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法学杂志》1990年第3期发表了陈卫东同志题为《谈刑事诉讼职能》一文。笔者读后甚有启发,故大胆提出一些看法,与陈卫东同志共同探讨刑事诉讼职能问题。如何探讨刑事诉讼职能问题,一要概念明确,二要方法对头。现就这两点谈点个人看法。先说刑事诉讼概念。刑事诉讼是司法机关为了维护社会法律秩序,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下,对刑事犯罪分子,依照法律程序,进行揭发、证实和惩罚的一  相似文献   

2.
刑事诉讼职能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在刑事诉讼中,各诉讼主体承担相应的诉讼职能,他们通过行使这些职能推进诉讼的进程从而达到诉讼的目的。“诉讼职能”一词,近年来随着诉讼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专门探讨刑事诉讼职能的文章尚不多见。由于这项研究对于诉讼职能设置的科学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诉讼主体、诉讼构成等问题的研究有着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职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刑事诉讼职能是刑事诉讼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和任务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和功能。其特点包括法律性和规范性、抽象性和概括性、独占性和排它性、交会性和共生性等。控诉职能、辩护职能和审判职能是现代刑事诉讼的三种基本职能。  相似文献   

4.
刘华文 《法制与社会》2010,(21):138-138
近期,最高检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加强对刑事诉讼案件审理工作的监督。监督职能是法律赋予各级检察机关的神圣权利,也是保证刑事诉讼案件依法审理和保护犯罪嫌疑人权利的有效手段。但是我国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监督在刑事诉讼案件审理过程中监督职能的缺失已经成为一项严重的问题,"赵作海"案的出现就是检察机关监督职能缺失的直接体现。本文就如何充分发挥我国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依法履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侦查、审查批准逮捕、公诉和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等项职权.  相似文献   

6.
根据诉讼参与者在诉讼中的地位、职责和各自目的的差异,理论上通常把诉讼分解为不同的职能。在刑事诉讼中,主要分为控诉职能、辩护职能和审判职能。控诉职能就是由检控方控告并证明犯罪行为,辩护职能就是由被告人及其律师证明被告人无罪或罪轻,审判职能就是由法官居中裁判。正是由于这三种诉讼职能的存在和划分,才构成现代控辩式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框架。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控、辩、审三方面分工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自1979年通过并实施以来,经历了1983年和1986年两次修正,至今已有近28个年头,组织法对检察机关的地位、作用、性质、职能、行使职权的程序和检察院的机构设置、人员的任免作出了规定,但是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原有的规定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检察工作的要求,对诉讼监督职权的行使方式更是争议多年。为破解这一难题,文章从分析世界主要法治国家检察制度特点入手,探讨我国刑事诉讼监督职权配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进行相应修改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进一步确立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者的地位,更加完善了检察机关的各项诉讼职能,对于检察机关有效履行职责参与刑事诉讼,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维护公平正义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给检察机关履职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此次修改所确立的许多条文都是近年来司法改革成果的固化和提升,相关内容并不陌生,相反是有大量司法实践经验可循和可借鉴的,但当这些经验上升为法律时,其在实践中的随意性、不规范性、不统一性必然受到限制和法律的约束,故对司法机关的机遇和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9.
“公正与效率”是我国21世纪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题,进一步加快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提高公、检、法三机关处理刑事案件的效率,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本文从刑事司法规律的层面谈一谈提高处理刑事案件效率的正当机制。刑事司法的权力不应集中在特定的机关,而是应将其分散。解决民事案件,主要根据私人自治原则,不一定需要民事诉讼,依靠当事人的协商也可以解决。但是,如果涉及到犯罪与刑罚问题,为了澄清事实和维护人权,刑事诉讼法应依靠各种方法予以解决。既有慎重选择程序以彻底查明真相的案件,也有采用比较简单的程序…  相似文献   

10.
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我国的刑事诉讼的目的是“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1】它的实现是通过具体刑事诉讼活动追求实现国家刑罚权和刑事程序人权保障的统一来完成的。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所处的地位和职权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人权司法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1.
论刑事诉讼的“中立”理念──兼谈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中立”是司法公正的内在要求和体现,它贯穿于诸多诉讼原则和制度之中。但是,人们对其理解过于偏狭,而我国现有诉讼制度对“中立"的保障或体现也有些不足,其直接后果就是阻碍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实现。从中立性的理念出发,在制度上完善或保障法官中立、检察机关在审前程序中保持中立、鉴定机构中立、看守所在侦查机关与被羁押人之间保持中立,是诉讼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公诉部门的刑事诉讼监督是基层检察机关公诉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对侦查机关,审判机关及对内部侦查监督部门.侦查部门等的刑事诉讼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专门性监督.其具有法律和理论上的依据,但是检察实践中存在监督程序不完善、监督手段单一,监督力度不够的问题.为此,必须完善诉讼监督的立法、强化诉讼监督意识,健全诉讼监督工作机制,进而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促进司法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证据是基础和核心,只有通过对大量的证据进行审查和判断,才能作为证据适用。也就是说整个刑事诉讼过程。就是审查、运用证据的过程。只有掌握证据的三要素及其特征才能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审查和判断证据,才能揭露真相,才能使犯罪分子认罪伏法,同时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14.
我国通过立法形式,赋予人民检察院调查核实权。但是,由于立法的抽象化,调查核实权的适用范围尚无统一权威的意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应当首先就法律监督的内涵予以明确。当前,刑事诉讼领域关于法律监督存在"一元说"和"二元说"两种代表性观点,但都无法圆满解决问题。而只要检察行为符合法律监督的三重功能,则具有法律监督属性,有权适用调查核实权。因此,调查核实权的适用范围包括两种类型,即典型的法律监督行为和兼具法律监督属性和诉讼属性的混合型检察行为。  相似文献   

15.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下称新刑诉法)实施以来,律师参与刑事诉讼并不尽如人意,困难、阻力、风险有增无减。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谈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6.
刑事诉讼被害人量刑建议权是一种私“权利”,只能作为刑事诉讼的参考和酌情量刑的依据,其行使应满足必要的主体要求、制度要求与形式要求。  相似文献   

17.
1996年3月17日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内容作了修改.其主要表现在:一、废除了免予起诉意见书和免予起诉决定书  相似文献   

18.
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就是要使审判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中居于中心的地位和起决定的作用.控诉、辩护和审判是刑事诉讼的三大基本职能,虽然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因为有“审判”的字眼,可能会使人误以为仅仅有促进审判职能实现的作用.但是,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就是要通过把审判变成一个使控诉、辩护和审判各显其能的阶段,从而促进刑事诉讼基本职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目标,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我国国家机关主要组成部分的省级政府,应该如何适应这一目标和方向.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强化宏观经济管理,已成为当前我国各项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试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被害人,顾名思义,指犯罪行为直接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人,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被害人作为诉讼当事人也是必然的.然而,就现行的刑事诉讼结构而言,并未给予被害人完全独立的诉讼地位,而是被国家所代表,这几乎成了受害者进入监护关系中,从而被排除在“国家——行为人的民事诉讼模式.传统的复仇思想根深蒂固,所以“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等观念深深存在人们的脑海中,被害人的两大诉求即惩罚犯罪与获取赔偿也就不难理解了.不幸地是,在司法重心明显偏向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利的趋势下,被害人的诉求往往被忽视,达不到传统司法中复仇思想的目标.1948年亨迪希出版《犯罪人及其被害人》一书,国际上以被害人为中心的理论研究与立法运动才逐渐兴起,开始重新审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并出现了针对被害人的物质补偿制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1996年和2012年两次修正的刑事诉讼法也确立了被害人的诉讼当事人地位,扩大了被害人的刑事参与范围.但是,在目前的诉讼司法实践中,情况不容乐观,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的程度、途径仍然非常有限.如何保护受害人的真正独立的诉讼权利,仍然是中国司法领域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