、效率、实践性、可行性等,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的关系是其中最基本的价值问题。转轨时期的公共政策的价值观应以社会公平为第一要义,以“公平基础上的效率”替代“效率基础上的公平,”塑造和维护社会公平,为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公共政策执行是解决公共政策问题的根本性环节.决定了公共政策方案能否疾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和范围。美国政策学者艾利森曾指出:“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作为一项特殊的公共政策.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能否实现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的政策目标.同样取决于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因此,以《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为例,从学理上分析影响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有效执行的要素.对完善国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推动地方灾害应急救助预案的执行无疑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执行阻滞是指公共政策执行过程因某种消极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了的不顺畅乃至停止不前,进而导致政策目标不能圆满实现甚至完全落空的情形。政策执行阻滞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政策执行主体(主要是政府组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象征性执行、选择性执行、政策执行扩大化、"你有政策,我有对策"和政策执行停滞化等现象。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价值取向因素是较为重要的。价值取向是公共政策制定执行的导向,也是影响公共政策正确性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公众参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众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的.随着政治民主化、社会多元化的推进,公众参与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对增强政策的合法与认可、强化权利的监督与制约、促进社会稳定等具有重大作用.但由于受公民自身、政策执行主体、政策参与渠道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程度较低.我们应通过塑造参与型政治文化:建立政府与公民双向互动、建立协调利益机制等渠道和途径扩大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14.
王丽清  冯杨 《人民论坛》2014,(14):42-44
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的执行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滞因素。因此,必须及时发现这些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阻滞因素,并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路径,在提升公共政策科学化水平、提高公共政策的信息沟通水平、提升公共政策的群众参与热情、平衡政府及其部门之间的利益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提升公共政策的执行效能。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知识结构是一个空间巨大、内容丰富、层次明晰的如布迪厄所言的文化场域。研究公共政策知识的内容结构 ,首先要了解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科和公共政策科学三个概念的关系。这三个概念同属于一个层次 ,只是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在公共政策科学体系中又形成了两个不同的范式 ,即属于“学术社区”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属于“实践社区”的公共政策分析。理解和研究公共政策知识场域对于目前公共政策科学研究、公共政策学科建设乃至MPA教育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试论公共政策执行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陆小成 《理论月刊》2003,(10):58-59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预期、路径、信息、素质和制度等障碍,这就要求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成本—收益分析、公共政策的学习、宣传、激励、监督和制度创新等以预防和消除障碍,从而保证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和公共政策目标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执行缘何失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政策执行失真是指公共政策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与政策内容不符、偏离政策目标、违背政策精神的现象,公共政策执行失真主要有七种表现形式,即抵制政策、截留政策、架空政策、敷衍政策、替换政策、损缺政策、附加政策。公共政策执行失真所带来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政策执行成本扩大、行为和价值导向偏离、政府信誉受损。  相似文献   

18.
姜高娃 《前沿》2007,(8):82-83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政策主体的价值选择就意味着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有些公共政策在执行中价值取向难免不发生偏离,导致了有些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在执行中的非公共化。本文从公平、公正、效率、民主等四个方面出发,结合实例浅析了我国现阶段公共政策在执行中价值取向的偏离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公安研究》2011,(2):91-92
李颖在《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3期撰文认为,虽然利益因素在政策接受中处于根本地位,但是也不能忽视“前理解”因素在政策接受中的重要影响。辩证看待“前理解”在民众政策接受中的影响,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应关注民众的“前理解”,促进政策接受主体“前理解”的发展变化和“视野融合”,以期最大限度地提升公共政策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20.
王兴瑞 《传承》2014,(6):104-105
当前我国的改革进程已经进入攻坚时期,由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等原因,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出现的轨道偏离问题比较严重。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执行轨道偏离,不仅会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导致预定政策目标不能实现,而且有损政府形象,降低政府威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