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璞玉 《唯实》2010,(12):20-26
“苏南模式”是苏南人民在改革开放初期为如何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作出的开拓性探索,而所谓“新苏南模式”,则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对传统的“苏南模式”的新超越。“苏南模式”与“新苏南模式”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进程中成功的实践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苏南的生动诠释。苏南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初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从而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
陈国辅  赵美英 《唯实》2008,(8):135-138,13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南探索、实践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之路:“苏南模式”的形成,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建设道路;“苏南模式”的所有制改革创新,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混合所有制、城乡融合的园区经济建设之路;“新苏南模式”的形成,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乡一体化、开放型的经济建设之路。“新苏南模式”的发展,正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对衍生宁波"混合经济模式"的两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的"混合经济模式"是20世纪末期形成的宁波市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它的特质既有别于"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又与"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有着内在的渊源.首先,宁波经济的发展路径类似于"苏南模式"而同源于"温州模式".其次,宁波"混合经济模式"不是对"温州模式"的简单复归,而是对"温州模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华盛顿共识”理论范式不能解释中国的成功经验,“中国模式”提法便应运而生。“中国模式”自有中国逻辑,把“中国模式”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背景中加以审视,“中国模式”有可能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的理论增长点。“中国模式”还在路上,所以在实践中,我们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这并不妨碍在理论中提升“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模式”的概念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倩 《唯实》2008,(10):24-27
“中国模式”特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道路或发展经验,是从全球化的角度或世界视野来看待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中国模式”和“北京共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时间上,“中国模式”特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道路,其内容不限于经济领域,而是综合性的概念;“中国模式”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是对人类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中国模式”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丁明 《北京党史》2009,(5):25-26
时光荏苒,风云变幻,新中国外交走过了60年辉煌的道路。当我们回顾这个波澜壮阔的历程时,可以看到,外交战略的演变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到20世纪60年代的“两面开弓“、再到70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直至80年代“全方位”.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温州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实际的改革道路。80年代初,大批家庭工业的发展和市场体系的发育,带来了温州农村经济的第一次飞跃,取得了与以乡镇集体企业为主的“苏南模式”齐名的地位。这种以家庭工业为基础,实现小商品大市场的经济格局,被称为“温州模式”。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文化大革命”,不少领导干部还没有从导致“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左”的指导思想中摆脱出来。同时,也有一些人利用中国共产党犯了错误、社会主义建设发生失误,提出让中国脱离社会主义道路的右的主张。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在经历曲折后如何向前发展?今后中国走什么道路?是人们遇到的头等困惑。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2,(15):21-22
西方的主流社会正日益担忧,中国道路或者说中国模式,是对西方模式的挑战,甚至是对西方价值观的挑战。西方曾有两大冲突理论,一是“社会制度冲突论”,二是“文明冲突论”。值得警惕的是,西方正在形成第三种冲突理论——“发展模式冲突论”。改革开放初期,西方社会曾对中国击掌欢迎,认为中国很快会演变为一个西方式的国家,加入他们的阵营。但是,当他们的期待“受挫”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些西方国家便掀起一轮接一轮的“中国威胁论”,并进行了以“围堵”和“接触”为代表的两手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是20世纪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中国现代化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道路选择的复杂性。在特定历史环境中,中国为追求现代化的成功曾进行过各种模式的“试选择”,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分别出现过三种不同的道路;最终选择“走俄国人的路”,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主张、价值取向及其政治影响力发挥重大作用的结果,同时也与国内外的各种因素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2008年9月,一场撼动全球金融市场的风暴席卷而来,全球正面临着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场“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为我们审视“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视角。两种“共识”在金融危机中的不同境况表明:深化金融监管的改革已成为两种不同“共识”中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2,(17):22-23
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建立起的以高度集中为特征的管理体制,简称“苏联模式”,虽然在本质上仍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但因其存在的种种弊端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和克服,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一、关键在于能否找到恰当的发展途径乡镇企业发韧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并形成了两种公认的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苏南走的是一条在过去社队企业的基础上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的路子(在那里个体户很少,而且看不到个体经济中有多少冒尖户);温州地区走的是一条以“前店后厂”为特色的发展家庭企业的路子(在温州沿海农村和小城镇,万元户约占总户数的30%左右)。这些地区60—80%的劳动力转入工副业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商品率、人均收入都有大幅度提高,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正在缩小。他们发展乡镇企业的成功经验无疑是值得我省学习和借鉴的。但是,任何一种经济模式都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才具有它的意义,因此,无论是苏南模式还是温州模式,如果我们机械地照搬,削足适履。对于发展我省乡镇企业都是有害无益的。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阶级斗争”理论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范围扩大和循环,而是有着明显的内涵变化,经历了重提、扩大、重新确定打击重点的过程,从1964年起开始形成一种新的“阶级斗争”论断,认为“资产阶级”就在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成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重要原因和主要依据,并构成了“文化大革命”不同于中外历史上任何政治运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民生”一词被放到了很高的位置上,甚为热络,以致到和“中国模式”联系在了一起。比如,前一阵子听到学界议论,中国是否可以走一条先民生、后民主的道路。我不反对从民生着眼来发展民主,而不是就民主谈民主。  相似文献   

16.
人们一般都认为,吉林省劳动力习惯于集体主义创业模式,而落后于温州的个体创业模式。其实,温州与苏南都是集体主义创业模式。吉林省与温州、苏南在劳动力创业模式上的不同关键在于温州、苏南拥有的是市场化的劳动力创业取向,而吉林省拥有的是政府化的劳动力创业取向。吉林省劳动力必须在自身政府取向的集体主义创业模式基础上,转向相应的市场取向的集体主义创业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不少读者来信询问什么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现请黄旭同志撰文解答。——编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和开放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农村正在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发展。在这场变革中,出现两种最引入注目的发展模式,即所谓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它们从不同的方式出发,都  相似文献   

18.
在道路选择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要走自己的路。但在20世纪20年代,对于没有任何现成革命经验的中国共产党人而言,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是不得已的选择;在从对走俄国人的路的反思中探寻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探索中的经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特指性概念,其内涵可以归纳为:一个基本原则和三个基本要求,这是划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起点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是在坚持与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下,在同影响 20世纪世界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西方现代化理论”、“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模式”、“民主社会主义”及“儒家资本主义”这四种主要理论模式进行争论与对话的基础上生成的。邓小平理论辩证地扬弃了以上诸模式的成败得失,指出:中国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借鉴但决不能照搬西方模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但又不能固守教条,而要走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现代化当然要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有中国特色”并不是因循儒家传统,而要从当代国情出发;中国搞现代化当然要消灭贫困,消除现代化的弊端,但这要以解放发展生产力为基础,而不能靠空谈民主与人道。  相似文献   

20.
刘庄位于河南省新乡县县城南边25公里处的黄河故道上。解放前,这里土地贫瘠,十年九旱,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新中国成立后,在史来贺的带领下,刘庄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使刘庄在20世纪60年代就基本解决温饱,20世纪80年代初提前达到全面小康,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成为拥有10亿元固定资产的“红色亿元村”。刘庄因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即始终坚持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而享誉海内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